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監管層嚴防炒殼買殼 老三板市場邏輯再生變

“新老劃斷馬上要失效,配合著《關於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掛牌的滬深交易所退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監管問答》(下稱”《監管問答》“)的要求,目前絕大多數在重整階段的老三板企業是無法再申請重新上市的,可以說老三板企業的重新上市夢基本上破滅了。”一位申萬宏源人士11月20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014年末,老三板掀起了一波瘋狂的行情,這波行情來源於2014年末《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和《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辦法》的修訂。

其中一條“新老劃斷”的規定賦予了老三板企業起死回生的機會:“新規生效前已退市的公司,在生效日起36個月內申請重新上市的,仍適用原來規定。”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11月17日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改變了老三板近年來的市場邏輯。

一波三折

“主板市場借殼上市和 IPO審核都越來越嚴,而老三板市場有這樣一個綠色通道,比主板寬鬆很多,也沒有新的規範文件,所以監管層一直以來都不想放行。”11月21日,南洋5(400023)前董秘也對記者表示。

如今,三年新老劃斷期限將過,監管層也給出了新的口徑。在新的文件中,監管層首先針對的便是近年來老三板炒殼的現象。

《監管問答》特別指出,需要規範退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行為,貫徹落實國家“僵屍企業”市場出清的戰略部署,抑製炒殼,防止“脫實向虛”,加強對退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監管。

因此,監管層對於要重大資產重組的企業提出了如下要求:規範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合法規範經營,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或可通過本次重組完成,滿足股權明晰和公司治理健全的要求。

與此同時,《監管問答》規定在破產重整中嵌套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重整前退市公司如不滿足上述規定,重組完成後需規範運行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在此之前不得進行定向發行和重組。

“問答的規定十分嚴格,短期來看能夠符合規則的企業很少。這對目前絕大多數正在運作重整或重組的企業來說都是打擊,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遏製市場上希望單純依靠借殼完成監管套利的行為。”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機構人士11月20日指出。

新的目標

“從老三板將近5年的政策變化來看,重新上市最大的不確定性是時間周期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此前的新老劃斷,以及此次《監管問答》中規定的完整運行兩個會計年度,都變相拉長了老三板企業重新上市的周期,在這種時間成本下,市場上想要在老三板炒殼或者套利的肯定會放棄。”11月21日,杭州澤皓資本投資總監曹剛表示。

但市場總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一些老三板的投資者已在根據《監管問答》對標新的投資標的。

北京地區一位老三板的投資者11月18日對記者表示:“幾乎所有不盈利的、無主營的老三板公司都存在持續經營的不確定性。不能滿足條件,按新規都不能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但這一項堵住了絕大多數老三板公司重組上市之路,卻給了少數符合條件的公司一個方向。”

這位投資者告訴記者,目前南洋5便是這樣的公司,首先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不成問題,其次近兩年以來已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

南洋5近兩日股價的表現也體現了市場對其的關注度。在所有尚未因重組或重整停牌的公司中,隻有南洋5在《監管問答》發布後的這兩個交易日裏均漲停。

11月20日,南洋5公告稱,公司正與中介機構積極推進重新上市工作。

(原標題:監管層嚴防炒殼買殼 老三板市場邏輯再生變)

最後更新:2017-11-22 07:18:58

  上一篇:go 周小川人民日報撰文: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下一篇:go 控規模保排名 績優基金頻發“限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