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4 返回首頁    go 外匯


除了央媽變得鐵心腸 其他什麼都沒變

摘要

大空頭Albert Edwards表示,市場可能距離下一次大危機已經非常近了。

  法興銀行(Societe Generale)市場策略師、出了名的大空頭Albert Edwards表示,市場可能距離下一次大危機已經非常近了。

  Edwards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回顧了2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最終他得出結論:什麼都沒變。

  Edwards解釋道,過去的20年實際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各國央行在麵對危機時,隻知道采取更誇張的貨幣幹預政策,導致的結果就是製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泡沫,最終世界走到了今天的局麵。

  Edwards在報告中稱,現在全球金融係統實際上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隻不過表麵被看似正常的狀態粉飾著。

  多機構警告危機將至

  和Edwards觀點相似,國際清算銀行(BIS)在6月末發布的報告中也表示,如果低通脹誘使各國央行即使在必要時也不上調利率,那麼將危及全球金融係統的穩定性。Edwards指出,BIS正是少數幾家在本世紀初精確地預測到了金融危機即將到來的機構。

  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還稱:“各國央行可能並不在乎自己的零利率政策以及寬鬆政策對債務和資產泡沫會有什麼影響,但國際清算銀行則很擔憂央行在犯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他們所犯的相同錯誤。”

  對於各國央行如今開始紛紛緊縮的政策,Edwards認為,市場在持續缺乏波動性的情況下給了各國央行錯誤的前瞻指引,而最終的結果就會錯得讓人尷尬。

  這一次美聯儲究竟不同在哪兒?

  更關鍵的是,Edwards認為,美聯儲思考的方式似乎出現了改變。

  Edwards指出,市場對美聯儲目前轉向鷹派的態度似乎並不是太在意,認為下一次股市哪怕出現小幅下滑,美聯儲也會立刻來救場,但其實不然。

  “想象一下,美聯儲真的不再那麼在乎數據,並且不在乎經濟有多強,也不在乎收入通脹是否真的在走高,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嗎?很多人似乎認為,和過去一樣,一旦狀況惡化,美聯儲就不會繼續緊縮,但這一次恐怕不會如此。”

  Edwards則認為,事情可能比國際清算銀行所警告的更嚴重。

  不久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警告稱,在美國企業債泡沫的影響下,20%的企業在加息之後可能麵臨債務違約。而在英國,數據顯示近期該國儲蓄率從一年前的6%下跌到了記錄低點1.7%。美國家庭儲蓄率則大漲到8個月高點的5.5%。

Edwards指出,美聯儲絕非唯一一個失去信用的央行,看看瑞典央行這幾年的貼現率預期。

瑞典央行豪豬和英國債股鹹魚

  為何美聯儲態度轉變?

  至於為什麼美聯儲開始轉向緊縮,金融專家、暢銷書作者John Mauldin認為,耶倫治下的美聯儲已經不那麼依賴數據表現了,而是更看重自己會留下些什麼“遺產”。

  Mauldin指出,目前美聯儲有7個官員職位等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定人選,並且耶倫和費希爾還很可能離職,也就意味著更多新人加入,所以目前這套美聯儲的班子都希望在他們離任之前讓美國的利率回到“正常”水平,因此他們也就不那麼在意經濟數據和通脹的表現。

  Mauldin表示,目前美聯儲FOMC的官員們都希望把自己傾向的政策實施到位,讓2018年以及之後新的多數官員們沒法做出改變。“耶倫、費希爾和杜德利似乎都是這麼想的,而他們現在都轉向了鷹派政策。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謹慎行事,不願意在緊縮措施之前等待更多證據的原因。”

  另外,美銀美林(BofA)的Michael Harnett則認為,美聯儲越來越關注寬鬆政策所帶來的不平等。

  Harnett表示,此前美聯儲寄希望於通過刺激經濟來提高普通美國民眾的收入水平,“美聯儲有2年的時間來解決不平等問題,他們可以讓窮人變富或者讓富人變窮。”Harnett認為,美聯儲最終選擇了後者。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7 20:17:53

  上一篇:go 前日本央行官員:應該穩步縮減購債
  下一篇:go 驚!居然有機構預測美國6月失業率將降至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