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財經資訊
2018IPO動態:A股“堰塞湖”變“蓄水池” 赴美不懼破發或掀新高潮
根據最新《安永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2017年回顧及2018年展望》,由於地區間的低波動、高估值水平和跨境IPO重燃等因素驅動,全球IPO活動在2017年大幅上升,成為自2007年以來最活躍的一年。大中華區IPO數量繼續保持領先,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和創業板)以222宗IPO拔得頭籌,上海(上交所)以214宗緊隨其後,中國大陸合計436宗,而排名第三的香港(主板和創業板)完成160宗IPO。
新發審委的新審核動態機製一方麵讓符合標準的企業可以 IPO 盡快上市;另一方麵,讓質量不足夠優質的企業知難而退,取消排隊或者撤回資料。既保證過會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同時也解決了IPO “堰塞湖”問題。此外,2017赴美上市中概股數量成為近5年來新高點,安永預計2018年赴美上市高潮有望延續。
IPO“堰塞湖”變“蓄水池”
年內主板發審委和創業板發審委合並,新發審委上任後,新股發行審核趨於嚴格,過會率出現明顯下降,11月過會率僅有51%,與年初85%以上過會率形成鮮明對比。根據數據,今年以來至12月24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的首發公司共有478家,其中375家通過首發審核,81家被否,22家暫緩表決,通過率為78.45%,被否率為16.95%,另有9家取消審核。而2016年全年,發審委審核的首發公司共有270家,其中247家通過首發審核,18家被否,被否率不到7%。
在強監管背景下,IPO新常態化逐漸形成,新增排隊企業與排隊過程中撤回材料的企業、過會之後遭否決的企業形成動態平衡,IPO排隊企業總體數量更加合理,質量更高,IPO“堰塞湖”變“蓄水池”。
2017年10月新一屆發審委到位履職後,IPO審核標準趨嚴,部分規範性欠缺的、為避免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在審核途中自行撤回材料。根據證監會披露的IPO數據,2017年12月14日,中止審查的企業為64家其中55家係主動撤回申請材料,占比85.93%。
報告顯示,2017年A股IPO發行速度趨向穩定,平均在每月30-40宗左右。截至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排隊上市企業共有508家,較2016年底減少31%。同時,2017年共有18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後轉A股成功上市,籌資額69.6億元人民幣,推動A股IPO活動增加。
從行業劃分看,工業企業以137宗IPO和籌資額639億元人民幣繼續保持第一,其次是科技、傳媒和電信業、零售和消費品業、材料業及健康業。其中,零售和消費品IPO宗數和籌資額較去年分別增135%和126%,而金融業IPO宗數和籌資額則雙雙跌出前五位。從區域來看,廣東浙江企業領跑新股發行。按宗數計,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福建位列前五,占IPO總數71%;按籌資額計,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排名前五,占總籌資額72%。
安永審計服務合夥人湯哲輝表示,隨著發審委合並、IPO審核趨嚴,2018年上市企業質量將進一步提升,這有利於大陸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監管部門繼續穩步推行資本市場改革、從各方麵完善現有製度,包括退市製度,完善新三板分層製度及差異化的發行製度等。“還有優化互聯互通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都將助推A股國際化進程。這些舉措勢必將利於A股市場在2018年繼續保持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領先地位。”
赴美IPO或掀新高潮
2017年美國市場共有174宗IPO,籌資395億美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84%及55%。據招股說明書和公開資料,安永預計2017年一共有25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其中9家赴紐交所,16家赴納斯達克,共籌資額40億美元,IPO宗數及籌資額同比分別增加178%及83%。
隨著美股牛市延續,2017年中國企業赴美國上市再掀高潮。中概股30指數更是較2016年底大漲64%,阿裏巴巴和百度等中概股股價創曆史新高。湯哲輝認為,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迎來相對較好的窗口期,相當數量的中國企業正在準備赴美IPO,此輪赴美上市高潮有望在2018年延續。
從行業上看,赴美IPO中國企業從2011年的社交、媒體類互聯網企業,到2014年的綜合電商平台,再到2017年的教育、互聯網金融服務業,反映了中國新經濟的發展趨勢。按籌資額計,前十大赴美IPO的中概股包括趣店(QD,10.35億美元),搜狗(SOGO,6.58億美元),百世物流(BSTI,5.18億美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赴美IPO約占美國IPO市場的一成,卻存在不少破發情況,其中不乏上述籌資額前三甲。9月下旬奢侈品電商寺庫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交易,上市首日便破發。10月20日,教育機構瑞思學科英語登陸美股市場,股價連續下跌,導致直線跌破14.5美元的發行價。11月9日,移動搜索引擎搜狗公司成功登陸紐交所,不久後公司股票跌破首日開盤價13美元。
今年下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接連高調赴美上市掀起熱潮,短短一個月,便有四家互金企業先後登陸美股市場。在造富效應驅使下,多家國內互金公司紛紛對外宣稱也正在做赴美IPO 的準備。然而,拍拍貸在掛牌後的第三個交易日,便一度跌破發行價,第四個交易日則收盤擊穿發行價。
於10月18日赴美上市的趣店,發行價24美元,雖以34.35美元的開盤價,較發行價上漲43.1%,但自從11月13日連續9個交易日下跌,使得股價在破發同時遭遇腰斬。截至截稿,趣店股價依舊徘徊在發行價對折水平,報12.35美元。11月16日於紐交所正式掛牌的融360旗下簡普科技(JT)在赴美上市的第二個交易日就大幅下跌逾6%並跌破了發行價,並自11月2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幅度突破10%。
湯哲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輪赴美中概股受到政策變化的影響,部分也存在公司自身業務方麵的挑戰,但實際上2011年起至今,赴美上市中國企業呈現出一定周期性的特性,每3年均會出現一個上市的小高潮。“美國市場依舊歡迎新經濟和年輕行業相關的公司。”
(原標題:2018IPO動態:A股“堰塞湖”變“蓄水池” 赴美不懼破發或掀新高潮)
最後更新:2017-12-27 23: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