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
財經資訊
環保大限將至 農藥行業麵臨大洗牌!大浪淘沙選龍頭機會來了!
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環保收緊及農業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入,農藥企業和相關板塊也成為資本市場的追逐熱點。記者從農藥工業協會一位高層處獲悉,農藥行業核發排汙許可證的大限就在最近兩個月內,這之後將開展執法檢查。未來,沒有拿到證的企業將被要求停產,農藥行業格局已進入一輪重大變化前的倒計時。
排汙許可製改變農藥行業格局
按照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方案,將按行業分步實現對固定汙染源的全覆蓋,率先對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核發排汙許可證,2017年內則完成15個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到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這一工作。農藥行業正是上述15個重點行業之一。
“目前,全國2200多家農藥企業中有958家已申請排汙許可證,江蘇數量最多、山東居次。這其中,又有450多家已拿到了許可證。由於有時間限製和審核流程,已申請但還沒領到證的企業最多再拖一兩個月,再晚就不可能了。如果在承諾期限內仍未拿到準入文件的企業也會永久不發許可證。預計最晚今年3月份,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將拿到證,沒有申報的企業則肯定會被關停。”上述協會高層說。
該高層同時透露,今年上半年,環保部就將進行“回頭看”的排汙許可證執法檢查,目前正在編製執法指南。未來,沒有拿到證的企業將被要求停產,不合規的企業將喪失競爭力,這些都意味著農藥行業格局會麵臨重大改變。
“目前看來,這一製度的執行將比較嚴格,會成為環保部門執法的依據。”該項製度的製定者之一、南京環科院的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
一體化農藥企業受益
在上述協會高層看來,去年“2+26”城市環保督查隻是一種臨時監管措施,排汙許可製則是有長遠影響的監管製度。如果能嚴格執行排汙許可製和環保要求,對正規企業是件好事。“從2017年的情況看也確實如此,隻要能正常生產的企業都能賺錢。而從國外情況看,這項製度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長期正麵效應。企業可明確政府的要求,政府在環保執法方麵也將更加公平。”
他表示,今年環保政策仍不會放鬆,但對行業的衝擊不會像2017年那麼大。預計整個2018年對前期已投入大量環保設施的農藥企業會比較有利。
研究人員表示,去年農藥整體價格上漲平均超過20%至30%,部分翻倍,預計相關企業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業績會超出市場預期。另外,從供需兩端看,農藥供給端因環保嚴監管將持續受限,需求端相對剛性且逐步恢複,因此目前的盈利狀況持續性好且有望繼續改善,預期整個行業存在估值提升的機會。
全國農技中心此前組織有關專家對2018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會商,綜合病蟲害發生基數、作物布局、種植製度和氣候趨勢等因素,預計2018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發生將重於常年,累計發生麵積約50億畝次。
財通證券分析師表示,國內農業環境正在逐步改善,玉米等大宗品價格在回升,海外上市公司的報表也向好。因此,今年農藥行業整體會維持比較好的景氣度。投資方向還是在有一體化優勢、有核心競爭力、長期代表中國農藥行業未來的公司。
(原標題:環保大限將至,農藥行業麵臨大洗牌!大浪淘沙選龍頭機會來了!)
最後更新:2018-01-14 09: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