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
財經資訊
17家歐洲機構集中落地 成都“一帶一路”開放窗口初顯
成都建設“一帶一路”經濟聯絡基地和對歐合作窗口取得明顯進展。
10月25日,在第十二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下稱“第十二屆歐洽會”)開幕式上,歐洲商業與創新中心聯盟等17家歐洲機構與成都高新區交換文本,將入駐位於成都高新區的“中國—歐洲中心”。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四川省發改委主任範波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發布會上表示,四川將在成都建設“一帶一路”經濟聯絡基地,以此引進一批“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機構和經濟發展促進機構入駐。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歐洲中心”應運而生,成為四川和成都省市共建的“一帶一路”經濟聯絡基地,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和中國西部對歐全麵合作的新窗口。今年7月,成都高新區還出台了《關於推動“中國—歐洲中心”建設的若幹政策》。
此次將入駐“中國—歐洲中心”的17家歐洲機構包括歐洲商業與創新中心聯盟、歐洲Tech Tour投資機構聯盟、奧地利聯邦商會、德國北威州投資署、德國不萊梅州經濟促進局、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德國ARENA創新機構、德國贏瑞科技集團、法國蒙彼利埃地中海大區、意大利西西裏大區、捷克技術中心、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英中經貿發展中心、葡萄牙仕博創新機構、保加利亞魯斯工商會、希臘國際科技研究和支持中心、俄羅斯創新技術中心聯盟等。
其中,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ENRICH中國西部中心”於25日正式揭牌。該中心將成為歐盟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簡稱“ERICENA”)落地中國的第一個區域分中心;而素有法國“矽穀”之稱的索菲亞科技園中國創新中心也將入駐,為索菲亞乃至法國地區的企業在中國落地提供軟著陸和項目支持。
事實上,成都在發展對歐合作由來已久,而且卓有成效。比如已連續舉辦十一屆的歐洽會,累計參會的歐方企業達3120餘家,已發展成為歐盟成員國參與最多、歐方企業參與最廣泛、中歐交流規模最大的投資、貿易和技術創新合作盛會之一,是中國西部全麵開展對歐合作的重要橋梁。
不僅如此,目前成都已擁有15家領事館,僅次於上海和廣州;截至今年9月16日,成都已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02條,到明年1月成都對歐直飛航線將增至10條;去年中歐快鐵·蓉歐班列開行460列,居國內中歐班列首位,今年計劃達到1000列,聯通歐洲中亞10多個城市,這無疑將大大加強成都在中歐貿易和物流中的地位。
去年5月,國務院批複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因此,成都在強化對外交往中心功能,尤其是加強對歐合作。
在今年7月召開的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成都提出,要充分發揮駐蓉領事館和國際友城在中西部領先優勢、充分利用278家在蓉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資源,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增強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功能。
(原標題:17家歐洲機構集中落地 成都“一帶一路”開放窗口初顯)
最後更新:2017-10-26 0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