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銅價大漲逾30% 上升通道會被打破嗎?

明年原料供應收縮加劇

當礦銅供應短缺時,礦山在與冶煉廠商的談判中占主動地位,其支付的加工費就會下降,反之則上漲。據外媒報道,有中國冶煉廠近日和銅礦商美國自由港麥克墨倫銅金公司達成協議,同意將2018年銅粗煉費和精煉費用分別定在每噸82.25美元和每磅8.225美分。2017年的相應價格分別為92.50美元和9.25美分。

上海有色網銅行業高級分析師葉建華告訴記者,此前業內預計雙方至少要到明年1月才能達成協議,加工費預計在86美元/噸左右。現在無論是從協議達成時間還是費用來看,都表明2018年海外礦銅供應明顯偏緊。另外,明年礦銅的增量明顯低於國內粗煉產能的增量,存在嚴重錯配的情形,這將對明年的銅價形成重要支撐。

在彭博高級大宗商品谘詢師朱軼看來,中國進口廢銅政策持續收緊,令原料供應層麵進一步收縮,將從另一個方麵對銅價構成長期刺激。

葉建華表示,數月以來,中國關於廢銅禁止第七類料進口的政策一直在不斷推進,進度遠超市場預期。今年10月,廢銅進口標準已明顯提高。海關方麵批準的進口許可證也出現了大幅萎縮。廢銅不僅是冶煉端的原料,也是加工端的原料,廢銅進口收緊會加劇原料供應收縮的預期。

經濟向好加大銅消費

從需求端來看,經濟向好是助力“銅博士”步入上升通道的重要原因。葉建華認為,美聯儲、歐洲央行縮表,美國通過稅改法案,都是對經濟景氣的確認。宏觀經濟向好,將推動銅消費的增加。近日又有消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準備在明年1月份公布其承諾已久的基建計劃,進一步推高了對於銅消費的預期。

必和必拓礦產品市場銷售部副總裁Vicky Binns認為,銅將成為資產組合中第一個回歸市場基本麵平衡的礦產品。隨著全球向低排放能源體係過渡,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逐漸成為銅需求量增長的關鍵領域。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所需要的銅,比起以傳統化石燃料發電所需的銅要多出許多。純電動汽車的銅用量約80公斤,其銅係數是傳統內燃機汽車的4倍。到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將從現在的約100萬輛增加到約1.4億輛,將額外需要850萬噸銅來滿足電動汽車日趨上升的銅需求。

不過,葉建華也提醒,近期國內外銅價走勢略有區別。海外市場是在賣銅,理所當然地希望將價格抬高。而國內市場出於對期貨市場操作、年底資金壓力大等因素的考慮,目前對銅價持相對謹慎的態度。

朱軼認為,明年下半年中國新增冶煉產能將陸續投產,雖然產能釋放對2018年貢獻的產量不多,但對2019年的價格會有所壓製。

最後更新:2018-01-01 09:48:50

  上一篇:go 外媒:中國在線支付是技術革命 交易額是美國50倍
  下一篇:go 河北:今年將實施重點項目“438”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