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微信變臉,原來是哈工大人在搞事情

不知道你注意沒有

這兩天重啟微信

這張背景地圖變了

沒看出來?

對比一下就明白了!

好像玩了一局“大家來找茬”……

沒錯!地球的角度不一樣了,以前,映入眼簾的是非洲大陸,而新的背景,正對著我們的,變成了華夏大地。

微信換“頭像”的背後

是科學家15年的努力

今天(28 日)是我們能看“攝影師” ——“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的最後一天。

這顆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與哈工大有著十分親密的關係,“風雲四號 ”的總設計師是哈工大校友董瑤海,而它搭載的 " 中國慧眼 " 也有哈工大研發的技術。

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風雲四號”

它於 2016 年 12 月 11 日發射,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2017 年 9 月 25 日它的正式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係統實現了更新換代,首次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閃電成像觀測。

“風雲四號”上搭載了兩隻“ 中國慧眼”,分別為“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這也國際上首次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是我國氣象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

其中“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 填補人類的高軌三維精細遙感知識的空白,為人類深入研究大氣對流、更精細預測災害性天氣提供了新的可能。

↓↓吳曉宏教授

哈工大化工與化學學院副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吳曉宏教授團隊研製和生產的超黑塗層和膠膜,在“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 中得到成功應用。這種材料低揮發、抗輻照、高太陽吸收率超黑塗層和膠膜成功替代進口,在太陽遮光罩中得到成功應用,為主要荷載經受住太空中巨大溫差變化的殘酷考驗,源源不斷地下傳遙感數據提供了保障。

↓↓風雲四號衛星總設計師董瑤海

董瑤海於 1982 年,就讀於哈工大光學工程與應用專業。1986 年,他剛剛參加工作就趕上了我國氣象衛星事業大發展的好時光,成為風雲一號 A 星研製團隊的一員。從此,董瑤海的人生與風雲係列衛星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2003 年,董瑤海被任命為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的副總設計師。

迄今為止,我國已成功發射了 15 顆氣象衛星,其中 8 顆衛星在軌運行,實現了氣象衛星業務化和係列化,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風雲三號是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而風雲四號則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董瑤海也成為先後擔任過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設計師的哈工大人。

最後再揭秘一下

為啥隻變化3天呢?

並不是因為“風雲四號”叫“四號”,就隻放3天哦!

微信團隊稱,“藍色彈珠”上麵的非洲圖像寓意人類起源,代表著人類共同的搖籃。而人類能夠在地球上不斷繁衍,進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項特殊技能就是創造了自己的溝通體係。起源、溝通是微信采用它作為啟動頁麵最重要的涵義,這個會堅持不變。

這一新啟動頁麵從9月25日17時到今天(28日)17點左右結束,之後會變回之前的頁麵。

哈工大真牛

新晚報記者 朱虹

最後更新:2017-10-08 11:04:58

  上一篇:go 國慶還沒開始,尬唱團就來補刀了!微信要把廣告賣到美國去!
  下一篇:go 雙節遊芒碭山得優惠 微信購票單筆最高立減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