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57 返回首页    go 财经资讯


趣店盘前跌幅扩大 消息称中国考虑关闭存在违法行为现金贷公司

11月2日消息,据彭博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考虑关闭存在违法行为的现金贷公司。受此消息影响,趣店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逾10%

知情人士称,中国监管机构考虑加强对现金贷公司监管,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公司予以关闭取缔。对现金贷公司的检查将主要集中在是否存在发放高利贷、非法吸储、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以及是否存在和金融机构的违规合作。监管机构或将起草发布小额贷款的有关监管条例,包括设置小额贷款利率上限。

近日,趣店赴美上市将现金贷再度推到了风口浪尖。知情人士称,趣店上市事件推动监管部门采取上述举措。此前,据财新报道称,现金贷异常活跃已引起监管层注意,银监会或出台监管办法。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市场上各种现金贷平台有几千家,该行业的综合借款利率都很高,年化利率别说是500%,甚至1000%的都有。按照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规避这一法律红线,国内的现金贷平台通常用隐蔽的方式加到借款人身上,比如手续费、快速信审费、账户管理费等名目。

【延伸阅读】

现金贷新一轮监管风暴来临

近来趣店的赴美上市引发了舆论对现金贷的关注,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现金贷似乎成了互金公司IPO业绩暴增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这更是暴露了现金贷行业的暴利、高利率等不规范现象,监管收紧似乎一触即发。昨日,新快报记者就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监管部门已经部署了对现金贷业务的调查,一场由央行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风暴即将开启。据悉,这将是对今年初银监会在《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做好现金贷清理整顿工作”的升级版,监管将对从事现金贷的企业设置准入门槛,持牌机构才能从事现金贷业务。一旦政策落地,现金贷行业也将迎来一轮惨烈洗牌。

乱象丛生,监管归属亟待界定

高利率、暴利、手续费繁多、暴力催收、用户信息泄露……现金贷行业的问题正逐步暴露。“市场上各种现金贷平台有几千家,很多都是P2P平台转型而来的,也有不少新成立的。因为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暴利。”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在今年4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也已经明确提出了现金贷部分平台存在问题,一是利率畸高;二是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依靠暴利覆盖风险;三是利滚利让借款人陷入负债危机。

虽然今年初银监会在《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做好现金贷清理整顿工作”,但并未出台相关政策,而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也是针对P2P行业,并非整个现金贷领域。因此,目前现金贷依然处在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

一位小贷行业资深业务人士表示,现金贷的归属目前还存在模糊的地方,从本质上看它不属于互联网借贷,也不属于金融机构,更多是在做小贷公司的业务,应该属于互联网小贷。谁来监管的问题还存在盲区,很多机构也没有相关牌照,这也是地方和银监会未来一定会整顿的重要原因。

提高门槛,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

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现金贷行业应有准入门槛。也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对现金贷业务,未来由持牌金融机构开展。此外,对于网络小贷的业务和经营范围也将出台一系列新的办法。据该人士称,除了包含手续费在内的总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外,还包括不能暴力催收、不得以任何其他费用的名义变相收费等要求。

此前,大成律师事务所肖飒就曾表示,如果通过非金融机构或非放贷机构进行融资,采取网贷等民间借贷方式,则利率上限问题很难解决。她表示:“我个人认为,现金贷未来可能会参考‘校园贷’的监管思路,由持牌机构作为主力进行金融服务,非持牌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或导流等服务。”

事实上,从近日监管层的发言中也能窥见行业将设定准入门槛。近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公开表示,普惠金融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

10月28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也公开表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要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法,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落实“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要求,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

过去的两周,监管部门已经在密集开会研究现金贷业务及其整顿方案,虽然方案还未出炉,但这场跨部门的监管风暴将对疯狂生长的现金贷行业带来不小冲击。有媒体报道,个别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在行动。近日,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已经召集了辖区内多家现金贷公司开会,会上传递了诸多规范现金贷业务活动的信息。

种种迹象表明,对现金贷进行强监管势在必行。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现金贷监管政策出台的窗口期或在半年之内。而监管整治现金贷也意味着行业野蛮生长期的结束,行业将面临规范发展的新节点。(来源:新快报)

(原标题:知情人士:中国考虑关闭存在违法行为的现金贷公司)

最后更新:2017-11-02 18:48:31

  上一篇:go 瑞信:A股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
  下一篇:go 潘石屹重庆“看楼”:否认“卖房子跑路”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