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6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機構:成都前三季度住宅成交量為供應量1.6倍

日前,房地產服務營運商戴德梁行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成都房地產市場報告。

該報告顯示,在“限購+限售”政策作用下,成都前三季度住宅累計供應量與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均明顯下滑。但市場仍延續了去年底以來供不應求的局麵,今年前三季度的住宅累積成交量約為供應量的1.6倍。

而在成交價方麵,自今年4月成都市政府出台“限價”政策後,住宅成交價的瘋長勢頭得以遏製,4月至8月期間成都平均房價僅比政策出台前上漲2.1%。

對於前三季度成都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戴德梁行綜合住宅服務部董事謝普丞認為,市場供求關係是決定住宅價格變化的最主要因素。

成都自2016年末以來住宅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的局麵,以及成交價格的上漲增加了部分有購房計劃人群的心理恐慌,刺激這部分群體提前加入購房大軍。

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對市場良好的預期,則促使部分家庭財富盈餘的意向購房人群選擇全款買房。

此外,在限價政策影響下,眾多開發商為增加住宅產品的附加收益均選擇以精裝房為交付標準進行樓盤開發,開發成本相比傳統清水房成本有所增加。以上因素導致成都當前新盤成交率處於較高水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零售市場方麵,以書店為代表的文創品牌在成都零售市場熱度不減。多家營業麵積超千平米的書店在成都開業,表明了成都在文創方麵的發力卓有成效。根據成都的規劃,希望在“十三五”末,將文創占GDP的比例,有目前的5%,提升至12%。

而在文創品牌在成都零售市場獲得重視的同時,今年以來,成都市場上已有超過5家知名百貨陷入閉店和轉型調整的困局。

對於成都零售市場的未來發展走向,戴德梁行商業地產部董事錢峰認為:“當下成都市場上奢侈、輕奢類品牌選址趨於謹慎,文創類、生活用品集成店的加速布局,優質購物中心體驗業態占比增加等一係列變化體現出成都居民消費習慣正逐漸發生變化。未來優質購物中心必將加速轉型和調整以迎合消費者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

最後更新:2017-10-15 21:20:17

  上一篇:go 新華社:治理金融亂象監管部門不能放鬆警惕
  下一篇:go 節後首批機構調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