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外匯
埃裏克·諾蘭:人民幣國際化正當時
未來4—5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減緩但不代表進入衰退期
國際化就是不斷開放和融合
2017中國(鄭州)第二屆國際期貨論壇召開前夕,記者接到對埃裏克·諾蘭進行專訪的任務。論壇期間,經過幾天的接觸,記者被埃裏克·諾蘭開放且尊重的態度感染著,也深切感受到美國文化的開放與包容。
初次見到埃裏克·諾蘭,是一個炎熱的中午,新鄭國際機場到達大廳。他神采奕奕,讓人如沐春風,他是美國成功的金融從業者,但更像一個睿智的學者,溫文爾雅,彬彬有禮。
埃裏克·諾蘭出乎意料地好相處,他告訴記者,雖然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但因為從小常去中餐館吃飯,對飲食並不挑剔。他還一再表示自己並不忌口,願意嚐試不同的食物,最好可以試試鄭州當地的特色小吃。
對於來到中國後不斷的“應酬”,埃裏克·諾蘭也表示了耐心,始終微笑待人,仔細傾聽、認真回答可能已經反複聽過或被問過多次的話題。在被問及對這次中國之行的看法時,埃裏克·諾蘭說:“我很喜歡這樣的旅行,喜歡見到不同的人,嚐試不同的事,這才是我旅行的目的。”
在2017中國(鄭州)第二屆國際期貨論壇間隙,埃裏克·諾蘭品嚐了多種中國美食。在言談中,他也表達了對烹飪的喜愛和對美國飲食文化變遷的深入研究。在他看來,就像很多人說過的那樣,美國本身並沒有很深的文化底蘊,飲食上也是不斷隨著移民主體的改變而不斷改變的。埃裏克·諾蘭對“家常菜”的概念是英式食物,因為他從小就是吃英式食物長大的,本身也常做一些偏英式的食物。而在他成長期間,美國移民不斷增加,來自國家也有所不同,造就了食物流行風潮的不斷轉變,這使得他的飲食口味也呈現出多元化。
在埃裏克·諾蘭看來,不斷嚐試一些新的事物是件很美好的事,因為隻有自己嚐試了才能真正有所感悟,不會人雲亦雲。就像這次中國之行,因為嚐過真正的中國美食,才能明確感受到美式中餐和中國美食的差距,才能在自己烹飪的時候予以調整,並有所進步。
當被問及對2017中國(鄭州)第二屆國際期貨論壇的看法時,埃裏克·諾蘭真誠地說:“這是一場很棒的活動,見到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交易所、不同產業的人,聽到了他們的聲音,了解了他們情況,對中國市場甚至世界市場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我的演講能給這些與會人員帶來一些啟發,共同進步。”
全球經濟將持續增長
正如預料,埃裏克·諾蘭一開始就用學術化的分析方式向記者介紹了未來全球經濟的走勢。
通過對收益率曲線的解讀,埃裏克·諾蘭認為,2018年—2019年,全球經濟將持續向好,不會出現衰退。特別是美國、英國、歐元區以及除中國以外的大部分國家,在收益率曲線圖表中均出現正向傾斜,意味著這些地區處於經濟擴張階段,未來全球經濟應處於活躍期。
實際上,有關經濟數據也顯示出全球經濟整體向好。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7年4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2016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逐步擺脫持續六年的低速運行態勢,無論工業生產、貿易和投資等“硬指標”,還是采購經理人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和 OECD 領先指數等“軟指標”,均顯示2017年前兩個季度全球經濟維持較好增勢。
在埃裏克·諾蘭看來,這段時間全球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和歐盟兩大經濟體的持續增長。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美國GDP、就業率、新房開工率等各項數據呈現穩定上升趨勢,說明美國經濟正在持續複蘇。雖然今年以來,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兌現等問題的影響下,美國經濟不斷振蕩下行,但對出口來說是一個利好因素,可能推升美國國內相關貿易行業的需求,推動美國經濟持續上行。對於美國未來的經濟走勢,埃裏克·諾蘭表示較為看好。
近期歐盟相關經濟數據也顯示,歐盟內部幾大經濟強國經濟呈現強勢複蘇,歐央行近期更是有縮減債務的打算。因此,埃裏克·諾蘭對歐盟經濟也較為樂觀。“雖然可能增速僅為2%左右,但終究是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當預估歐盟何時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時,埃裏克·諾蘭表示,需要觀察近期歐盟內部國家的經濟數據。他認為,若是相關數據表現良好,歐央行10月份可能開始縮減國債購入量,隻是這一過程將和美國的債務縮減一樣,是逐漸進行的,並將耗費很長時間。
埃裏克·諾蘭同時表示,其他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走勢未來將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貿易及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的增長一同上行。“全球貿易以及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的增長,將進一步推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作為主要原料產地和加工地,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等新興經濟國家的經濟勢必將有所擴展,未來全球經濟勢將走強。”埃裏克·諾蘭說。
未來經濟風險叢生
雖然就目前的收益率曲線和各類經濟數據來看,全球各大經濟體處於經濟擴張期,未來也將持續擴張,但埃裏克·諾蘭認為,世界經濟本身存在眾多風險點。在他看來,未來全球經濟主要風險點出自幾大經濟體內部,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元區。
“就美國經濟而言,其主要風險在於特朗普政府的不確定性。”埃裏克·諾蘭認為,到目前為止,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後不斷提出的大小政策或是態度的轉變,令其政府工作看起來缺少專注性。疊加特朗普及其政府在國會中的弱勢,“醫改”和“稅改”之類較為複雜的政策改革很難被推行。
實際上,在埃裏克·諾蘭看來,“稅改”很可能步履艱難。他告訴記者,“稅改”其實是此前特朗普選舉時提出的減稅政策的“妥協版”。因為近期美國聯邦的預算赤字正在不斷擴大,預算赤字占GDP比率從一年前的2.5%擴大到今天的3.5%。如果維持減稅,意味著美國稅收赤字將進一步擴大,不利於美國經濟發展。而且“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的支持人數並不高,主要因為“稅改”核心是通過減少稅務漏洞而降低稅收,但這也意味著此前借由房屋貸款、或可抵扣的國家或地方稅等各種稅務漏洞獲得一定利益的人,將因稅務漏洞的減少麵臨較高的稅收,因此美國國內有很多人對這樣的“稅改”持反對意見。
當然,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終決定推行關於企業稅率的修改法案,那麼“稅改”將有可能得以推行。但鑒於企業稅隻占美國GDP的1.65%,即使企業稅率下調至25%,對市場影響也將較小,“稅改”通過的可能性更小。不過埃裏克·諾蘭認為,“稅改”難以落實不是因為美國不需要,而是時機不到,一旦時機到來,美國還是會推行“稅改”。
此外,在埃裏克·諾蘭看來,明年美聯儲主席換屆或給美國經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他認為,雖然特朗普可能會要求耶倫連任,但鑒於耶倫最近表現出來的態度,其連任的可能性較小,特朗普有可能直接從美聯儲中挑選或是任命其他人員為美聯儲主席。但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其對美國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都會很大。
就歐元區而言,埃裏克·諾蘭認為,目前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近期歐央行提出的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提議。據了解,雖然目前歐盟中的法國、意大利、德國等主要經濟大國經濟都處於複蘇狀態,整體向好,但希臘、西班牙等國經濟仍以旅遊業為主要支撐,處於較低水平,沒有能力支持歐央行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一旦歐央行決定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開始縮減債務,希臘等國經濟很可能雪上加霜,歐央行提議仍需仔細斟酌。
“此外,本月舉行的德國總理大選也給歐元區未來的經濟走勢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埃裏克·諾蘭認為,就目前的狀況看,德國總理大選可能會出現意外,默克爾目前雖然選情領先,但也麵臨很多挑戰,無論是難民問題的長期解決方案,還是遏製國內的民粹主義傾向,默克爾都需要給選民一個滿意的答案。鑒於總理人選的不確定性,未來德國經濟政策也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進而影響未來歐元區經濟走勢。
中國經濟將繼續擴張
雖然參加2017第二屆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是埃裏克·諾蘭的首次中國之行,但他對中國印象非常好,認為中國不僅有悠久的曆史,更有眾多風格各異的美食。而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走勢,埃裏克·諾蘭表示樂觀,他認為包括A股被納入MSCI等一係列發展,對未來中國經濟都將有所利好。“A股被納入MSCI,將為中國引入更多外來資金,不僅推升中國經濟發展,更能提高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話語權。”
此外,在埃裏克·諾蘭看來,中國政府拿出大部分精力治理環境,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一定階段,需要有所調整。雖然目前對於企業環保限產要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經濟發展,但就長期而言,將提升中國的宜居程度,吸引更多的旅遊觀光人士前來消費,甚至移民,這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是一種利好。
埃裏克·諾蘭同時認為,未來4—5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有所減緩,這一結論主要來自對中國收益曲線的分析和對中國經濟整體高債務率的擔心。據其介紹,2009年中國經濟整體負債水平僅占GDP的140%,但到了2016年,這一比例達到257%。“在負債較低時,借款者(個人、政府或是企業)會將資金加杠杆或是用作投資,最終帶動GDP增長。但當負債較高時,增加的借款將主要被用於原有貸款的償還。而中國目前正麵臨這一情況,整體負債已與美國、日本、北歐等低利率國家比肩,目前增加的借款隻能用來償還原有貸款,不再用於提升國內經濟。”埃裏克·諾蘭表示,結合此前他提過的趨於扁平的中國利率曲線,他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將有所減緩。“這一情況並不會在2017年有所體現,大概率出現在2018年第二或第三季度。”
不過埃裏克·諾蘭也同時表明,收益率曲線和高負債水平預示出的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隻會令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並不代表中國經濟進入衰退期。據他預測,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幅度將由目前每年接近7%下降至5%左右,持續時長則需要觀察中國經濟整體負債率、利率以及人民幣價格的改變。
與此同時,埃裏克·諾蘭還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會給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經濟及貨幣帶來不利衝擊,需要被密切關注。
人民幣國際化處於窗口期
今年以來,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兌現、美國國內政治不穩定性提高等影響,美元價格不斷下行。與美元相對的日元、歐元以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出現了一定反彈或升值,與美元聯係較為緊密的人民幣擺脫了下行壓力。在埃裏克·諾蘭看來,這是很好的窗口期,有利於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匯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資料顯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項長期工作,主要目的是將人民幣由國別貨幣轉換成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這一轉變需要一定的基本條件,比如成為國際貿易解鎖中的主要貨幣,可與其他國家貨幣自由兌換,幣值相對穩定,且可以維護國際貨幣體係的穩定。貨幣國際化本身對貨幣發行國家的經濟和貨幣的穩定性有著很高的要求。
在埃裏克·諾蘭看來,中國目前正處於人民幣國際化窗口期,這是因為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擴大,在全球市場越來越具有競爭力。人民幣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調整,不再單單與美元緊密相連,與其他國際貨幣的關聯性愈發緊密。“目前是人民幣國際化最好的時機,美元價格持續下行,不會再給人民幣帶來很大的下行壓力。與此同時,歐元、日元、英鎊甚至眾多新興國家的貨幣價格,也在世界經濟不斷複蘇的影響下出現了反彈甚至升值,未給人民幣帶來下行壓力。此外,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也提升了人民的流動性和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埃裏克·諾蘭說。
埃裏克·諾蘭告訴記者,人民幣國際化在一兩年前是很難推行的,因為當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處於弱勢地位,而對其他主要國際貨幣又因價格被高估保持強勢,當時人民幣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到了今年,人民幣在流動性和貨幣價值上都存在較大的自由度,且未來國際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都將保持持續擴張的態勢。”因此埃裏克·諾蘭建議,中國應抓住這一時機,對人民幣進行調整,將人民幣匯率和其他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浮動比率提高,降低和美元之間過於密切的關聯性。這樣中國經濟可以變得更為獨立,不會再因美國經濟情況的改變發生同樣劇烈的變動,導致中國經濟失去競爭力,甚至給世界金融市場帶來恐慌。
在埃裏克·諾蘭看來,人民幣匯率的開放對中國期貨市場具有積極作用,可以鼓勵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畢竟目前海外投資者不願進入中國期貨市場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資金會受到限製,很難流出。人民幣匯率的放開將改變這一情況,不但可以提高中國貨幣在全球市場上的話語權,更可以鼓勵更多的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有助於擴大流動性,使資源可以得到更有效分配,進而穩定國內經濟增長,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埃裏克·諾蘭如是說。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21 08: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