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9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一行三會債市整頓重磅文件亮相!禁代持、設回購上限 最受影響的是這類機構

1月4日,央行官網掛出近日“一行三會”聯合發布的《關於規範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下稱302號文),主要從規範債券代持行為、對各類金融機構和非法人產品設定債券正逆回購的餘額限製,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去杠杆。

據多位金融機構從業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反映,302號文體現了監管部門統一規範各類債券市場的交易行為,旨在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去杠杆,新規總體對市場影響有限,但對於中小機構來說,正逆回購設定餘額限製可能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為了讓市場各類參與主體平穩過渡。302號文設定了長達一年的整改過渡期。302號文稱,對於本通知印發之日尚未了結的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各類債券交易,可以按合同繼續履行,但不得續作,同時應當向金融監管部門報告,並按有關要求納入表內規範。因納入表內造成相關規模、杠杆、集中度不達標的,一年之內予以豁免。

雖然302號文對市場的實質性影響較小,但當前債市的脆弱情緒仍“為之一驚”。在昨日晚間網上流傳302號文後,今日債市表現不佳。數據顯示,國債期貨低開盤整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T1803跌0.15%,5年期主力合約TF1803跌0.04%。銀行間現券長端收益率明顯上揚,截至發稿,10年期國開活躍券170215收益率上行7.26bp報4.94%。

對機構參與正逆回購設定餘額限製

302號文最受關注的內容在於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債券正逆回購設定餘額限製,以達到控製杠杆水平,推動部分高杠杆機構去杠杆的目的。

不少行業人士認為,302號文延續了去年出台的一些政策的市場影響,即對大機構影響弱,但對中小機構來說麵臨調整壓力,衝擊相對大一些。

在這裏先要解釋一個概念,所謂的債券回購,是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由債券的正回購方向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從交易發起人的角度出發,凡是抵押出債券,借入資金的交易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的交易就稱為進行逆回購。通俗講。債券回購本質上是一個有抵押的短期借款行為,正回購方是借錢,逆回購方是出資。

相比於以往的政策規定,302號文對銀行、券商、信托、基金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都設置了不同的債券正逆回購餘額上限,以控製債券交易主體的杠杆比率。

具體來說,302號文稱,參與者應按照審慎展業原則,嚴格遵守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製定的流動性、杠杆率等風險監管指標要求,並合理控製債券交易杠杆比率。出現下列情形的,參與者應及時向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報告:

(一)存款類金融機構(不含開發性銀行與政策性銀行)自營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超過其上季度末淨資產80%的。

(二)其他金融機構,包括但不限於信托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超過其上月末淨資產120%的。

(三)、保險公司自營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超過其上季度末總資產20%的。

(四)公募性質的非法人產品,包括但不限於以公開方式向不特定社會公眾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等,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超過其上一日淨資產 40% 的。其中,封閉運作基金和避險策略基金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超過其上一日淨資產100%的。

(五)私募性質的非法人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銀行向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淨值客戶和合格機構客戶非公開發行的理財產品,資金信托計劃,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客戶資產管理計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超過其上一日淨資產100%的。

北京一大行資產管理部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此前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等資管產品的證券投資設定了總杠杆比例的限製,但對銀行自營的債券交易並未設定杠杆限製。302號文不僅進一步細化銀行理財、公募基金等非法人產品從事債券回購的杠杆比例要求,更是新增了對銀行自營債券正逆回購的杠杆比例要求。不過,從所設定的上限要求看,對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等中大型銀行影響不大,但對部分城商行、農商行等小銀行會有較大影響。

“小銀行的自營部門通過債券正回購來融資的比重較大,大銀行基本沒影響。”上述資管部人士稱。

中金公司固收團隊也表示,除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和農發行外,其他銀行自營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不超過其上季度末淨資產80%,這對國有大行和股份製銀行來說,受這個指標約束基本不明顯,即使是季末資金融入融出高峰,基本也不會超過上限。但可能部分城商行或者農商行等小銀行會受這一指標影響,不過衝擊也不會很大。

對於券商、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設定的“債券正回購資金餘額或逆回購資金餘額不超過其上月末淨資產120%”的上限,廣州一券商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券商的淨資產本來就相對較大,120%的融資上限應該夠用,因此影響不大。

“302號文裏的一些杠杆比例限製對激進的機構影響會比較大,特別是一些中小銀行,他們的淨資產不大,但融資量很大,所以衝擊會相對大一些。”該券商人士稱。

此外,中金公司固收團隊稱,302號文所帶來的一些影響需要結合銀監會的流動性新規來看,比如對於流動性匹配率的監管要求,一些中小銀行之前充當資金過橋或者撮合的載體,一方麵容易超出302號文的監管要求,另一方麵也容易超流動性匹配率的要求。但中間載體少了,可能會在某種程度增加未來市場資金的摩擦性。

嚴打利用代持調劑監管指標

302號文除了對各類金融機構從事債券回購交易作出規模上限的設定外,另一個“重頭戲”就是重拳整頓債券代持,嚴控線下交易,要求全程留痕以控風險。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稱,302號文的出台是對國海證券債券代持事件做出的強力補丁,由於債券代持行為的普遍存在,債券市場參與者的真實交易杠杆率無法得到準確計量,相應風險無法做到合理把握,表麵上整個債券市場杠杆率較低,但由債券代持等線下實質加杠杆行為的存在,整個債券市場的真實杠杆率很有可能遠遠大於公開披露數據,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302號文規定,參與者應嚴格遵守債券市場有關規定,在指定交易平台規範開展債券交易,未事先向金融監管部門報備不得開展線下債券交易。參與者應該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按照規定簽訂交易合同及相關主協議。其中,開展債券回購交易的應簽訂回購主協議,開展債券遠期交易的應簽訂衍生品主協議等。嚴禁通過任何形式的“抽屜協議”或通過變相交易、組合交易等方式規避內控及監管要求。

更為重要的是,以前機構常通過債券代持來調劑監管指標的路子也被封堵,主要的債券代持交易被要求納入表內進行核算。

302號文特別要求,參與者開展債券回購交易,應按照會計準則要求將交易納入機構資產負債表內及非法人產品表內核算,計入“買入返售”或“賣出回購”科目。約定由他人暫時持有但最終須購回或者為他人暫時持有但最終須返售的債券交易,均屬於買斷式回購,債券發行分銷期間代申購、代繳款的情形除外。

開展買斷式回購交易的,正回購方應將逆回購方暫時持有的債券繼續按照自有債券進行會計核算,並以此計算相應監管資本、風險準備等風控指標,統一納入規模、杠杆、集中度等指標控製。

不過,盡管302號文對債券代持行為進行嚴控。但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同樣影響有限。“國海證券‘蘿卜章’事件暴露出代持不規範的問題後,絕大部分機構就已經注意這方麵的風險了,所以現在代持做的也比較少了,所以本次302號文對代持行為的實質性影響比較小。”上述券商人士稱。

此外,明明認為,302號文不僅僅體現監管的去杠杆決心,其也反映監管內涵得到延伸。“302號文從債券市場參與者的行為規範、債券交易的業務規範以及債券交易的加杠杆規模限定三個方麵進行規定,可以判斷,監管當局對於金融去杠杆的監管內涵在不斷延伸,監管訴求已不再是壓低債券市場參與者杠杆率這麼簡單,對於線下交易的圍追堵截以及代持業務的入表操作不能簡單理解為去杠杆,這同時也就意味著相關數據的可獲得性在增加,金融數據統計的涵蓋也將更加全麵,利於監管當局更準確的把握市場的係統性風險程度”。

強監管下大機構受益

自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出台的各項強監管政策,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業務規範穩健的大機構更受益,強者越強。相反,中小機構因過去激進的作風而備受壓力。

“感覺最近兩三年業務會很難做,我們甚至擔心,不少業務因合規問題開始縮減後,從業人員可能也不需要那麼多了。”華南地區一城商行人士稱。

國泰君安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2017年上半年以來,監管檢查從嚴,業務上各種不合規的做法開始受到遏製。尤其是2017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後,金融政策(包括貨幣政策、監管政策等)從緊的態勢更加明確。在這種政策基調下,大型商業銀行因為資金相對充裕、業務較為合規、客戶基礎良好等因素,所以受政策影響較小。與此同時,部分中小型銀行則感受到較大的壓力,特別是部分對同業負債依賴較大、業務不盡規範的銀行。這一情況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大型銀行受益”。

股價變化充分反映“大型銀行受益”。2017年以來,截至2017年12月28日,板塊內漲幅靠前的個股,比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等,均有存款基礎良好、存款成本較低、業務較為合規等特點,大型銀行尤其突出。其中,招商銀行漲幅超過60%,另外幾家銀行的漲幅也超過40%,漲幅可觀。

王劍稱,整個監管環境對國有銀行經營形成相對優勢,資金成本較低,業務較為合規,受偏緊政策的影響較小。在淨息差和資產質量繼續走穩的情況下,國有銀行有望繼續受益,其ROE、盈利增速的表現仍值得期待。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股份行、城商行後續表現將會改善。在貨幣市場利率逐步啟穩、不再顯著上行的背景下,監管完成檢查,也陸續步入常態,那麼受資金成本、監管衝擊最大的股份行、城商行,其承受的壓力可能會減輕,後續其業績表現也將穩中向好。”王劍說。

“我們現在也都在等著政策都趕緊落地,對市場來說,利空出盡之後可能就是機會的到來。”北京一債券投資人士稱。

最後更新:2018-01-04 22:19:14

  上一篇:go 易到因13億追責樂視控股 中植係已悄然入股運營主體
  下一篇:go 漫天飛雪 煤炭股的機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