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強化外部監督 監事會一年提示央企各類風險超5000項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自去年7月起開始第六任期監督檢查工作,一年來提示中央企業在財務管理、內部管控、經營投資和境外管控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和風險5171項,為維護國有資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是記者在1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骨幹和基石。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在吹風會上介紹說,作為出資人監督的專門力量,監事會監督具有權威性、獨立性、及時性、深入性以及係統性特點,是國資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資委一手抓監督、一手抓管理,有很強的統籌性,實現監督和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協同聯動,形成了發現問題、報告問題、解決問題、督促整改問題以及問責的完整工作閉環,體現了很強的體製和製度優勢。”他說。

目前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98家中央企業,除上海諾基亞貝爾外,其餘全部由國務院派駐了監事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監事會提示提醒的問題和風險,中央企業采取措施落實整改,累計挽回損失及降低風險敞口2400多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監事會自2010年起連續八年開展對央企境外國有資產的監督。黨的十八大以來,監事會先後對67家央企的793個境外項目開展了監督和檢查,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6個,涉及資產總額2.55萬億元、合同額4900多億元,發現各類問題和風險2600多項。

“不能讓國企海外經營成為監管的薄弱環節。”王文斌表示,下一步圍繞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將進一步強化境外國有資產監管,不斷改進和完善境外國有資產監督檢查工作機製,提升境外監管覆蓋麵以及監管的深度、廣度。

最後更新:2017-12-15 18:34:47

  上一篇:go 深交所:本周共對32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調查
  下一篇:go 財政部:明年1月1日起將取消鋼材等產品的出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