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外匯
油價持續低迷 到底哪個石油出口大國最受傷?
在過去三年,原油和天然氣的價格跌去了近半,這導致了全球範圍內那些能源出口國每年的出口收入減少了近1萬億美元,幾乎是全球GDP的1%,整個能源市場陷入低穀。
幾乎全球所有經濟依賴在原油出口上的國家都正麵臨困境,而他們之中到底誰最希望油價回升呢?
從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Brad Setser和Cole Frank近日發布的報告來看,要應對低油價做出調整的國家可不少。
報告稱,除了俄羅斯這個例外,大多數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國本身國內都沒有太大規模的工業,因此民眾生活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進口。
在這些國家中,挪威和一些中東地區的小國有著相對比較大的外匯儲備,可以在油價下跌的困難時期中保證進口不受影響。但很多石油天然氣出口國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他們習慣於把石油出口帶來的大量財富揮霍掉,一旦油價下跌就進入“寒冬”。
報告認為,要討論到底哪些國家受到低油價打擊最大,不僅要關注這些能源出口國的“財政收支平衡”狀況,對這些國家之間做比較,還要比較這些國家本身不同時期的狀況。

如圖所示,那些低於基準線的國家在當前原油價格的環境下還是有利可圖的,而在基準線之上的國家,則需要開源節流才能維持下去。
不同時期油價需求的變化
在本世紀初原油價格還未大漲之前,要達到收支平衡,原油和天然氣淨出口國需要油價達到20美元/桶水平。到2003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確實漲到了20美元/桶左右水平。

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收支平衡所需油價走勢
到2005年,當布倫特原油超過50美元/桶之後,這些淨出口國需要的收支平衡油價還維持在35美元/桶水平。因此,在2002至2004年間這些國家的很多出口收入被用來在海外進行投資。而到2005至2006年,這些收入中差不多一半被存起來,一半被花掉。
到2008年,雖然要達到收支平衡的油價上漲到60美元/桶,但遠低於當時的實際油價,因此那些能源出口國的經常帳出現了大幅膨脹,開始做出了大量的海外投資。
Stetser和Frank的報告顯示,在2007年和2008年,這些能源淨出口國家的40%出口收入被存了下來。
油價下跌後,一切都變了
金融危機中油價的下跌沒能讓能源出口國們變得謹慎,因為油價的迅速回升,讓能源出口國們誤認為低油價的狀況是不會持續太久的。而“阿拉伯之春”的到來讓一些中東國家更是以巨量支出來換取國內和平。
到2013年,要達到收支平衡的油價上漲到了80美元/桶,而在能源價格下跌之後,一些國家不得不減少進口,達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油價回落到了56美元/桶。
哪些國家最急需油價回升?
Stetser和Frank的報告將2015年每天出口的5200萬桶原油和天然氣分成5份。
第一份:大約1500萬桶來自那些低收支平衡油價的國家:阿塞拜疆、巴林、文萊、科威特、挪威、卡塔爾、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聯酋和烏茲別克斯坦。
在高水平油價時期,這些國家得以存下大約一半的出口收入。在2013年這些國家達到收支平衡的油價為54美元/桶,到2015年下跌到41美元/桶。
第二份:有1600萬桶來自高收支平衡油價的國家: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乍得、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加蓬、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利比亞、尼日利亞、阿曼、土庫曼斯坦、委內瑞拉和也門。
在2013年,這些國家要達到收支平衡,需要油價達到103美元/桶,非常接近當時實際油價,因此他們當時的大部分出口收入都被支出掉。此後這些國家的收支平衡油價雖然降到78美元/桶,但遠高於實際油價。
另三份的2100萬桶則分別來自俄羅斯、沙特和伊朗。
俄羅斯目前的收支平衡油價隻有35美元/桶,要知道,在2008年這一數字高達68美元/桶,到2013年更是達到了101美元/桶。2013年至2015年間俄羅斯進口大幅下降40%,使得油價出口收入減少的該國得以喘息。
沙特目前的收支平衡油價達到了70美元/桶,遠高於實際油價。事實上,在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沙特的收支平衡油價一直是高於實際油價的,但在2002至2013的油價上漲期內,沙特得以攢起7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伊朗則是個特例,受到製裁影響,該國一直很難真正享受原油出口帶來的好處。在2012年該國的收支平衡油價達到78美元/桶,但在製裁被逐步減少後,伊朗原油出口增加,這一數字被降低到41美元/桶。

沙特、俄羅斯和伊朗所需收支平衡油價走勢
報告認為,俄羅斯和沙特在低油價下的不同反應是值得注意的。“俄羅斯有限的外債、相對寬鬆的匯率以及對新環境適應的意願是很突出的。”
而就沙特,報告認為該國為了維持市場占有率,仍然在大量生產原油,而不在乎油價到底跌到什麼程度,這是非理性的。
總體來看,原油價格的下跌,能源出口國日子都不好過,對那些仍然要很高油價才能達到收支平衡的國家而言,不繼續開源節流的話,則隻能寄希望於低油價在其外匯儲備耗盡之前結束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13 14: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