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1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環保稅開征在即 專家詳解首個綠色稅種四大看點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稅收家族新成員--環境保護稅將正式開征,而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汙收費製度將退出曆史舞台。

2017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審議通過一年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一切已準備就緒。開征環保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幾何?多位權威專家接受記者采訪,詳解我國首個綠色稅種四大看點。

這是個什麼稅?--首個瞄準環保的新稅種

作為我國新開征稅種,環保稅的出現,邁出我國稅製改革重要一步。

“環保稅是我國首個明確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獨立型環境稅稅種,對於構建綠色財稅體製、調節排汙者汙染治理行為、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體係等具有重要意義。”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說。

在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教授施正文看來,環保稅法是我國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後通過的第一部稅法,對於健全稅收法律體係、提升稅收法律層級、建立現代稅收製度意義重大。環保稅的立法宗旨和功能定位於“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汙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建設“綠色稅製”的代表性稅種。

專家表示,此次公布的實施條例,正是全麵細化和保障環保稅法實施的綜合性配套法規,有利於進一步明確環保稅稅製要素,規範減免稅適用條件,建立分工協作的征管機製,減少法律適用中的爭議,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效果。

這稅怎麼征?--誰汙染誰繳稅

作為完善“綠色稅製”的重要一步,開征環保稅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實現排汙費製度向環保稅製度的平穩轉移。

根據環保稅法,環保稅的征稅對象和範圍與現行排汙費基本相同,征稅範圍為直接向環境排放的大氣、水、固體和噪聲等汙染物。

環保稅的納稅人,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這意味著,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不繳納環保稅。居民個人也不屬於納稅人,不用繳納環保稅。

施正文說,環保稅法對稅製要素的規定較為原則和概括,實施條例則予以明確、細化和補充。例如,明確了其他固體廢物具體範圍的確定機製、規模化養殖如何繳稅、固體廢物排放量的含義及在何種情形下直接以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作為排放量,界定了城鄉汙水集中處理場所的含義等。

“環保稅法涉及麵廣、專業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實施條例的出台增強了稅法操作性,為新稅種的開征提供了具體製度保障。”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說。

稅率怎麼定?--多排汙多繳稅

劉劍文介紹,環保稅法在設定稅額標準時,既體現了稅收法定原則,又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和選擇空間。例如,對大氣和水汙染物設定了稅額上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參考排汙費標準,在規定幅度內確定大氣汙染物和水汙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

王金南透露,目前各省區市陸續製定和通過了應稅大氣汙染物和水汙染物環保稅稅額標準和征收項目數。遼寧、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基本按照稅額標準最低限征收,即每汙染當量分別為1.2元和1.4。而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稅率較高,如北京按照稅額標準最高限征收;河北將環保稅主要大氣汙染物和主要水汙染物稅額按地域分為3檔,最高檔大氣汙染物每汙染當量9.6元,水汙染物每汙染當量11.2元。

有業內人士預計,環保稅一旦開征,規模將遠超現行排汙費,年征收或達到500億元。這其中,大氣汙染物和水汙染物排放企業受影響最大。

“征收環保稅多排放必然多繳稅,但目前因從排汙費轉型而來,稅負平移不會增加企業負擔。”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環保稅不在最終消費環節征收,不會直接增加消費者負擔。

值得關注的是,環保稅法製定了減免稅規定。例如,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汙染物或者水汙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按照從嚴掌握的原則,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限定了適用減稅的條件。

這稅誰來征?--稅務環保部門聯動征管

一個新稅種落地的最大挑戰就是征管環節。

環保稅法是我國第一部明確寫入部門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製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費改稅後,征收部門由環保部門改為稅務機關,環保部門配合,確定了“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監測、信息共享”的稅收征管模式。

“環保稅作為新開征的獨立綠色稅種,以排放應稅汙染物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有別於其他稅種,專業性強,征收管理較複雜。為此,環保稅法明確規定,稅務機關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建立工作配合機製。”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

“對部門配合作出如此高要求在我國各個稅種的征收中還是第一次,有必要從法律法規層麵對征管機製作出明確具體規定,以防止職責不清和征管漏洞。”施正文表示,實施條例進一步細化了分工協作的征管工作機製,明確了稅務機關和環保部門的職責範圍、兩部門工作配合機製等。

專家指出,環保稅法的有效實施需要一係列健全的配套規定,實施條例隻是一個綜合性的配套法規,仍然需要其他更為專門和細化的配套規定。

王金南透露,環境保護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今年已就實施條例起草、涉稅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排汙係數和物料衡算方法製定、管理信息互相交送等方麵開展密切合作,共同部署環保稅征管工作的各項事宜,相關配套辦法將陸續發布。

(原標題:環保稅開征在即 專家詳解首個綠色稅種四大看點)

最後更新:2017-12-31 09:10:53

  上一篇:go ST保千裏經營狀況“遇險”慘遭ST 股價複牌一字跌停
  下一篇:go 這些民生新規明起實施:環保稅開征 外賣須有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