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三部門:到2020年創建約300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聯合印發了《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鼓勵地方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下簡稱“特優區”),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綱要提到,規劃到2020年,創建並認定300個左右國家級特優區。

《綱要》提出,我國地理、氣候、生態資源多樣,各地湧現出了一批具有獨特品種、特殊品質、特定區域的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在今後一段時期內,進一步優化特色農產品生產布局,做大做強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優區,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貧困地區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綱要》強調,建設特優區要堅持市場導向和綠色發展,以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為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農民增收為目的,完善標準體係,強化技術支撐,改進基礎設施,加強品牌建設和主體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聚集、產業融合、曆史文化厚重、市場競爭力強的特優區,促進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建立農民能夠合理分享二三產業收益的長效機製,提高特色農產品的供給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輻射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綱要》提出了國家級特優區和省級特優區兩級架構,《綱要》重點部署國家級特優區的創建、認定與管理工作,選擇了29個重點品種(類),分別明確創建區域,規劃到2020年,創建並認定300個左右國家級特優區;省級特優區由各省自行創建、認定,製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特優區建設要求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重點建設和完善“三個基地”(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倉儲物流基地)、“三個體係”(科技支撐體係、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體係、質量控製體係)和“一個機製”(建設和運行機製).

《綱要》明確,國家級特優區按照先創建、後認定的程序,突出“特色”和“優勢”,在具備創建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創建達到認定標準,給予“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稱號並授牌。國家級特優區實行“動態管理、能進能退”的管理機製,開展定期考核,考核不達標的特優區,撤銷稱號並摘牌。

《綱要》強調,各地要高度重視,將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和爭創特優區作為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協調,抓好落實。要積極引導特優區內的各類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普通農戶充分參與特優區創建工作,形成高位推動、上下聯合、多方共建的創建機製。

最後更新:2017-10-31 23:05:06

  上一篇:go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今年底將開港試運行
  下一篇:go 華大基因午後放量漲停 股價創上市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