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1 返回首頁    go 外匯


10年後印度經濟趕超中國?印度人自己也不信

摘要

哈佛大學發表的一份發展預測報告稱,從目前到2025年,印度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近日,哈佛大學發表的一份發展預測報告稱,從目前到2025年,印度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那麼,哈佛的這一結論是如何得來的?市場人士又怎麼看待這一預測結果的呢?

  哈佛:基於經濟複雜性

  (Economic Complexity)

  根據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Harvard University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CID)發布的這份研究報告,到2025年,印度GDP增速將達到7.72%,中國GDP增速則將放緩至4.41%。

  該報告的預測,主要是基於對全球各國經濟複雜性的全麵評估,主要涉及經濟發展多樣性、與出口掛鉤的生產力,和擴張生產力的渠道多樣化程度。

  而印度的經濟發展潛力,主要歸因於該國在生產和出口新領域的多樣化潛力。報告稱,印度一直在多樣化其出口產品,試圖擴展更多類型,如化學製品、車輛以及某些電子產品等。

  “從2015年開始,主要石油經濟體正麵臨對單一資源依賴的危險,”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哈佛CID負責人Ricardo Hausmann表示:“而在生產多樣化和複雜化這方麵,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已經積累了新的潛能,所以他們在未來十年內的發展速度超過許多其他國家。”

  報告還預測,到2025年,烏幹達是唯一一個增長可能快過印度的國家,預計GDP增速為7.73%。

  所謂“經濟發展複雜性”這一概念的提出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Cesar Hidalgo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論述稱,經濟發展的複雜性與經濟平等密切相關;一個國家的出口門類越具多樣性,其內部的經濟平等性越強。

  在最新的全球經濟發展複雜多樣性排名中,前三位是日本、瑞士和德國,韓國名列第四位,美國和英國名列第九位和第十位。中國為第23位,約與馬來西亞(第24名)、墨西哥(第22名).

  全球經濟發展複雜多樣性排名報告認為,雖然中國的經濟複雜性排名高於印度,但已下跌四位至全球23位。而印度雖位於第46,但在政治,製度,地理和人口方麵更為多樣,這使它擁有了更多生產多樣化的空間。

  印度,贏了增速,卻輸了總量

  的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印度出現加速。哈佛大學這篇研究報告,遵循的也是這一邏輯。

  世界銀行此前也預計2017年印度經濟增長將達到7.2%,2018年度達到7.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認為印度2018年度的經濟增速將達到7.7%。

  但從GDP總量來看,印度仍遠遠落後於中國。經濟增速的提升也難追平總量的天淵之別。

  根據世界銀行在2月份公布的報告,2016年中國GDP總量在世界排名第二,為11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的14.84%。而印度的GDP總量僅有2.09萬億美元,占比為2.83%。

  事實上,“印度趕超中國”並不是一個新話題,且在過去幾年中,印度的經濟增速也真的超過了中國。

  印度政府5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7.1%,而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全年GDP增長6.7%。

  不過,對於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的說法,一些分析人士提出質疑。他們認為,盡管印度的GDP增速超過了中國,但這是建立在印度改變了GDP統計方法基礎上的。

  2015年2月,印度改變了統計GDP的方法,為本國整體增長率添加了逾2個百分點。

  《金融時報》曾評論稱“如果按照以往統計方法,印度仍在以並非多麼令人印象深刻的5%速度躑躅前行”,並認為印度即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重頭戲的說法至少是錯誤的。

  趕超中國?

  印度網友:祝那時活的人好運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的這一預測結果公布後,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一些自信滿滿的印度網友表示印度很快將成為世界第一強的國家,但也有一些網友表示質疑或擔憂。

  有中國網友微博拋出的問題,“數學題:10萬億美元,每年漲4.4%;2萬億美元,每年漲7.7%。請問哪一年可以追平?哈佛答十年。”

  有印度網友在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的跟帖恰好算出了答案,“中國的4%增長是4400億美元,印度的7.5%卻隻有1600億。要填上這個溝還是要花很長時間,據說要到2075年去了……祝那時候活著的人好運吧”。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怎麼看?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7-13 08:50:20

  上一篇:go 日本開始無限量印鈔 經濟或將全麵崩潰
  下一篇:go 人民幣成近期亞洲最強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