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36 返回首頁    go 外匯


英國央行強硬表態又“使詐”? 這次可能動真格

  自北岩銀行(Northern Rock)破產引發英國銀行業危機之後,10年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英國央行(BOE)升息上押注一分錢。在出手救助那家倒黴的抵押貸款銀行整整10年之後,英國央行決策者又向金融市場明確發出警告:“未來幾個月”可能展開2007年7月以來的首次升息。

  現在市場麵臨的大問題是:英國央行是否又在“使詐”?抑或這次是要動真格的?從英國央行發表強硬聲明後幾個小時內的最初市場反應來看,應該是後者。目前的貨幣市場定價意味著央行升息概率為56%,據此來看12月升息的可能性更大。

  英鎊和英國公債收益率跳升。英鎊兌美元觸及一年最高水平,兩年期公債收益率料將錄得2015年2月以來最大周線升幅,也是六年來第二大周線升幅。

  交易商目前押注,央行擔心通脹上升以及英鎊貶值會進一步加劇,程度更甚於去年脫歐公投以來所出現的情況,這足以使央行此次要堅持到底,真的扣動升息的扳機。不過以前也碰到過這樣的情形。2013年夏季,行長卡尼(Mark Carney)推出“前瞻性指引”,以便在失業率低於7%時將預期引向升息。

  2015年7月時,卡尼暗示利率可能在當年底或次年初調升,並稱到2018年中期利率可能升至2%左右。但之後並未實現升息。去年英國公投退歐之後,央行反而將指標利率腰斬至0.25%的曆史新低。而失業率呢?現在已經來到42年低點4.3%。

  “陌生人的善意”

  在此之前,一直未到位的條件是通脹。但拜英鎊貶值15%之賜,英國通脹率正朝向央行3%的上限靠攏,因此央行另有一番盤算。這意味著金融市場或許需要有不同的思路。在2006-2013年整個八年期間,英國的通脹率基本均高於央行的2%目標。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這四年期間,除了其中的10個月,每月通脹率都不低於3%,而且在2008年9月和2011年9月更是達到5.2%的峰值。

  英國央行在那段期間未升息,通脹率也正常下降,以至於2015年出現零通脹甚至微幅通縮的現象。在2008-2012年期間,英鎊貿易加權指數均值為81.8,英國退歐公投日當天在88附近。即便將近幾周的回升考慮在內,該指數目前77.5左右的水平仍較公投之前下跌12%。

  這一點很有必要列出,因為匯率是現在和之前央行在經濟受重創後複蘇階段、暗示可能即將升息時的一個最重要不同之處。英國經濟目前看起來較為疲弱。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今年第二季,英國的經濟增長率在所有28個歐盟國家中與葡萄牙並列最低。該國經濟第一季的表現也是墊底。

  通脹高於目標亦令實質薪資受到擠壓,威脅著動搖英國經濟的根基——消費者支出。若英鎊進一步下跌,可能帶動物價再度上漲,而這標誌著經濟處於“滯脹”態勢。這是英國央行竭力避免的情況,這不僅是國內經濟要麵對的夢魘,也將引發外資對英國企業的信任危機,可能導致英鎊出現危機。

  在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的言論中,英國依賴“陌生人的善心”資助本國經常帳赤字;目前英國經常帳赤字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今天發出的警告,可能是英央行有意支持海外對英國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的需求。

  另一方麵,薪資壓力依舊低迷。通脹能否在薪資沒有重現大幅與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實現真正的上升?這不太可能,或許當英國央行重複過去幾年模式而沒有升息時,會將這點指為理由。未來數日及數周,市場可能也將轉向那樣的思維方式。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18 14:38:30

  上一篇:go 許家印財富超過馬雲馬化騰 晉升中國新首富
  下一篇:go CMC Markets:一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