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0 返回首頁    go 外匯


商品期貨夜盤開盤 有色金屬全線高開期鎳領漲

  東方財富網2日訊,商品期貨夜盤開盤,期鎳領漲。行情顯示,鎳、鉛、鋅、錫分別高開1.1%、0.9%、0.5%、0.2%。焦炭、焦煤、動力煤分別高開0.8%、1.1%、0.9%。螺紋鋼、熱軋卷板、鐵礦石分別高開0.6%、1%、0.7%。鋁、銅分別低開0.7%、0.1%。

  周二日盤,商品多數上漲,黑色係與化工品走強,截止下午收盤,鐵礦石、瀝青、滬鎳、甲醇、丙烯、螺紋鋼、PVC漲逾2%,豆油、菜油、乙烯、棕櫚油、焦煤、熱卷、橡膠、焦炭、PTA、強麥、滬錫漲逾1%。

  2017年黑色商品走勢仍在圍繞供需關係這個核心因素,上半年“去地條鋼”使得螺紋鋼出現供應缺口爭論,下半年“2+26冬季限產”再次引發供應偏緊預期,在房地產數據緩降的支撐下,全年螺紋鋼價格呈現振蕩偏強態勢。相比來看,鐵礦石跟漲動力有所減弱,這與其全年過剩格局有直接關係,不過結構性矛盾成為主導鐵礦價格的核心因素。煤焦市場在環保及限產影響下,整體呈現緊平衡,價格走勢略強於鐵礦石。

  2018年黑色商品在結構上會有哪些變化呢?首先,終端需求大概率下滑,地產、基建板塊將呈現雙趨弱局麵,而製造業維持弱複蘇,投資擴張驅動力不足。其次,對於鋼材而言,供需關係將緩和,去產能經過兩年的推進,已經從減量轉為提質,而廢鋼比上升、電弧爐投產都將不斷補充供給端,結合鐵礦石邊際過剩減緩及煤焦環保常態化,鋼材利潤也將從高位回歸。因此,我們給出2018年的策略方向是,空鋼廠利潤可作為長期策略,這點在期貨盤麵已經有所體現,考慮到整體行業仍處於去杠杆降低負債率階段,鋼廠利潤也不宜過分看空,其間利潤仍會有反複。而焦化利潤波動大,需注意節奏變化。中期來看,成材的正套相對確定,從品種間供需關係來看,短期或階段性可以參與卷螺價差擴大機會。

  明年粗鋼產量將小幅增加

  2018年粗鋼增量將主要來自廢鋼比提升、電弧爐投產、新增高爐。從我們調研來看,自采暖季開始,部分鋼廠已經提升廢鋼比來彌補產量,而且不僅添加在轉爐,還在高爐以及鐵水魚雷罐車等環節增加廢鋼。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廢鋼比為15.96%,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行業平均水平可達到20%以上。電弧爐方麵,從我的鋼鐵網等公開數據來看,2017年前10個月已經投複產2650萬噸,到2018年預計有接近2400萬噸產能建成或投產,電弧爐在今年整體投產不及預期,預計明年二季度之後進度將有所加快。而減少的部分,則是已經淘汰的中頻爐、一季度采暖季的限產及去產能剩餘的部分。綜合增減兩方麵,我們認為,2018年粗鋼將增加1088萬噸。

  供應方麵,預計2018年粗鋼產量表內84945萬噸,增速1.99%,加上電爐表外產量781萬噸,粗鋼合計產量85725萬噸,增速1.28%。而需求大概率下行,我們給定明年表觀消費量下降0.5%,同時因內貿供需關係由緊缺轉為適當寬鬆,內外價差縮小,淨出口量將增加500萬—600萬噸左右,綜合來看,預計全年社會庫存增量或粗鋼過剩量668萬噸。

  鐵礦石需求麵臨回落

  期貨市場上,由於2017年鐵礦石供應過剩達到峰值,市場預期明年邊際過剩將下降,因此,鐵礦石1805合約走出升水,打破了連鐵礦石上市以來的遠月貼水格局,預示著鐵礦石全球擴產周期進入尾聲。供應方麵,2018年全球鐵礦石供應增量約4600萬噸,主要增量依舊來自於四大礦山。長期來看,鐵礦石過剩格局未變,但邊際過剩趨緩,本輪礦山擴產周期接近尾聲。平衡表中當期過剩值基於理論模型測算,其過剩量不一定全部流向市場,部分以礦山自有庫存體現,難以量化。

  從全球平衡來看,明年國內需求出現減量,國外需求更為靚眼。亞洲地區,印度及部分東南亞國家進入鋼鐵產能擴張周期,生鐵產量大幅增加,預計2018年仍將保持可觀增速。歐元區經濟複蘇提速,製造業PMI持續處於高位,2017年法國、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生鐵增量明顯,從IMF歐元區GDP展望來看,預計明年該地區生鐵產量仍將增加。

  煤焦市場基本麵偏寬鬆

  目前,我國煤炭產能約34.2億噸,在建新增產能約7.5億噸,預計2017年產量在34.5億噸左右,同比增長2.7%。隨著部分產能置換和新建產能釋放,預計2018年原煤產量將達到35.6億噸,同比增長3%。需求方麵,雖然能源需求增加,但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煤炭消費占比將逐年下滑,預計2018年煤炭總需求在38億噸左右,同比增加1%。綜合估算,明年煤炭供需關係呈現緊平衡格局,預計缺口1272萬噸,可通過庫存進行調節。

  根據新增產能測算,預計2018年原煤產量在35.59億噸,同比增加3%。根據往年煉焦原煤占比計算,預計2018年煉焦原煤產量為11.23億噸。

  進口方麵,截至今年10月,我國累計進口煉焦煤5805萬噸,同比上漲19.4%,預計2017年全年進口焦煤6765萬噸,同比增加14.2%。

  2017年焦炭生產受環保影響較大,截至11月,全國焦炭產量為39843萬噸,同比下降2.7%。2018年,考慮到去產能持續推進及環保限產影響,預計焦炭產量將會繼續下降,預計2018年焦炭產量在4.29億噸左右,同比下降1.3%。

  需求方麵,據測算,2017年、2018年生鐵產量在7.13億和7.06億噸。2018年,焦炭出口量變動較小,隨著鋼廠增加廢鋼的回收利用,焦炭利用率將有所上升,焦炭生鐵比下降,總體預計焦炭供需關係相對寬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1-03 01:05:27

  上一篇:go 2018年關注五大交易主題 歐元或繼續攻城拔寨
  下一篇:go 2018年外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