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8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專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應頻繁調整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16日舉行的2017第二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暨第三屆中國電池行業智能製造研討會上表示,預計到2017年底,動力電池整體產能有望達到2280億瓦時,將比去年增長125%,這將進一步造成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

“現在整個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不斷傳出重組合作、投融資的消息。根據我們的統計,上半年鋰離子電池行業相關項目投資額超過了1200億元,從中可以看出動力電池產業鏈還是比較受資本市場關注的一個領域。”劉彥龍說。

但是他也提到,看到動力電池行業投資火熱的同時,也應該注意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成本方麵上擠下壓的問題,另一方麵,動力電池企業也存在著較大的庫存,麵臨著更嚴重的賬期和更多的應收賬款的壓力。

劉彥龍介紹,根據行業協會對主要企業的初步統計,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的產量累計達到315億瓦時,但各種新能源汽車的裝機量大約為147億瓦時,所以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確實存在很大的庫存。行業競爭激烈,很多企業不得不壓價銷售,這種資金壓力依然超出了整個行業的承受水平,必然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另一方麵,2017版的動力電池規範發布以後,一大批的動力電池企業掀起了擴產的浪潮,預計到2017年底,動力電池整體產能有望達到2280億瓦時,將比去年增長125%,這將進一步造成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

此前有傳言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提前退坡20%,能量密度和門檻則將進一步提高。

對此,劉彥龍表示,無論傳言是否屬實,新能源補貼政策不應該頻繁調整,技術條件調整以後,所有配套實驗的驗證過程都要重做,不但費時費力,還會造成配套產品的斷檔。在當前補貼大幅減少,市場規模擴大的背景下,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應該主要由市場發揮作用,由用戶選擇來推動技術進步。國家應該加強對動力電池應用市場的監管,對問題較多的一些動力電池企業可以納入到黑名單。

最後更新:2017-11-16 13:04:08

  上一篇:go 足協新聞辦負責人:裏皮近期未接受過專訪 新聞係加工而成
  下一篇:go 北京集體租賃住房政策發布:單次租期最長不得超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