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9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審批時間從5個月縮至10天:河南自貿區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製

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中國(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自今年5月起率先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製。企業的一紙承諾取代了政府層層審批,項目開工進程明顯提速。

依照試點規劃,自貿區開封片區選擇了市政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四種項目先行嚐試。鄭開恒大未來城中小學及幼兒園項目,成為首個試點。今年6月21日,項目方依據相應標準和要求,簽寫了《投資項目承諾書》,同時提交了相關材料。開封片區管委會組織規劃、人防、消防等部門開展聯合審查。僅10天後,項目負責人竇誌文便接到通知:審查通過,項目可以正式開工了!這一速度讓竇誌文不敢相信,他在電話中連連向對方確認。

“前期審批向來是我們最頭疼的事,要製作各類報告、設計圖、施工圖,往多個部門挨著送、等著批,現在隻提交一次就行了。”竇誌文說,按以往的經驗,從立項到開工,5個月能完成都算正常,沒想到改革後,效率提高了這麼多。

審批速度的提升,正是企業投資項目承諾製改革的直接效果。經測算,開封片區改革後審批事項由原來的17項縮減至2項。申請材料由原來的145項減少至27項,精減幅度超過80%。辦事的承諾時限由原來的145個工作日縮減到13個工作日,壓縮審批服務時間達到91%,其中開工前為8個工作日,竣工驗收時5個工作日。

企業投資項目承諾製改革,最大的亮點是“放”,最大的難點是“管”。為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如何確保項目合法合規?

“我們詳細梳理,定下了項目建設中的40多個風險點。隻要抓緊了這些點,就能確保不出問題!”開封片區管委會綜合監管局局長韓雪峰說。為此,他們有針對性地製定了“一二三四”監管法,即一個平台、兩條主線、三種方式、四個階段。

一個平台,是指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台,可實現全透明、電子化監管,記錄過程,責任明確。兩條主線,即多部門協同監管和日常監管兩條主線。三種方式,是實地檢查、書麵檢查、委托檢查。四個階段,分別是施工準備、基礎建設、主體施工、工程完工階段。

按照“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規定,對違反承諾的企業,作出限期整改、停止施工或停產停業等處理意見,通過“信用河南”網站向社會公開披露,性質嚴重的,列入失信“黑名單”。

記者了解到,開封片區管委會在恒大該項目的施工準備階段,就進行了一次協同監管。實地檢查中,規劃、住建等部門發現問題後,隨即督促企業整改。15天後複查通過,項目才又繼續進行。

竇誌文說,以前,有監管權限的眾多職能部門三天兩頭來檢查,搞接待都忙不過來。現在的日常接待幾乎不見了,看似鬆了,但關鍵點一個也沒少。“而且,要真上了信用”黑名單“,麻煩可就大了,自然也不敢放鬆警惕”。

開封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鄭紅英說,承諾製充分發揮企業自律,但絕不降低監管標準,而是通過監管方式的創新,以最少打擾,達到最有效果的監管。

最後更新:2017-10-26 10:03:46

  上一篇:go 滬指突破3400點
  下一篇:go 工信部:研究推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