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外匯
大企業競逐區塊鏈技術
摘要
盡管今年以來,由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引發的電子虛擬貨幣熱潮正日漸消退,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所產生的影響仍十分巨大。如今,各大企業不僅難以忽略“區塊鏈”的存在,更試圖利用它,以保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盡管今年以來,由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引發的電子虛擬貨幣熱潮正日漸消退,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所產生的影響仍十分巨大。如今,各大企業不僅難以忽略“區塊鏈”的存在,更試圖利用它,以保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數字貨幣是當今社會一種新型資產類別,由比特幣或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網絡所驅動,今年,這一電子貨幣一度引發投資者狂熱追逐,導致其價值被大大高估,目前虛擬貨幣總市值已突破1300億美元大關,遠超年初的200億美元總值。成百個“電子貨幣首次發行”項目輕易斬獲逾10億美元融資,其熱門程度可見一斑。專業投資機構也開始在這一領域試水,諸如紅杉資本、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聯合廣場風投公司等投資大鱷們,先後向這些加密貨幣的對衝基金投了數百萬美元。
雖然電子貨幣在資本市場上風頭正盛,有識之士認為,人們不能因此忽略其背後偉大的技術成就,且其技術意義遠比資本市場表現更為深遠。它首先代表了會計領域的一場偉大創新,是電子記賬方式的曆史性突破。再者,由此催生出的眾籌產業與服務,得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並使用戶更少依賴廣告和尋租的中間商。
因為加密貨幣的創新發展,各行各業可以更有效地共享信息和保護信息,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布新產品,而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便是掌握區塊鏈技術。很多企業同時意識到,隨著數字化、雲計算和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若不能掌握與之相關的區塊鏈技術,早晚都會被淘汰。
如今,“區塊鏈”這一術語被大肆炒作卻又令人知之甚少。在今年夏天由《財富》雜誌舉辦的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一位行業負責人半開玩笑地將區塊鏈詮釋為銷售人員口中的一個營銷術語而已。其他“不明就裏”的解釋還包括“一個分類賬簿”、“企業跟蹤貸方借方的表格”等。
事實上,區塊鏈不僅是普通的企業財務數據庫,其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將已驗證的交易數據加密鏈接成多個區塊(序列)。該係統采用複雜的數學函式,最終得出何人何時擁有何物的確切記錄。若這一數據庫能得到適當應用,則區塊鏈可幫助企業確保數據的完整性,並維護已驗證的交易記錄,甚至能將財務合同精編為程序軟件,可謂一本尖端賬簿,它同時也是自文藝複興時期以來流行已久的複式記賬法的勁敵。與複式記賬法相比,區塊鏈多了一項可驗證加密交易數據,因此可稱為“三式記賬法”。
當然,加密貨幣熱潮也凸顯出區塊鏈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性,包括目前在實際的商業往來和交易中尚缺乏現實需求等,但這絲毫不能阻礙其未來的創新發展,正如上世紀末的互聯網和文藝複興時代的複式記賬法之於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
(原標題:大企業競逐區塊鏈技術)
(責任編輯:DF353)
最後更新:2017-09-02 0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