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1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超越上海 以後請叫北深上廣!

全中國隻有一個深圳……

不久前,各省市2017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最引人關注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GDP數據已經出齊。其中,深圳再度以8.8%的GDP增速傲視群雄,GDP總額距離廣州僅有100億元的差距。按照這個增速差距計算,年底,深圳有望取代廣州,成為中國GDP排行榜的第三城。

深圳取代廣州,這一觀點或許早已根植在人們的心中,這一次GDP數據的即將超越,隻不過是皇冠加冕儀式而已。而下一步,上海將成為深圳超越的目標。僅僅從GDP數據來看,深圳超越上海尚需時日。但是,從上市公司市值角度看,深圳已經遠遠甩上海好幾個身位,其轄區上市公司總市值竟然無限接近上海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的轄區上市公司市值總和。從這個角度來看,超一線城市排名,以後可以叫北深上廣!

按照市值來對城市進行排名具有更強的科學性。如果說股市是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那麼上市公司則是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溫度計。一般來說,一個城市的上市公司越多,則城市未來發展越被看好。這個邏輯很好理解,上市公司是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如果這個城市政府治理、商業環境等基本麵優秀,則會吸引優秀企業落戶,從而推動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可以說,上市公司的多寡,可以代表企業家給這個城市未來的投票數。與此同時,一個城市的經濟結構也非常重要,以避免底特律式悲劇發生。這主要體現在上市公司的行業屬性、企業性質等方麵,穩定的經濟結構更能印證這個城市的未來。而深圳,正是在上述幾個方麵都對上海形成了趕超態勢。

01、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接近上海+廣州

我們統計了包括A股、港股、美股在內的各城市股票總市值情況。

截至11月30日:

北京轄區共有518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23.59萬億人民幣,兩項數據均位居首位,中國第一城地位無可爭議。

深圳轄區共有350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10.04萬億元。

上海轄區共有379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7.5萬億元。杭州轄區共有140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4.98萬億元。

廣州轄區138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2.62萬億元。

從數據上基本上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遠遠超過上海,無限接近上海與廣州上市公司市值總和(差距不足800億元)。第二,杭州上市公司總市值已經遠遠超過廣州上市公司總市值。深圳杭州在城市總市值排行榜中的地位,離不開騰訊、阿裏巴巴的巨大貢獻。截至11月30日,騰訊總市值3.2萬億人民幣,阿裏巴巴總市值2.96萬億人民幣。

02、民營企業撐起深圳一片天

坊間有句話,形容主要城市的經濟體製:官商經濟看北京,買辦經濟看上海,民營經濟看深圳。就目前各主要城市的企業性質構成來看,北京的主要經濟體製是央企,上海是國企,深圳是民企。這從各地上市公司的企業性質就能說明這一點。

從A股上市公司來看:

北京地區A股上市公司中,88家央企市值合計接近10萬億,占比近60%,民企市值占比10.53%。

上海方麵央企和國企市值占比超過47%,國企市值占比最大,接近30%,民企市值占比20.28%。

深圳轄區上市央企和國企市值不足16%,民營企業市值占比超過32%,公眾企業市值占比接近52%。

不僅僅是市值權重最大,非國企成分的上市公司數量占比,也是深圳最多。數據顯示,深圳民營企業數量在轄區上市公司整體中占比超過69%。北上廣三大城市這一數據分別是51.46%、47.08%和56.7%。

03、一線城市中誰的科技含量最高

深圳的經濟可能是全國,最健康、最良性的經濟增長模型,這代表了不少專家學者對深圳經濟模式的肯定。從A股上市公司行業分布、市值權重兩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出深圳經濟的科技含量,無愧中國科創中心美譽。

統計顯示,北京轄區包括計算機、通信、電子三個行業在內的上市公司,合計78家,總市值1.1萬億元。上海轄區包括上述三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合計44家,總市值5785億元。廣州轄區22家,總市值2026億元。深圳轄區達到101家,總市值1.12萬億。不僅僅是總量上成為四大一線城市榜首,在相對數量上,也是名列首位。

細分來看,北京轄區上市公司中,有61家是計算機行業,占比20%最高。這一點說明,北京地區的計算機行業是非常發達的。上海地區上市公司比例最多的也是計算機行業,27家占比9.85%;第二名第三名分別是房地產行業和化工行業,占比8.39%和8.03%。上海前三名的公司比例數據說明,上海並沒有明顯高出一籌的行業。深圳方麵,上市公司比例最多的是電子行業,53家公司占比19.70%。可見,深圳最發達的是電子行業。

從整體上看,上海沒有明顯的行業特征,說好聽是比較均衡,不好聽就是中庸無特色。北京雖然計算機行業發達,但除了計算機行業,其他科技類行業比例偏低,包括電子和通信,占比均不足3%。反觀深圳,除了電子行業占比高外,計算機、通信兩大行業比例也不低,計算機占比超過10%,通信行業占比超過6%。

而從市值占比方麵看:

北京地區的銀行業非常發達,市值占比超過40%。計算機行業也進入前十,占比4.19%。

上海方麵,非銀金融和銀行兩大行業占比超過31%,另外一個進入前十的比較重要的是通信行業,占比4.23%。

深圳上市公司科技含量更足,電子行業市值占比10.62%,通信占比4%,計算機占比3.51%。

04、一線城市龍頭企業爭雄

深圳轄區上市公司總市值已經超過上海,更重要的是,民營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以及所蘊含的科技力量,決定了深圳具有更加長遠的發展前景。此外,深圳的知名龍頭上市公司,也稱得上稱霸全國,即便是放到一線城市當中,也足以爭雄。

比如,保險行業的中國平安,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市值保險公司。銀行業的招商銀行,堪稱中國最優秀的銀行。地產行業的萬科,是中國最優秀的地產公司。中信證券,中國最優秀的券商。

除了傳統金融行業具備優勢外,一些新興領域,深圳上市公司也具有明顯優勢。順豐控股是中國最優秀的快遞公司(總部已搬到深圳)。比亞迪,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中興通訊,僅次於另一家深圳公司華為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基因科技第一股,華大基因。而電子行業的龍頭幾乎為深圳包攬,包括立訊精密、歐菲科技等。此外,深圳還有一些很牛的企業還沒上市。比如前述的華為、無人機霸主大疆科技、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OLED新貴柔宇科技等。

請問,北京上海比較知名的民營企業都有誰?數得著的可能就是奇虎360、京東、聯想等了。上海?大概隻有一個攜程。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深圳從上市公司總市值、企業性質、行業結構、龍頭企業數量等方麵,已經實現了對上海的超越。從這方麵來說,超一線城市排名從北上廣深改成北深上廣,是將來的趨勢。

(原標題: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超越上海,以後請叫北深上廣!)

最後更新:2017-12-03 18:21:25

  上一篇:go 2018年機械設備行業投資策略:成長增量空間打開(附股)
  下一篇:go 券商估值合理 新白馬或將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