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外匯
全球央行迎“緊縮之夏” 股市匯市將大變天?
美聯儲上月宣布了近半年來第三次的加息,同時,大家企盼已久的“縮表”路線圖也終於出爐。這似乎吹響了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全麵轉向緊縮的號角。在美聯儲政策會議過後不久,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也在公開講話中表示,歐元區與通貨緊縮進行的戰鬥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而瑞典央行也表示,在通脹預期走高和外部風險因素消退的背景下,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已經相比以往“大大降低”。
因而,原本在美國獨立日假期之後就該進入傳統夏季淡季的全球金融市場,今年卻會因為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這一旋律的浮現,而在這個夏天裏變得異常熱鬧。對於投資者而言,已能從一係列的信號中看出端倪,比如,各國債券收益率正在走高,與此同時美元則在相對歐元、加元、英鎊和其他一係列貨幣走軟,顯示在政策緊縮預期上已經不再是美聯儲一家獨大,而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都有所跟進。
法巴銀行(BNP Paribas)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表示,在經曆了多年的量化寬鬆之後,許多資產價格都已經被高估,而換而言之,這意味著全球央行關閉龍頭,甚至開始從資金池抽水的狀況,可能將令股市麵臨更多的下行壓力,近期,歐股和美股就不約而同出現了中期見頂的形態。而這一狀況也不由得讓然聯想起2013年5月美聯儲宣布將逐步退出量化寬鬆(QE)時,全球市場所曾經出現過的所謂“縮減恐慌”。而布朗兄弟哈裏曼(BBH)的經濟專家辛恩(Win Thin)則也指出,事實上在歐洲央行透露了縮減QE的預期之後,歐股的表現已經夠得上是一次小規模的“縮減恐慌”。
透露出緊縮信號的還不止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爾丹(Andy Haldane)上月突然由鴿轉鷹,認為英國央行時隔十年以來首次加息25個基點的行動可能已經迫在眉睫,而他也強調,即使在加息之後,英國的貨幣政策依舊會處於超常寬鬆狀態。
然而,從開始縮減QE,到真正意義上開始進入政策緊縮周期,仍有著相當長的路要走。基於美聯儲的先例,這一過程耗費了整整兩年時間,而情況對於歐洲央行而言或許也是類似的。與此同時,如果薪酬和通脹增速不及預期,那麼加息的步伐還可能慢於預期,就像美聯儲之前在2016年全年隻加息一次的狀況一樣……
但無論如何,在18個月期限內加息四次提升利率水平達1個百分點的美聯儲仍是走在隊裂最前麵的,然而,近來美元持續回落的狀況卻給出了明確的信號,那就是美聯儲不再是政策緊縮道路上的孤單領跑者,全球其他央行的緊縮力度預期已經蓋過了美聯儲年內再加息一次的前景。
除了上文所透露的英國央行加息預期之外,投資者正尤為關注歐洲央行的政策前景,上周行長德拉基的講話就意外令市場震驚,這也或許意味著,歐洲央行宣布縮減QE的時間點很可能提早到9月份,而不是預期中的年底。而瑞信的分析篩則就此認定,縮減QE在2018年伊始之際就會正式啟動。雖然,德拉基在講話中也確實留有餘地,稱歐洲央行會密切關注通脹率的走向,在通脹未完全達到2%預期目標之前,將避免操之過急的緊縮行動。
而在此之後,其他一些國家的央行也可能會跟進,比如受困於本國房產泡沫之苦的加拿大央行和澳洲及新西蘭聯儲,也都已經在經曆了多年的低利率政策之後,悄然把加息加入了政策備選項目錄之中,這也導致這些國家的貨幣在加息預期的助推下已經相對美元先行走強。同樣,挪威央行也在政策聲明中刪除了進一步降息的前景預期。
而對於過去數年間已經因為反複無常的匯率幹預政策而背上了罵名的瑞士央行來說,歐洲央行政策收緊預期引發的歐元漲勢可謂是一場及時雨,這將令其匯市幹預負擔大大減輕。
不過,在全球央行進入緊縮周期之際,卻也不乏例外者,至少,日本央行眼下就沒有任何縮減QE的意向,一年80萬億日元的寬鬆力度仍將雷打不動。而作為全球第一個開始,最後一個結束QE的主要央行,也隻有日本人才有如此強硬的“不見通脹不撒手”的決心。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5 2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