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
外匯
央行們已經給出了警告 市場還在置若罔聞
摘要
全球的央行們已經注意到金融資產估值過高,存在泡沫化。
近日,外媒《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發文稱:全球的央行們已經注意到金融資產估值過高,存在泡沫化,而市場的投資者似乎還並未意識到風險。
盡管在過去的十年裏,美國通脹率大多時候都在低於2%的目標,但為何美聯儲還在今年6月時第四次加息(之前的三次加息分別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2017年3月),為什麼會這麼做呢?理由是“為了使美國經濟發展恢複正常軌道”(即美國經濟增長的正常化和信貸周期的正常化),當前全球的通脹回暖和寬鬆的金融環境,表明2008金融危機的“尾部風險”已經消除。
然而,市場並不願意回歸正常化的貨幣政策(即央行提升利率和縮減資產負債表)。雖然美聯儲已經加息了四次,同時也聲稱要縮表,但是市場的投資者們似乎對此“無動於衷”,投資者認為美聯儲不太可能繼續加息,至少在今年不會再加息了。根據最新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的Fedwatch顯示,美聯儲在今年12月份再次加息的概率隻有46%。另外,投資者們還尚未消化美聯儲“縮表”對市場的影響,從股市的波動性,到國債收益率曲線,再到貨幣市場的借貸利率,均沒有表現出對“縮表”的明顯反應。
美國股市和三大央行(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基本呈相同走勢:

美聯儲放出消息要收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債券市場應該會反應劇烈,但是債券市場並未有太大動靜,這隻能說明:市場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流動性收緊”時代的到來。
而央行們已經多次警告市場流動性過剩推高了金融資產估值,誘發金融泡沫。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央行官員們多次向市場放出信號:要警惕全球金融市場上的自滿情緒,目前金融資產估值過高,但各領域資產的風險溢價卻異常處於低位,市場對風險的警惕意識太低,投資者對政策前景太過樂觀和自信,這將威脅到金融環境的穩定,或將引發下一場危機。
國際清算銀行在6月24日曾表示,市場已經變得“非理性繁榮”,投資者忽略了債務風險和政治風險。
英國央行在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提到“目前非常低的長期利率環境使得資產很難回歸正常定價水平,無論是提高長期利率還是調整經濟增長預期,都很難讓資產定價回歸正常。”
美聯儲主席耶倫也曾表示,目前金融周期過度擴張,美國股市從曆史估值來看,已經明顯被高估。
歐洲央行德拉基也表示,歐元區的通縮風險已經達到平衡,因而使得債券市場被高估。
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出現脫軌時,往往就是危機誕生之時。當前的生產力下降、債務高企削弱了金融市場修複能力,現在央行們擔心的是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而並不是通脹疲弱,央媽們試圖防止下一場危機的爆發。
目前標普指數和美國宏觀意外指數出現嚴重的分化。

美聯儲官員在上周時聲稱:美聯儲並不會因為通脹疲弱而推遲縮表。暗示了美聯儲當前已經把穩定金融環境作為了首要任務。因而,美聯儲在未來肯定會更加堅定地收縮市場流動性。
今日關注
非農倒計時:金融市場情景大猜想
央行動態
7月非農料支持美聯儲下月宣布縮表
英國央行再次下調今年英國經濟增長預期
美聯儲9月加息有可能!一投行給關鍵線索
全球股市
股市漲到頭了?據說立秋開始全球收韭菜!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04 17: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