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財經資訊
保險行業:業績靚麗驗邏輯 價值轉型新台階
險企三季報表現亮眼,業績增速超預期
四大上市險企相繼公布三季報,2017年前三季度平安實現歸母淨利潤663億元(YoY+17.4%)、太保109億元(YoY+23.8%)、新華50億元(YoY+5.3%)、國壽268億元(YoY+98.3%),其中平安剔除2016H1普惠重組影響,業績增速41.1%。險企前三季度業績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保費收入增長、業務結構優化下的新業務價值提升,投資收益改善、準備金提前邊際釋放等。
壽險業務增長源於三大內生因素的改善
四大險企前三季度壽險業務保費收入再創新高,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麵:1)渠道優化,險企2017年繼續加速推進代理人渠道建設,代理人量質齊升,代理人渠道貢獻不斷增加;2)主動減少躉交業務,繳費結構不斷優化,首年期交保費與續期保費占比增加,期交推動、續期拉動效應進一步顯現;3)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健康險等長期保障型產品所占比重繼續增加。
產險不斷增長,產品結構繼續優化
前三季度產險業務市場競爭充分,產品格局不斷優化,車險與非車險業務保費齊頭並進。2017前三季度太保產險和平安產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784億元(YoY+9.4%)和1475億元(YoY+23.6%)。綜合成本率不斷改善,新華2017H1綜合成本率98.7%,同比-0.7pct,年中ROE為10.3%。平安產險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04.10億元(YoY-0.9%),綜合成本率96.1%,優於全行業。
股市債市行情回暖,投資端貢獻提升
2017年以來,A股和港股市場市場行情回暖,有助於提高險企的權益類投資收益。與此同時,國債收益率屢創新高,為固定收益類資產到期再投資的收益提升提供保障。良好的投資環境助力險企投資收益再創新高,投資端對淨利潤的貢獻不斷提升。
明年開門紅預期樂觀,稅延型養老保險激發險企活力
險企積極應對134號文帶來的衝擊,已開始籌備明年開門紅產品銷售,代理人與客戶前線反饋較好,新產品預售將於11月陸續開展,我們預計明年開門紅業績樂觀。我們預計四大上市險企有望年底前成為稅延型養老保險的試點公司,在這一政策利好的刺激下,預計未來將為險企帶來持續且可觀的保費收入,政策紅利將進一步提升新業務價值,堅定大險企穩健價值投資機會。2018年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的P/EV分別為1.17、1.04、1.00和0.93,對板塊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投資收益急劇下滑,保費收入不及預期。
(原標題:2017年保險行業三季報綜述:業績靚麗驗邏輯,價值轉型新台階)
最後更新:2017-11-05 18: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