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
外匯
美聯儲縮表對中國的影響沒想象中大
摘要
業內預測美聯儲將於2017年下半年或2018年初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目前業內十分關心美聯儲縮表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香港最大中資投資銀行----海通國際宏觀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黃少明認為,美聯儲縮表不會對中國經濟形成大的衝擊。
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擴張至4.5萬億美元,業內預測美聯儲將於2017年下半年或2018年初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什麼是“美聯儲縮表”?黃少明指出,美聯儲縮表的實質是對經濟體係中的資金進行回籠,貨幣的緊縮勢必對投資有所抑製,進而對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麵作用。作為全球“央行中的央行”,美聯儲的縮表政策,還將透過高度流動的資本市場,帶來全球性的流動性收縮,這無疑將對全球產生一定的影響。
黃少明認為,對於中國而言,未來美聯儲的縮表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內地資金的緊張局麵,而美元的走強也會對人民幣造成一定的貶值壓力,這些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然而,考慮到中國目前經濟基本麵較堅挺,資本管製也在不斷加強,加之市場預期人民幣仍會緩慢貶值,所以預計美聯儲的縮表行為不會對中國經濟形成大的衝擊。
人民幣方麵,雖有進一步緩慢下行壓力,但預計不會出現大幅下跌的局麵。央行在貨幣政策的製定上,也會根據外部環境不斷調整政策的變化節奏與幅度,以確保內地經濟不會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過分的衝擊。
黃少明分析,美聯儲的縮表進程會比較謹慎,其削減節奏與規模以當時的經濟表現和市場情況為依據隨時調整。預計縮表初期美聯儲會采取較為溫和的被動縮表措施,即停止到期資產(主要是國債)的再投資。那麼在2018年被動縮表的前期,美聯儲可能會嚐試性收縮大約2200億美元資產;而在隨後的3-5年間再會陸續抽走1.3-1.4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假如美聯儲采取被動縮表措施的話,按照上述進程,每年需削減大約3000千多億美元資產。根據相關研究,其作用相當於每年加息0.1%-0.2%。
事實上,美聯儲縮表對全球市場來說更像一場嚴厲的“考試”,不同地區的市場會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縮表會對哪些國家市場造成重大影響?這取決於當地經濟基本麵以及資本市場的穩健程度。換句話說,哪裏泡沫最嚴重,哪裏便是最薄弱的環節,也就最容易受到衝擊。隨著熱錢逐漸退去,虛高的資產價格將紛紛打回“原型”。可以預料的是,市場波動最大的地方應該出現在那些基本麵較弱、債務較多的市場;而對於那些基本麵較強、財政穩健的國家,影響則相對較小。
對於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來說,也會感受到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溢出”效應。相當長時期內,在美國量化寬鬆的刺激下,大量“便宜”資金湧入全球市場,抬升資產價格,甚至造成資產泡沫。未來,隨著美聯儲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在美債收益率提升、美元升值的環境下,在全球範圍、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資金將陸續流回美國,給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造成衝擊。另外,由於貨幣縮緊提升融資成本,進而提高了真實利率,將有可能帶來全球流動性緊縮。最後,對於那些擁有美元債務的國家,可以預料其借貸成本未來將會攀升,提高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
對於新興市場方麵而言,美聯儲縮表所帶來的考驗更為嚴峻。一個明顯的例子是,2013年6月,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提出在2014年中旬退出QE時,新興市場立即遭遇資產拋售,2013年4-8月間,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幅度高達5%-10%,股票平均下跌5%(中位數),主權債券收益率攀升2%。尤其像拉美等基本麵較弱的新興市場,縮表將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為了避免自身貨幣大幅貶值,這些國家目前會考慮配合加息,但這對於本來就不景氣的本地經濟無異於雪上加霜。疊加特朗普“將工作帶回美國”的口號,拉丁美洲各國未來的日子一定不好過。
對於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市場來說,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無疑為其帶來一個更加嚴酷的外部環境,這對當地的經濟複蘇會帶來困擾。預計歐元區以及日本在短期內都不會退出貨幣寬鬆政策,那麼歐元、日元兌美元必定會承受一定貶值壓力。
經濟數據
美國5月“小非農”增加25.3萬 大幅好於預期
加息預期
這才是6月後加息的最大威脅
經濟向好 美聯儲本月或再加息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