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1 返回首頁    go 外匯


強美元周期已經終結?關於全球經濟的幾大預測

摘要

7月3日,不同於過去兩年的氣勢如虹,美元自今年以來維持疲軟態勢。

  7月3日,不同於過去兩年的氣勢如虹,美元自今年以來維持疲軟態勢,美元指數更是從特朗普當選後的高點103.8一路大跌至如今的95附近。

  各界心中幾乎都懷有幾個疑問——疊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下調美國增速預期的背景,持續了幾年的強美元周期真的臨近尾聲了嗎?近期鷹派姿態頻現的歐洲央行真的對歐洲經濟前景如此具有信心嗎?仍然處於金融擴張周期的美國,對於處於庫存周期頂部、去杠杆進程持續的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朝陽財富首席經濟學家劉海影和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接受記者采放,並對以上問題做了一些回答。

  劉海影對記者表示,美國經濟已經與過去半年的“一路綠燈”不同,遠處閃現了紅燈預警(產能利用率下滑),不過他預計:“強美元周期到今年末甚至明年中期前都可能完好無損,一來歐洲經濟的持續複蘇動能並沒想象的強,再來如今信用溢差升高,因此資本風險偏好降低,導致資本將重新青睞安全資產,使美元將走強。”

  彭文生告訴記者,“如今美國正處於金融周期擴張的上半段,這對全球而言是一個比較有利的情況,中國應該利用這段窗口期加速內部改革。同時,美國進行財政擴張的空間雖然有限,但顯著高於歐洲,因此預計強美元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成立。”

  基於此,劉海影對未來的幾大預測包括——海外方麵,美元震蕩上升,一段時間內港股、美股、日股皆可持有,高收益債持續震蕩,石油、黃金震蕩;國內而言,經濟減速趨勢明確、央行從緊縮態度上後退、企業債違約概率上升、商品大幅震蕩且易跌難漲。

美元指數分時圖

  美國經濟無憂,但遠處閃“紅燈”

  上周,IMF將美國今年的GDP增速預期從4月的2.3%下調至2.1%,同時將2018年美國的GDP增速預期從4月的2.5%下調至2.1%。下調的原因在於,IMF剔除了特朗普經濟政策將刺激美國經濟增長這一因素。

  不過,劉海影此前構建的模型並未將特朗普因素計算在內,而是始終監測美國經濟的內生動力。此外,他在國外從事多年的全球宏觀對衝基金的管理,其包含多國情況的全局模型在過去的十年裏接受了資本市場走勢的驗證和矯正。劉海影上半年曾表示,看好美國經濟小陽春,原因是債務杠杆率降低,家庭、企業資產負債表修複。

  “美國的非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這個指標通常意義上是被我們用作來衡量經濟體的債務杠杆率水平。債務杠杆率水平不能太高,而美國的情況是,2007年時該指標高達約170%,但在金融危機後有所緩解,背後是有大量的公司和銀行倒閉了,銀行倒閉的數目比全球所有國家加起來的還要多。但這個比較好的市場出清行為,帶給美國經濟更好的活力。”

美國非政府債務GDP占比下降

  劉海影表示,從去年來看,美國企業界的設備開支增速的確是在回升、就業市場在持續擴張,所以美國經濟的小陽春的確在比較順暢地展開。“雖然一季度經濟預測不是好,但二季度很有可能彌補一下臨時性衝擊導致的增長下滑,上半年來講還是有2.2%到2.6%之間的漲幅。”

  “從美國的房地產、信用擴張情況判斷,2013年是美國金融擴張的起點,過去兩輪的金融擴張周期再10年左右,如今仍是美國金融周期擴張的上半段。經濟周期可能接近頂部,但具體時間仍無法預測。”彭文生告訴記者。

  然而,這仍不能掩蓋遠處紅燈閃爍的事實。美國經過了金融危機衝擊後,整個經濟體的資源配置仍然是沒有達到最佳狀況。劉海影表示:“產能利用率是市場經濟裏麵必然存在的現象,不可能說每個工廠都是滿負荷去生產的,所以一定的閑置產能剩餘,二戰後的剩餘產能大概21%,美國在遭受金融危機之前大概18%,但危機後上升到了全球平均21%,但如今美國的過剩產能還是遠高於平均產能。”

  根據他收集過的全球200個經濟體戰後經濟發展的研究,規律是非常明確,“過剩產能非常高的經濟體裏,資源效率是低的,導致的結果是這些經濟體的發展速度是低的。”劉海影稱。這也預示了美國經濟增速未來潛在的“紅燈風險”。

  “弱美元”言之尚早

  整體看,美元指數每次貶值周期大概持續10年,而每次升值周期大概持續5-6年。當然,有人說這一輪強美元周期始於2011年,也有觀點判斷始於2013年美聯儲宣布退出量化寬鬆(QE)。由於近期歐元區複蘇的勢頭強勁、美元持續疲軟,各界對“弱美元周期”開始的議論再度抬頭。

  除了美聯儲外,近期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集體轉“鷹”,導致美元全麵下跌成主流趨勢。

  “繼6月27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釋放削減QE的信號之後,周三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行長均表達了加息的傾向,刺激英鎊和加元飆升,債市收益率重新攀升,而美元全麵下跌仍是匯市主基調,美指跌破96關口刷新2016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鍾越對記者表示,例如英國央行行長卡尼非常直接地表示,移除部分刺激政策是必要的,將在未來幾個月討論加息問題。這與再上周“目前還不是加息時候”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劉海影認為,有兩大原因可以反駁“弱美元”的觀點。首先,歐元區目前隻是政治風險暫時落地、經濟反彈,但相較於美國,未來可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並不足,因此並不認為明年中期前,歐元會跑贏美元。

歐洲GDP增速圖

  “歐洲維持對外淨投資狀態,內部動力不足,資本對區域內的支持是不夠的,且負利率難改,GDP預計增長1.5%。”他告訴記者。

  最為關鍵的是,信用風險的定價也指向“美元走強”。“我所看到的信號是信用的定價會在經濟繁榮期間跌到隻有0.5%,而在簫條時會漲到1.5%,是繁榮時期的3倍,冒險厭惡情緒抬頭,”他稱,如今這個定價有所上升,而“當全球資本看到未來經濟、市場的動蕩可能性上升時,會更偏向於安全資產,而美元是安全資產最大的體現者,中期內美元更可能是上行的狀態。”

  彭文生認為,下半年仍需要密切觀察特朗普的去監管和財政刺激政策的落實情況。

中國的政策應對

  在當前的全球格局下,尤其是美國仍處於金融擴張周期時,包括IMF、國際清算銀行(BIS(等權威機構的共識是——中國應該加速內部改革。

  如今,隨著PPI見頂回落,中國庫存周期見頂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劉海影強調,這些年對中國經濟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資產回報率(ROIC)上的問題。“中國的ROIC在10年前有16%,在4年前隻有10.2%。而中國過去3年固定投資完成額169萬億元,資本邊際產出快速下降,ROIC繼續下挫。”

中國近年融資成本或高於投資回報率

  尤其是在危機後,國企與地方政府平台大幅擴張負債,中國債務率升至全球最高。“實體層麵的債務杠杆率的上揚,它金融上的呈現是金融行業資產負債規模的極具擴張,其中最大的糾結點是以中小型銀行為代表的,一批銀行的資產服務表的惡化。”劉海影表示。

  其實,中小銀行大量地依賴較高成本的批發資金,即如同業業務。而同期伴隨著實體層麵投資回報率的降低,銀行拿到的資產端的回報率也在降低。

  因此劉海影認為,中國的金融風險在於,資本回報無法覆蓋資本成本之時。銀行等金融體係麵臨流動性、清償性的兩重威脅。“央行很清楚拆除金融風險炸彈的重要性與緊迫性,趁著經濟數據反彈,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邊界收緊貨幣政策。”

  他認為,未來銀行資產質量壓力加大、流勱性需求提升,央行可能將被迫滿足銀行體係的流動性需求

  彭文生則認為,中國政策麵臨的三大挑戰主要是——宏觀目標:平衡穩增長、控風險、調結構;金融風險點:理財產品、中小銀行對批發市場資金依賴;結構性問題:貧富分化、政府擔保。

  他建議,宏觀政策方麵,應該緊信用(銀行縮表)、鬆貨幣(央行擴表)、寬財政; 金融重回分業經營,即存款歸存款、投資歸投資、理財產品回歸存款、資本市場打破剛性兌付、引回存貸比監管要求、維持高存款準備金率;稅收製度:引進房產稅、減低增值稅;財政投放貨幣:支持減稅。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7-03 11:21:52

  上一篇:go 美元維持在9個月低位 本周兩大要點最重要
  下一篇:go 全球東邊日出西邊雨 A股波動狹小玄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