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外匯
歐元區這株“病秧子”舊疾未好又添新傷
摘要
這些年來,歐元區猶如一株病秧子,經濟一直未能持續複蘇。
近期,關於黑天鵝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而今年歐元區可能會是飛出黑天鵝最多的地方。這些年來,歐元區猶如一株病秧子,經濟一直未能持續複蘇。
金融危機重挫歐元區
除了美國以外,歐洲也遭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嚴重傷害。據智通財經了解,歐元區在2009年經曆了一次急劇的衰退,之後兩年表現出短暫的複蘇跡象,但2012年又遭遇經濟衰退,這次主要是由於債務危機,特別是希臘、西班牙和愛爾蘭的債務狀況,促使歐洲央行展開一係列寬鬆貨幣政策。2009年,歐元區基準利率由5%下調至1%,2010年,存款利率開始有所上調。
一係列的救援方案成為必需品,以修補由希臘牽頭的多個經濟體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債務缺口。到2011年,為了確保歐洲的關鍵金融地位,歐洲金融穩定機製成立,為那些“生病”的國家提供流動資金。歐洲央行也開始積極購買債券,以抑製借貸利率的快速上升。陷入困境的國家則實施緊縮措施,但經濟鮮有改善,持續疲軟。2015年,盡管美國結束了寬鬆模式,但歐洲央行維持量化寬鬆政策不變,並將存款利率維持在零以下。

今天,歐元區經濟很少有改善,雖然至少在過去的三年裏,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但經濟增長仍然是零。智通財經了解到,201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了2.1%,但在2016年迅速放緩至1.7%;失業率仍然是兩位數,但在過去三年有所下滑。由於全球燃料價格下跌,歐元區通貨膨脹率目前創下曆史新低。
盡管歐洲央行采取了激進的舉措,歐元區經濟仍未起飛,到目前為止,邊際經濟增長對改善失業率的作用不大。這些特點曾經在70年代被稱為歐洲硬化症,即經濟增長緩慢和高失業率的危機。但這一次歐元區未能複蘇的原因是什麼呢?

貨幣政策可以刺激經濟增長,但解決債務危機的長期措施尚未到位。迄今為止,歐元區采取的是防範另一場金融危機的預防措施,但並不能解決境況不佳的經濟體的財政問題。近年,希臘、西班牙、塞浦路斯和意大利的財政管理依然不善,債務雪球也越滾越大。失業率最高的是希臘,目前為24.9%,西班牙為19.6%,塞浦路斯為13.3%,意大利為11.9%。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目前設法抑製了經濟增速下滑,且失業率相對較低。
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迄今還在掙紮,但保持了經濟的增長。
目前來看,歐元區的疲軟狀況,抵消了新的發展帶來的影響,使其更難以推進和複蘇。這種抵消現象可以從2016年的行業狀況看出來,上半年,雖然製造業擴張,但服務業收縮;下半年,服務業複蘇,製造業持續加速;結果是整體經濟活動全年改善,但仍較2015年持平,也就是經濟增長停滯。

2017年重重挑戰來襲
2017年,歐元區複蘇將更艱難,因麵臨更多的挑戰。
主要經濟體--德國、法國和荷蘭,即將舉行換屆選舉。政府轉型帶來的不確定性,更不用說當前全球選舉中民粹主義的趨勢,是整個歐元區經濟福祉的一大潛在威脅.
此外,意大利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希臘的財政問題,西班牙的失業率增長緩慢問題,及英國退歐都明顯抑製了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油價的上漲也將抑製國內需求,加上低利率,將加速通脹升至當前經濟增長所能承受的水平。
鑒於以上這些宏觀經濟指標,歐洲經濟將繼續停滯。過去五年,該地區平均經濟增速一直低於1%。雖然失業率可能有邊際變動,但事實上仍然極高(2016年平均失業率為10%)。基本數據分析同樣顯示,過去十年,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並沒有顯著降低失業率。盡管經濟活動出現了一些明顯的改善,通縮也接近結束,消費情緒也不再那麼悲觀,但上述提到的大選和希臘等國的經濟問題,將抑製歐元區經濟增長。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有近十年的時間,雖然歐元區經濟出現邊際增長,但整體情況並沒有明顯改善。債務危機將繼續威脅該地區。多國政治大選、即將到來的上漲的通貨膨脹,和麵臨成員國之間的財政危機卻束手無策的現狀,將繼續威脅歐元區的經濟複蘇。更重要的是,緩慢的就業增長狀況,預示著歐元區目前這種疲軟的態勢將要持續5-10年。
自金融危機以來近十年間,歐洲硬化症似乎愈加嚴重。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