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1 返回首頁    go 外匯


大消息!歐元區國家 來借人民幣了!

  最近,關於人民幣和資本市場開放的利好真的很多。繼歐洲央行增持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A股被納入MSCI以及債券通開通之後,又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即將發生!

  7月4日,據路透社和多家葡萄牙本地媒體報道,葡萄牙正準備成為第一個在9.5萬億美元的中國債券市場上借入資金的歐元區國家,這可能為其他歐洲國家的政府開辟道路。

  什麼叫在中國債券市場上借入資金?這話乍聽起來確實有點繞,但其實很好理解。所謂在中國債券市場上借入資金,其實就是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獲得融資的一種方式。(外國人向中國借錢,借得還是人民幣)

  這種外國政府、機構和組織在中國境內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熊貓債!

  PS:美國和日本類似的債券,一個叫揚基債券(揚基,“Yankee”譯為美國佬),一個叫武士債券,都挺“民族的”。

  實際上,今年五月份,葡萄牙財政部長馬裏奧·森特諾曾經來中國出訪過三天。當時他就表示過,考慮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因此,本次經由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道,葡萄牙即將發行熊貓債的舉動其實是一個連貫性的動作。

  那麼為什麼葡萄牙想要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呢?

  雙贏之舉

  用葡萄牙官方的話回答,原因是這樣的:

  據路透報道:“從實際出發,此舉是為了是使葡萄牙融資來源多元化,為葡萄牙債務打開一個新的市場,同時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對路透表示。

  從葡萄牙官方的話能看出,在他們看來這是雙贏之舉,既緩解了葡萄牙的債務,又助推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實際上,情況真如葡萄牙方麵所言嗎?暴哥看法如下:

  葡萄牙債台高築:

  2008年金融危機、2012年歐債危機,讓葡萄牙淪為“歐豬五國”。(其餘四個是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

  當時,靠自身無法解決問題的葡萄牙不得不尋求外部的支持,其中由IMF主導的紓困計劃是其擺脫經濟危機的救命稻草之一。不過,大家知道IMF,這個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組織,向來在救助有關國家的時候以條件苛刻聞名。因此,葡萄牙在被救助期間犧牲了不少經濟獨立性。(其實,這也在所難免,如果自身實力夠硬,又怎麼會被別人擺布呢)

  直到2014年,葡萄牙回複了一些造血功能之後,終於可以退出綁住手腳的紓困計劃。

  盡管經濟上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在債務方麵卻一直沒有大的改善,從2012年開始其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20%,2016年突破130%。

  有鑒於債務壓力,葡萄牙政府確實不得不尋求更加多元化的資金來源,中國當然是目前最佳的選擇之一。

  人民幣再添利好!

  其實,葡萄牙來中國借錢,對我們來說,等於是我們獲得了對於葡萄牙的債權,換一個角度考慮,算是我們對於葡萄牙的投資。

  就投資而言,葡萄牙早就是我們在歐洲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據路透社報道:一些中國公司擁有葡萄牙公司的股份,其中包括,三峽公司擁有葡萄牙電力21%的股份,複星集團今年2月將對葡萄牙千禧銀行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24%。

  不過,投資角度並不是暴哥本文的重點,暴哥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熊貓債這種外國人來中國借錢的方式,不斷拓展之後,對於人民幣的積極作用。

  從發展曆程來看,熊貓債從2005年推出以來,到2015年為止,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之所以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兩點,其一是中國的利率比較高,借債成本高,老外覺得不劃算;其二是人民幣走出去的時機還不成熟。

  從2015年,韓國率先發行30億元三年期熊貓債開始,熊貓債進入到高速發展的階段。

  2016年,根據JP摩根的統計,熊貓債增長了9倍,總量達到了1300億元人民幣(約合190億美元)。預計2017年增幅將達到50%。

  波蘭也在2016年發行了30億,人民幣主權債券。

  最近的消息顯示:

  據路透社聯係,愛爾蘭、意大利和比利時的債務辦公室表示,他們願意用人民幣發行債券。

  就像暴哥前言所講,熊貓債突然間進入一個發展的高峰期,主要是兩麵的原因,第一個就是,隨著2014年以來多次降息降準,外國機構在中國發債的成本已經比較合理,外國政府和機構,尤其債務高、缺錢的機構,願意來中國發債借錢;

  第二個就是,人民幣走出去的時機到了。

  怎麼從2015年左右,人民幣走出去的時間就到了呢?

  這裏麵最核心的要素有兩個。

  1、一帶一路開始發力。

  一帶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來的,但是在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之後,才開始正式的發力,展開運作。

  同時和一帶一路相匹配的亞投行,也是在2015年底正式成立,2016年開始實際運作的。

  關於一帶一路,暴哥曾經說過,其戰略布局的意義十分宏大。從人民幣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可以通過直接雙邊貿易,以雙邊貨幣直接結算的方式,把人民幣擴散出去;還可以通過,亞投行貸款、發行熊貓債這種走金融市場路線的方式,讓人民幣的使用範圍擴大。

  今年3月17日,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在中國發行首期10億元熊貓債,就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熊貓債發行的順利落地;

  葡萄牙這次發行也是和一帶一路的推動密不可分。

  除了葡萄牙,據報道,菲律賓也在考慮發行熊貓債。菲律賓財政部長多明戈斯在今年4月曾表示,該國可能在今年第3季或第4季發行首筆熊貓債,分別為3年期和5年期,預計籌集約2億美元資金。

  2、資本市場更開放的時候到了

  如果觀察,近兩年資本市場有些動蕩,但資本開放的進程一直在推進。2016和2017年可以說是豐收的兩年,人民幣納入SDR,A股納入MSCI,債券通開通等等一係列大事發生。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我們希望外資能夠投資中國,希望外資能夠認可中國,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允許資本市場更加開放,允許資本從中國流出去。所以,其實我們能夠取得上述成果,和諸多相關開放性的改革措施分不開。

  對熊貓債來說,和債券通北向通以及A股被納入MSCI不同,從資本的流動方向來說,其實是從中國流出,流向其他國家的。

  這種資本流出和以往的資本流出有本質的區別。因為,這是人民幣的資本流出,而非人民幣兌換為美元之後,美元的流出。

  用資本流出或許不太恰當,用資本輸出或許更好一些。

  人民幣的資本輸出有幾個重要的意義,其一是,這可以讓歐洲和其他地區,擁有更多的存量人民幣。伴隨著貿易和金融市場相互間更加開放和融合,歐洲國家增持人民幣為儲備貨幣,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很可能會形成類似於歐洲美元和歐洲日元的貨幣市場,即歐洲人民幣市場。

  其二,從日本發行武士債券、美國發行揚基債券的曆程來看,都是在資本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希望能夠把國內積累的資本向外界釋放,且同時推動貨幣更加全球化的產物。

  對於我國來說,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有著強烈的推廣心願,且國內財富、資本積累也都到了一個可以走出去的時候,加之國內,人民幣是相對超發的。所以,如果能夠不通過美元,直接通過人民幣向外界輸出積累的資本和財富,那麼無疑是最為理想的選擇之一。

  熊貓債或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階段性的產物。因為,當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達到一個高度,人民幣在海外的存量達到一定的規模,歐洲人民幣市場就會出現,屆時,海外機構可以直接用人民幣發行人民幣債券。而這種形式的發行成本可能相較於熊貓債這種外國債券來說,更低。

  不過,當熊貓債未來發展到尾聲的時候,人民幣將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7 14:34:21

  上一篇:go 最堅定的原油多頭也動搖了 油價的支撐點在哪
  下一篇:go 日本央行提出無限量購債 日元承壓至兩個月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