924
財經資訊
神秘股東入局 酷派“急撇”與樂視關係

與樂視曾經親密無間的酷派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正急於與這位老朋友“脫離關係”。
在不久前的一次媒體采訪中,酷派新任CEO蔣超表示,未來酷派還將徹底撇清與樂視剩餘的股權關係。而就在1月4日晚間,酷派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Leview Mobile HK Limited出售了酷派8.97億股份,價格為0.9港元/股,成交總價約為8.08億港元(約合6.7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這次出售後,威日創投取代賈躍亭旗下的Leview Mobile HK Limited,成為酷派最大股東。
威日創投是誰?酷派公告中並未披露威日創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僅稱該公司是一家於英屬處女群島注冊成立的公司。但有酷派前任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威日創投背後很有可能是京基地產的資本力量。但京基集團事業部相關負責人私下向記者否認了集團有相關業務正在開展,但也坦言不確定老板是否個人有其他投資項目。
不管怎樣,被債務纏身一年多的酷派目前似乎正在努力掙開枷鎖試圖重回軌道。蔣超在2017年最後一天在個人微博上寫道,“讓我們走過坎坷,跨越艱險,讓所有的創傷愈合,2018,讓我們在美利堅的土地上成長,讓我們重新偉大。”
隻是現在的手機市場早已是血雨腥風,僅以手機業務而言,未來等待酷派的更多的艱險。
資金“救火”
“如果有遠見,也許在更早的時候就會對酷派進行調整,確實沒有想到今天會這麼困難,在中間其實是有無數機會解決資金問題的。”2017年的8月中旬,久未露麵的前酷派CEO劉江峰對第一財經記者這樣說。
他在當時對記者表示,酷派如果有個十億的資金補充,也能緩過來了,但銀行停貸導致大半年來酷派的資金“隻還不貸”。
所以在去年的絕大部分時候,劉江峰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為酷派“找錢”,僅僅是在2017年上半年,他個人就與不下十家企業進行過談判,包括房地產商以及實業公司。
但這並沒能挽回酷派的下滑趨勢。在最困難的時候,酷派還遭到了平安銀行起訴,要求立即償還8000萬元。
2017年8月31日,業內傳聞已久的“劉江峰離職酷派”的消息終於坐實,酷派副董事長蔣超接棒。在很多人圈內人看來,劉江峰是帶著遺憾和無奈離開酷派的,那裏曾經是他追夢的地方,而作為酷派的“老人”,蔣超也許沒有太多關於手機的夢想,但他知道酷派應該怎麼最快的解決資金問題。
在近四個月的“整頓”中,新上任的蔣超更多的是充當“救火員”的角色,解決債務危機。比如,9月27日,酷派公告此前追債的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撤訴,原因是酷派償還了對平安銀行的欠款。10月17日,酷派公告引入深圳星河地產控股公司,共同開發酷派信息港三宗土地。而後又宣布向中洲企業有限公司成功發行可轉股債,獲得5.82億港元(約合4.95億人民幣)經營性資金。
“我向香港中洲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黃光苗先生匯報近期酷派工作,黃先生對本次向酷派通過發行CB,全力支持酷派在美國及全球的手機及智能終端布局,對打造世界級的人工智能係統和設備公司的戰略表示讚賞。”在11月6日的個人微博上,蔣超發布了這條消息。
在未來的市場計劃中,海外和美國市場成為近期酷派高管最常提及的詞匯,在他們看來,在國內已經擁擠不堪的市場上,酷派走海外“曲線”自救的方式未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酷派還有機會嗎?
酷派還有機會嗎?這是不少投資人關心的問題。
在花旗最新一次發表的報告中,這家公司仍然選擇下調酷派集團的目標價,由0.64元至0.49元,並重申賣出評級。
花旗表示,由於中國及印度市場表現疲弱,因此削減酷派集團2017及2018年盈測24%。花旗大幅削減2016-2018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至1810萬部、1770萬部及1940萬部。該行認為,酷派集團麵對多個內地手機商,預計競爭會加劇,在國際市場拓展仍緩慢。
另外,酷派集團在華為前高層退出後,管理層正麵臨重組。花旗表示,將關注新產品可否令該股領先其競爭對手。
從市場排名的角度,在各大國內手機調研機構的排名榜單上已經很難尋覓到酷派的蹤影,從華為1.4億的全年出貨量來看,酷派不到2000萬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將曾經“中華酷聯”拉到了“上個世紀”,想想看,排名的變化其實也就是三四年的時間。
“2016年上班年還是賺錢的,到了年底怎麼就虧了42億。”酷派的一名離職員工對記者表示,酷派的手機業務想要再在國內崛起已經很難了,酷派目前的盤子也撐不起來。
而從國內的市場競爭環境來看,手機已經呈現T型競爭態勢。
“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占有率超過了整體市場的80%,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家廠商希望吃掉他人的份額都是非常困難的。”OPPO副總裁吳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手機企業不能犯錯。
顯然,排名前列的手機公司在2018年不會放鬆警惕,至少在國內市場是這樣。
那麼在國外市場呢?從資源上看,酷派在海外仍然有盈利能力。蔣超說,除了T-Mobile等當地運營商,目前酷派在美國和百思買等線下零售巨頭也展開了合作。同時,酷派在美國周邊,像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也進行了一係列的團隊搭建和布局。
但華為、小米等企業日前已經公開表達了對海外市場的期待,也許,過不了多久,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的格局又會產生一次變化,而酷派現時所需要做的,也許是要拿出更有利的產品對決,而不是空談市場目標。
最後更新:2018-01-05 18: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