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外匯
微信那張圖又換了,你曾經的考題要換一換了,學習是最快樂的
送分!微信“變臉”是考點,可能進入高考題!看各科相關考點分析
從9月25日17時-28日17時的四天內,用戶在微信啟動時,可以欣賞到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啟動頁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變化為我們的祖國上空。
點擊播放
GIF/2022K
是的,地球的角度不一樣了。以前,映入眼簾的是非洲大陸;而現在,正對著我們的,變成了華夏大地。這可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麵首次發生變化。還是限量版,時間是9月25日17點至9月28日17點。
根據騰訊最新公布的數據,
合並月活躍用戶數達9.63億!
所以,這也意味著,
全球近10億人
打開手機微信app,
看到的將是地球上的中國。
而且,
這張圖片的拍攝者是中國衛星!
這兩天,你所看到的啟動頁麵高清東半球雲圖,是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拍攝的。
點擊播放
GIF/827K
這顆衛星可不簡單,它搭載了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並在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
為了慶祝“風雲四號”取得的巨大突破,微信啟動頁首次進行了“變臉”。
1、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
風雲四號A星於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是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關於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我們得知道:
氣象條件:晴天多、陰雨天少,風速小、濕度低,有利於發射與跟蹤。(酒泉)
緯度因素: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節省燃料。(文昌)
地形因素:平坦開闊,利於跟蹤與觀測。(酒泉、文昌)
交通因素:內外交通便利,利於大宗物資的運輸。(文昌)
安全因素:處於國防安全考慮,建在山區、沙漠等地。(酒泉、西昌、太原)
2、認識區域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推斷出,該啟動畫麵的視角中心點應該位於蘇門答臘島附近,在圖幅範圍內我們能夠看到的地理單元有:中國、中亞、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印度洋、太平洋等地。
3、認識大氣環流
(1)對流運動
赤道北側的熱帶地區有多個發展旺盛的對流雲團,洋麵上也有氣旋形成,說明該範圍內溫度高,盛行上升氣流,對流運動旺盛(熱力因素)。同時從側麵也可反映出此時赤道低氣壓帶北移,應為北半球的夏季。
(2)季風環流與江淮準靜止鋒
此圖拍攝於北半球的夏季,且圖中印度部分雲層較厚,說明降水較多,可知此時進入雨季,受西南季風控製;而我國東部地區雲層較厚,降水較多。雲係一直延伸到日本群島,再結合拍攝日期,可以推斷此時控製我國南方地區的是常見天氣係統中的江淮準靜止鋒。
衛星的預定運行軌道均是圓周軌道,衛星在此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衛星處於無動力穩定運行(其漂移運動此處暫略)的狀態。
在橢圓軌道的某一位置上,衛星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可以分解為切向分力(產生衛星的切向加速度)和沿法線方向的分力即向心力(產生衛星的向心加速度)。衛星在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的過程中做加速度和線速度都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而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的過程則是加速度和線速度逐漸增大的加速運動,橢圓軌道是將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之間的一個過渡軌道。
霧和霾天氣成為公眾關注熱點。風雲四號衛星上麵搭載了先進的靜止軌道幹涉式紅外探測儀,這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個在靜止衛星上搭載的高光譜紅外探測器和靜止軌道輻射成像儀,由於觀測波段比原來看風雲二號大幅度地提升,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包括可以用於霧霾監測的氣溶膠產品。由於增加了可以看到氣溶膠的通道,所以我們能夠每15分鍾看一次霧霾的變化。除了大家一目了然可以看到的衛星霧霾監測圖像外,衛星還具備了對大氣層進行“CT檢測”的功能,可以獲取大氣中的氣溶膠光學厚度,還可以獲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汙染氣體,比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而這些氣體是形成霾顆粒物汙染重要的前體物。
風雲四號衛星可以用於霧霾檢測。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霧霾,溫室效應現象也很嚴重。“溫室效應”是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
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正式交付用戶使用。“風雲四號”A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其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係統實現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一、科技戰略的發展
1、科技發展遠景規劃:20C五六十年代 (“兩彈一星”戰略決策)
2、鄧小平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1978年
3、科技體製改革:1985年以來
4、“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1995年
二、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
1、時代背景:
(1)國際背景:美國敵視中國,中蘇關係惡化,美蘇爭霸,世界局勢緊張。
(2)國內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
(3)目的:打破美、蘇等國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中國的國防能力,打破美蘇和壟斷,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2)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仿製近程導彈成功。
(3)1964年,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
(4)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
(5)1992年,中國政府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研製計劃。這是中國在世紀之交規模最龐大、技術最複雜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載人飛船載著宇航員楊利偉升上了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微信“變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增強創新發展新動力。
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是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取得的又一標誌性成果。
“風雲四號”A星+黨和政府相關知識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加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要求。
(2)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是中國共產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3)我國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要求政府必須加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4)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加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是政府履行文化職能的具體體現。
(5)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黨和政府立足實際,加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微信“變臉”+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是維係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紐帶。微信啟動頁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變化為我們的祖國上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有利於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風雲四號”A星+堅持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堅持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統一。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是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最後更新:2017-10-08 1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