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
財經資訊
三類股東等問題獲股轉公司統一認知 新三板仍麵臨流動性不足
11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三板發展論壇2017暨第二屆“新三板藍籌百強榜、創新百強榜”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達11651家,但是各方仍關注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不足。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有限公司監事長鄧映翎表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問題,主要與交易機製、市場分層和企業存在三類股東的問題有關,其中尤以三類股東問題最受大家關注。目前,這些問題終於得到了統一認知。
公開資料顯示,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信托計劃。契約型私募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三種形態之一,不屬於工商實體,而信托計劃和資管計劃依按照合同設立,同樣具有契約型私募基金的性質。
鄧映翎介紹,在新三板的帳戶管理上,三類股東既非法人機構,也不是個人,而是以產品為項目作為新三板企業的股東。目前,三類股東在新三板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中,占比在8%左右。
鄧映翎稱,三類股東在新三板市場的比重看似不大,但是他們投資的都是新三板最好的公司,這導致新三板企業IPO麵臨一個巨大的問題。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三類股東的最大特點是水平極高。鄧映翎在會上提供的數據顯示,三類股東投資了788家創新層公司,1117家基礎層公司,創新層的公司一般業績都比較好,而這1117家基礎層的公司,平均利潤是1776萬元。
對此,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提到,三類股東問題已成為新三板企業Pre IPO的最大障礙。目前排隊申報IPO的新三板企業近150家,大概有60家企業包含三類股東,但遲遲未能過會。
一位負責新三板企業掛牌業務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製於三類股東問題,現在確實有很多新三板企業在IPO上出現僵局。
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三類股東以產品的方式持有企業股份,可能令企業存在很多潛在股東。這就容易導致擬IPO企業的股權結構不清晰,存在利益輸送,而證監會對於IPO企業的股東數量有著明確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三類股東的問題也對新三板的運行機製產生影響。
鄧映翎稱,如果不解決新三板企業因三類股東而無法IPO的問題,會影響新三板發展以機構為投資者的市場。
朱為繹也談到,三類股東的問題,不僅不利於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發展,也影響了三類股東的投資機構,現在新三板企業也不輕易接受三類股東的投資。
而在企業層麵,在政策還未明確的情況下,存在三類股東的新三板企業,他們如果要IPO將付出較大的成本。
新三板市場將迎來改革。鄧映翎稱,“把新三板培育成為一個為中小企業服務,讓投資者在這個地方能得到回報的,有中國特色的,全世界最大的資本市場。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句話,春天來了。”
(原標題:三類股東等問題獲股轉公司統一認知 新三板仍麵臨流動性不足)
最後更新:2017-11-24 04: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