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2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微信昵稱,暴露你的職場現狀

不管是我們平時的言行舉止也好,網絡平台上的頭像、昵稱也好,這些無一不是我們和外界環境互動的信號。

十年前,2007年,我們還是玩著QQ空間,寫著非主流火星文的毛頭小子。十年後,2017年,我們已經成為隻會開放3天朋友圈的職場人士了。

每個昵稱看似不經意的取名,其實都能反應出他的職場現狀,精英醬整理了微信聯係人,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1、真名

用自己真實姓名作微信名的,有一類人是因為有一類人是因為他們的社交圈會比較固定,好友也一般是親人、朋友、同學或者同事,不會去使用搖一搖或者附近的人功能。

還有一類人是行業大佬或者是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們敢於亮出自己的名片,名字就是他們的通行證。

2、與職業相關

翻開微信聯係人,會發現有一部分人的名字是以A開頭的,取這類名字的目的也很簡單,增加曝光率,這類的人群一般是微商或者業務員。

名字+公司這種類型的結構,比如馬雲—阿裏巴巴、馬化騰—騰訊等。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會高於自身的認同感,當然也不排除是公司的硬性要求。有的甚至還會在名字後麵加上電話號碼,你怕別人不知道你是搞業務的,別人卻怕被你搞傳銷。

另外,名字+職業的昵稱結構也很常見。王大力律師、聶小偉記者,他們會把職業作為一個衡量自己價值的重要標準,這也是他們希望別人來認識他們的一個重要維度。

3、表情符號

以上兩種情況,生活裏占比其實很低,大大多數人都沒做微商,也不加工作信息,更不會加一串電話號碼。

但帶有表情的昵稱就很多了,尤其是妹子們!他們要麼還在上學,要麼剛工作,因為隻有這個時候不用顧及別人感受和體驗,也不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昵稱的問題。

一旦走出校門,工作一段時間後,你需要交流,當加了合作方,對方根本不知道如何稱唿你,對方會顯得很被動。

所以,建議身在職場的各位,取名的邏輯要有個重點,你的昵稱得讓人家明白你叫啥。

在此,精英醬提醒大家,取名最好先排除下麵這幾種:

·生僻字,不利於傳播,搜索不到;

·單個字母,識別度太差,容易重名;

·純表情,沒法交流,不利於傳播和破冰社交;

·英文單詞複雜:基本不成形的,跟生僻字一樣。

當然了,生活的一切改變都要遵循於自己開心,是持久的愉悅,而不是短暫的快感。大可按自己喜好起,畢竟名字叫“不瘦十斤不換昵稱”的人最後還是那麼胖。

最後更新:2017-10-20 15:46:28

  上一篇:go 微信今日頭條化 今日頭條社交化 兩大巨頭想幹啥?
  下一篇:go 微信重大更新!竟和Siri勾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