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2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持股難以變現 新三板信托陷兌付危機

凜冬將至,曾經倉促“搶灘”的新三板信托開始為兌付而著急。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市場共計16家信托發行過近60隻新三板信托產品,僅13隻到期,到期不足三成。包括長安信托、大業信托及中建投信托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均出現新三板信托產品延期兌付的情況。隨著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信托進入投資退出期,在新三板市場低流動性背景下,如何順利把股票變現或許將成為這些信托計劃麵臨的重要考題。

業內人士表示,如未來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能夠得以解決,或許新三板信托產品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遭遇兌付難

據統計,自2015年4月份第一隻新三板信托麵世以來,市場上共有超過60隻新三板信托出現。如果按照新三板信托計劃發售時設定的存續期計算,目前不少信托計劃未按期兌付,其主要原因是相關信托計劃所持股票未能及時變現。

今年3月份,大業信托在其官網發布《關於信托計劃自動延期的臨時公告》,宣布“大業信托·新三板5號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新三板5號”)將自動延期。

公告顯示,該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本應於2017年3月6日到期,但由於信托計劃期限屆滿而信托財產因持有掛牌公司股票停牌的原因致使信托財產無法變現。

查詢大業信托披露的事務管理報告得知,大業信托“新三板5號”成立於2015年9月6日,存續規模為3000萬元。2015年9月10日,該信托計劃投資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國康富,成交價格為1.26元/股,成交數量2300萬股。然而,在投資3個月之後,中國康富股票以1.66元/股的價格收盤並宣布停牌。截至目前,該股票已連續停牌近兩年。

也就是說,這隻“新三板5號”重倉的股票目前停牌時間已超過該信托產品原定的18個月存續期時長,且短期內複牌希望不大。因此,該信托計劃自2017年3月6日起將自動延期,直至信托財產全部變現為止。此外,記者注意到,大業信托此前發行的新三板1號、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也未如期兌付。

而就在今年年中,成立於2015年年中的“長安信托·天相一期新三板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被指耍賴,投資人在產品到期前一天被通知無法兌付,要延期一年。

據了解,“長安信托·天相一期新三板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主要做新三板定增。但由於市場環境變化,賬麵一度虧損達19%,無法退出,產品運作需要延期一年。公開信息顯示,該產品還曾參與亞錦科技的定增,而目前亞錦科技因業績問題,已經被冠上ST的帽子。

事實上,就連首隻新三板信托也遭遇了相似的境遇。2015年3月,新三板首隻信托產品“新三板投資基金集合信托計劃1號(鼎峰資產)”由中建投信托發行。隨後,中建投信托還發行了“中建投新三板投資基金2號(中信建投)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據悉,這兩隻信托產品最低成立規模均達到3000萬元。但由於受後市場低迷影響,上述兩隻產品均出現了兌付困難的現象。

“新三板擴容時間不算長,從整體上來說,都是處於起步階段。相比券商、基金而言,信托還是個新人。”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燕娛分析稱,信托公司無論從投研能力還是曆史經驗,都處於起步階段。

北京一家投行內部人士指出,當出現類似的標的資產無法順利變現時,通常做法是先將可分配現金進行分配,等待標的可變現之後進行二次清算。然而,等待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在新華信托一位業務人士看來,信托新三板和其他信托產品相比,體量特別小,當時大家也都是趕著熱潮做了一波產品。“兩年間,很多新三板掛牌公司業績變臉都跟過山車似的,投它們的信托產品能按時兌付就奇怪了,但是也不用太擔心,這點規模即便剛性兌付,信托公司也能承擔得起。”

流動性圍城待解

實際上,信托計劃一般存在結束期限,到期後可根據管理人及投資者的意願選擇是否續期。業內人士認為,若是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問題無法解決,未來一段時期,多個新三板信托計劃將麵臨退出困難的問題。

據悉,新三板信托入市時間基本上介於2015年上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之間,而此時,也正是市場經曆劇烈波動的時期。無論是市場人氣還是資本介入程度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中建投信托一內部人士表示,產品入市之前,公司是經過了多方考察研究的,但沒想到接下來的市場變化來的那麼突然,打亂了此前的一些計劃。

由於麵臨流動性不足、估值功能缺失等問題,市場走勢呈現出明顯的兩級分化。一邊是新三板快速擴容,掛牌企業急劇增加;另一邊卻是市場逐漸降溫,曾經“炙手可熱”的局麵早已一去不複返。

股轉係統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11637家,協議轉讓企業10278家,做市轉讓企業1359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502家。不過,時至今日,新三板做市指數早已跌破1000點。而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亟待改革的唿聲也愈演愈烈。

今年11月22日,股轉係統監事長鄧映翎闡明了新三板進一步改革的交易機製方式、分層方案以及三類股東解決辦法已經得到管理層的統一認識,新三板的春天正在來臨。

12月11日,股轉係統再次聯合各主辦券商、做市商、基金公司完成全網測試,測試內容包括集合競價轉讓業務及盤後協議轉讓業務。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此番集合競價與盤後大宗測試,這將為未來新三板交易製度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認為,任何一個改革方案可能都有它的利和弊,但改總比不改好,前行總比停滯強。新三板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隻要不是重大方向性的政策,我們應當像小馬過河一樣,敢於去探索。我們現在最應當做的是退而織網,提前了解和適應未來的新交易規定,力爭做到趨利避害。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近期有望出台的相關政策,其實都醞釀已久,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擱置。新三板在深化改革,從長周期來看,市場將進入一個漫長的春天,這是一個慢熱的過程。而能夠享受到這些紅利的是,優質的企業以及身處其中的專業機構、投資人。”

(原標題:持股難以變現 新三板信托陷兌付危機)

最後更新:2017-12-16 03:19:43

  上一篇:go 瀘天化債務危機全麵爆發 法院裁定重整
  下一篇:go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倒計時 高質量發展或成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