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財經資訊
調研典當、租賃、保理三類機構銀監會或接手監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10月中下旬,銀監會普惠部委托天津銀監局副局長王文剛赴上海,就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行三類機構情況分別開展調研。上海典當行業協會和上海市租賃業協會分別發布了這一消息。
上海典當行業協會稱,“銀監會的本次調研,在為監管職能的轉移作準備,典當企業也應做好接受新的監管部門的準備。”
不過,就“監管職能轉移”事項,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銀監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等均未能獲得具體進展。
“會上沒有具體的監管意見,主要是監管了解行業意見,讓企業說。”上海市保理行業資深人士表示。
另有上海和廣州兩地金融辦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明確對這三個行業的監管架構,也均未交接具體工作。
早在9月初,21世紀經濟報道就曾獨家報道,融資租賃、保理、典當等類金融牌照或將劃歸銀監會指導監管,具體由各地金融辦監管。
11月初,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地方金融辦加掛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牌子,將明確“7+4”類機構監管,但是隊伍編製、執法權等具體問題仍待進一步明確。
所謂“7+4”類機構,是指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7類金融機構,以及轄區內的投資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眾籌機構、地方各類交易所4類機構,資本監管、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的三大監管職能將由地方金融工作部門負責。
就融資租賃行業,上述銀監會調研的主題為企業經營情況、對融資租賃行業的看法和對行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和問題的看法。
融資租賃行業目前由商務部主管。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在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管理信息服務平台上登記的企業數量共計6158家,增幅為70.3%。
中國融資租賃聯盟召集人、天津濱海融資尊林研究院院長楊海田此前表示,開業後一年內無業務做的租賃企業空置率,全國達65%,有的地區高達85%。
某大型融資租賃公司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盡管沒有直接參與此次調研,但希望監管能對金融租賃和融資租賃做一定區分。
“金租已經在銀監會的管轄下,授信範圍和銀行比較接近。比如名單內的政府平台不能做,存量要清除,但融資租賃隻要能解決資金問題,基本上沒有限製。否則對我們的業務,包括行業分布和交易結構等會產生很大變化。”該融資租賃人士表示。
就典當行業,調研內容圍繞企業基本經營和行業自律組織情況,當前行業麵臨的突出風險和問題、行業外部環境、行業管理機製及製度建設情況、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和建議,以及了解數據係統建設、促進行業發展、防控經營風險的措施等。
從上海典當網公布的數據來看,典當行業明顯萎縮。
上海典當行業2017年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典當企業為244家,自去年終至今有10家典當企業被市商務委暫停、終止並收回《典當經營許可證》,新增1家典當企業;分支機構65家,共計309家典當經營網點。全市注冊資金(按244家企業計算)為61.5億元,去年底下降2.72%。
上海某區域金融辦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典當和融資租賃明確為商務部管理,因此商委有權收回經營許可證。金融辦作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往往是作為地方商委和地方銀監局的具體執行方,真正的決策權並不在金融辦。
“好比小貸和互聯網金融的管理,地方銀監局會把一些具體的統計和收集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其實也很缺人。”該地方金融辦人士表示。
(原標題:調研典當、租賃、保理三類機構銀監會或接手監管)
最後更新:2017-11-16 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