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外匯
全方位剖析今晚歐銀縮減QE“終極戰役”!
2013年12月,美聯儲在醞釀了將近半年後,最終宣布開始縮減每個月850億美元QE政策,從而拉開了全球央行陸續退出超常規刺激政策的大幕。而如今,時隔將近四年之後,同樣的曆史性時刻也即將發生在遠隔重洋的歐洲央行身上!北京時間今晚19:45,歐洲央行將公布利率決議,隨後的20:30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則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目前,市場人士預計歐洲央行幾乎肯定會削減購債計劃,為逐步退出實行數年之久的寬鬆貨幣政策邁出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步。不少分析師指出,不管歐洲央行今日做出怎樣的決定,都可能在金融市場上掀起巨大波瀾。而對於投資者而言,今晚的交易該如何運籌帷幄,超級行情的到來又是否能成功轉化為盈利良機,無疑值得好好深思熟慮一番。以下,環球外匯將通過多個角度的全方位剖析,與您一同走進今晚的歐銀決議之夜!
【曆史性時刻——歐銀“秋季大動作”即將揭曉,削減購債勢在必行!】
在今年7月,有“超級馬裏奧”之稱的德拉基曾表示,有關貨幣政策立場變化的討論將於今年秋季開始。在隨後的9月,他表示,有關資產購買計劃的大部分決定都可能在10月份做出。因此今晚的決議,無疑將揭曉這一渲染多時的“秋季大動作”的神秘麵紗!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歐洲央行在本周四宣布的這一備受關注的決定,或將是2017年最關鍵的市場事件之一。德拉基麵臨的主要挑戰將是如何避免引發歐元大幅反彈。此外,他可能也希望避免債券市場出現“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比如2013年時的情形,當時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表示,美聯儲正準備逐步縮減其月度資產購買規模。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團隊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最理想的情況是,歐洲央行希望盡可能不引發市場動靜地宣布縮減購債,從而將利率和歐元的任何上行走勢限製在最低限度。”
從歐洲央行內部官員的立場看,當前顯然已經是啟動縮減購債的絕佳良機,如下圖所示,近期歐洲央行官員在政策立場方麵的分歧已較過往小了很多。彭博在倫敦的經濟學家Maxime Sbaihi說,“在歐洲央行本周的貨幣政策會議召開前,就降低淨購買力的必要性央行內部沒有不同的聲音,所以問題不是他們是否會減碼,而更多地是關乎他們如何操作的問題。”

實際上,歐洲央行有意縮減刺激措施已經不是秘密。環球外匯10月中旬就曾報道過,當時外媒據了解討論情況的官員爆料稱,歐洲央行官員正在考慮從明年1月份開始把每個月的債券購買規模減少至少一半,並把購債計劃再持續至少九個月時間。
自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洲央行一直保持著極度寬鬆的狀態,同時也引入了美國式的量化寬鬆(QE)——購買資產以刺激放貸——用來刺激歐元區通脹和提振經濟。在2015年,歐洲央行開始以600億歐元的速度購買政府債券,以結束歐元區的通縮。在2016年4月,購債規模被增加至每月800億歐元,隨後在2017年4月縮減至每月600億歐元。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會議上一個折衷的結果有可能就是,周四的政策會議將下調購債規模,但同時延長刺激計劃時間,並承諾低利率還將維持很多年。如此做法將確保寬鬆貨幣政策能持續,而且還能降低歐洲央行對非傳統工具的依賴性,為退出購債鋪路。
據彭博最新對經濟學家的調查,歐洲央行明年料將把每月債券購買量減半,至300億歐元。同時,受訪者認為決策者將繼續購買債券約九個月時間,將該計劃的總規模推升至略高於2.5萬億歐元。

在利率變動方麵,彭博調查顯示,歐洲央行或在2019年第一季度首度上調存款利率,三個月後上調基準利率。

【大剖析!五大懸念縈繞市場,“超級馬裏奧”今晚將交出怎樣答卷?】
路透社指出,盡管歐洲央行今晚采取縮減行動的可能性幾乎已板上釘釘,但歐洲央行如何拿捏分寸,仍將成為各市場的關注焦點,外界正試圖評估該行將如何縮減刺激措施。以下是包括削減購債規模在內,今晚投資人可能希望得到答案的幾個問題:
①歐洲央行縮減購買資產的幅度?
許多分析師預期,歐洲央行將宣布自1月起將月度購買資產規模從600億歐元降至300億,持續九個月;此前多個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的報導指出,決策官員傾向“減少購買資產、拉長購買時間”的選項。更大爭議點是,該行是否會以設定縮減購買資產六個月或九個月的方式,不對購債計劃設定終止期限,還是會乾脆宣布該計劃的到期日;現行購買資產計劃的到期日為12月。分析師並不排除再展延12個月、並將購債規模進一步縮減至每月200-250億歐元的可能性。

②歐洲央行會改變前瞻指引嗎?
歐洲央行聲明中料繼續保留這樣的說法:即政策利率仍將維持低位、直至量化寬鬆計劃結束“很久之後”。歐洲央行貨幣刺激維持的時間越長,投資者對其升息時機的預期就越會往後推。貨幣市場不再預估歐洲央行2018年會升息,而且很多分析師預計2019年之前升息無望。歐洲央行可能還會重申將對債券到期所回收資金進行再投資,向外界發出明確信號,該行一段時間內仍將活躍於債市。

③歐洲央行還擔心歐元強勢嗎?
與9月初上次歐洲央行會議後所及高於1.20美元的逾兩年半高位相比,歐元現在已下滑近3%,但有關歐元強勢的擔憂仍縈繞決策者心頭。市場數據顯示,投資者仍預期歐元還有進一步上漲空間。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度數據,歐元多倉接近紀錄高位,而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等長線投資者對歐元的持倉仍處於低配狀態。根據野村(Nomura)的分析,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Mario Draghi)上次的新聞發布會上,“匯率”一詞出現了25次,這在德拉基或其前任特裏謝的所有發布會中屬於出現頻率最多的一次。

④如何解決債市可購債券稀缺?
符合歐洲央行刺激計劃購買條件的公債十分稀缺,讓央行縮減購債的理由更為充分。央行可能因為一些技術上的限製而被質疑,盡管分析師認為這一問題的更多細節在12月份披露的可能性更大。有一種觀點認為,歐洲央行縮減公司債購買規模的速度可能慢於縮減公債購買的速度,以避免觸及自己設置的購買上限。為彌補包括德國在內許多歐元區國家公債短缺的問題,歐洲央行資產購買一直向法國和意大利傾斜。這有助於我們理解,近期有關歐洲央行縮減購債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的談論,令意大利公債最為受益。

⑤銀行業是否強勁,足以承受縮減購債的影響?
雖然宏觀經濟指標或許讓決策者相信,他們可以收緊金融條件,但歐元區銀行業仍然被疑雲所籠罩。因此投資者將會仔細聆聽德拉基講話,看他如何解決意大利等地不良貸款堆積的問題。歐洲央行麵臨兩難,既要說服銀行為這類遺留問題提列撥備,又要拿出足夠的資金放貸。決策者們需要確認,一旦央行退出,民間部門將有能力提供足夠的信貸,維持歐元區經濟的複蘇。

【華爾街交易員枕戈待旦:投資者應如何區分鷹鴿紅線?】
今晚的這場曆史性利率決議,對於有著超級馬裏奧之稱的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而言,無疑是一場重大考驗。而對於身處市場的普通交易者而言,又何嚐不是如此?目前,不少投行機構、華爾街交易員、市場分析師都已經對今晚歐洲央行決議可能出現的各類情境做了詳細預測。那麼,今晚區分歐洲央行立場是偏於鷹派還是鴿派的“紅線”,究竟在哪呢?
對此,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盡管今晚歐洲央行的看點很多,但真正對市場走勢將起到決定性意義的一點,依然將在於歐洲央行削減購債的規模和明年購債的期限。
如同我們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彭博等機構調查的主流預期是歐洲央行可能宣布將明年每月的債券購買規模削減至300億歐元,並承諾購債計劃將持續至2018年9月。換言之,這明年購債規模“最具市場中性”的總計2700億歐元(9*300億)的一攬子計劃,就是今晚市場評判鷹鴿傾向的最終“紅線”——明年購債規模高於這個數字,歐洲央行的立場就將偏鴿,而低於這個數字,歐洲央行的立場顯然偏鷹!
BK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Kathy Lien就已經設想了歐洲央行今晚可能出現的四種情景。

場景1(最可能情形):將每月的債券購買規模削減300億歐元,並承諾購債計劃將持續至2018年9月。
場景2(可能情形):將每月的債券購買量減少300億歐元,並承諾購債計劃將持續至2018年6月。
場景3(可能情形):將月度債券購買規模削減200億歐元,並承諾購債計劃持續至2018年6月購買債券。
場景4(不太可能):將每月購債規模削減400億歐元,並承諾購債計劃將持續到2018年9月。
Kathy Lien指出,盡管近期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普遍改善,但我們相信,歐洲央行將從1月起將債券購買計劃削減至300億歐元,並承諾在2018年9月之前繼續購買債券。他們將在這一聲明中附帶一項計劃,繼續投資到期債券,警告稱,如果數據惡化,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增加,而且他們將強調,即使有這些變化,他們的政策立場仍然非常寬鬆。
此外,一些投行也作出了各自的預估。摩根大通預計,歐洲央行將會把月度購債規模削減至200億歐元,同時購債計劃再延長九個月。相比彭博、路透等主流媒體調查所得的市場預期中值,摩根大通的預估要顯得更加鷹派。
而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則稱,“我們的研究顯示2018年9月之後仍存在購債空間,這可能需要進一步偏離‘出資比例’規定,且更加依賴公司債購買計劃。”
【歐元今晚料掀滔天巨浪!不同情境下多空何去何從?】
在外匯市場上,今晚歐元走勢無疑將受到歐洲央行決議的衝擊而掀起滔天巨浪。當然,在了解了上述鷹鴿立場紅線的標準後,今晚的歐元交易自然也頗為涇渭分明:若鴿派將大跌、若鷹派則大漲!
以下是彭博調查預計的歐洲央行決議不同的情況對歐元及德國國債可能產生的影響:


鴿派意外:
根據彭博調查,鴿派意外預計歐洲央行將月度購債規模隻削減至400億歐元,並令貨幣刺激計劃再運行一年。在此情境下,策略師們對10年期德債收益率的預期中值為0.30%,歐元/美元的預期中值為1.1600.
道明銀行(Toronto-Dominion Bank)歐洲外匯策略主管Ned Rumpeltin指出,若歐銀決議出現鴿派意外,則歐元/美元可能跌破1.1600/70的重要支撐位。他並稱,該匯價當日收盤可能位於1.1585附近。
瑞穗(Mizuho)策略師Antoine Bouvet表示,鴿派意外可能導致10年期德債收益率重挫至0.1%。
符合預期:
若符合市場預期中值,根據彭博調查,策略師們對10年期德債收益率和歐元/美元的預期中值分別為0.45%和1.1800.
鷹派意外:
若歐洲央行決定將每月債券購買量限製在最少隻有200億歐元,則相比其它可能的削減購債結果,前者在撼動歐元和德國國債走勢方麵的“威力”要更大。根據彭博調查,在此鷹派情景下,策略師們對10年期德債收益率和歐元/美元的預期中值分別為0.63%和1.2000.
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Jamie Searl指出,該行的觀點是歐洲央行決議將是一個鷹派的結果。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 NV)也為歐銀決議鷹派意外布局,該行預計歐洲央行將把月度購債規模削減至250億歐元。荷蘭國際集團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首席外匯和利率策略師Petr Krpata說道:“我們預計歐元/美元會出現膝跳式上漲,可能會測試1.20水平。”
【市場衍生衝擊不容小覷——全球貨幣政策新格局即將醞釀?】
當然,在本文最後需要提醒投資者的一點是,隨著今晚歐洲央行利率決議正式拉開削減購債的大幕,其潛在衝擊將不僅僅局限於今晚的短線行情,所引發的一係列連鎖反應,甚至有可能令未來的市場格局發生大變!
環球外匯在本周稍早的前瞻中曾指出過,目前歐洲央行的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很可能將成為全球主要央行中對市場衝擊最大的一個。分析師稱,此舉勢必將對全球市場造成連鎖反應,特別是在那些在貨幣和政策上與歐元區掛鉤的地區和國家。

據德意誌銀行經濟學家Torsten Slok的計算,歐洲央行現在的購債規模是歐元區國家淨發債規模的七倍。從該角度看,日本央行的購債規模目前達到新債發行規模的三倍。自2002年中以來,美聯儲的購債需求尚未超過供應。總體而言,德意誌銀行估計,由於央行積極購債,全球約8萬億美元債券的在零利率以下,約占全球未償付債券總量的17%。

“這顯示了每家央行向市場投入了多少額外‘火力’,力爭降低長期利率、縮窄信貸利差、提振股票市場,”Slok在報告中表示。“這三大經濟體在量化寬鬆幅度方麵的差異,是歐洲央行退出QE可能對市場影響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歐洲央行的情況而言,歐元區一些最大的經濟體嚐試降低債務水平的舉措,加劇了這一不對稱局麵。德國國債在歐元區各國中獲得的量化寬鬆單月購買配額最大,而德國自2014年以來一直實現預算盈餘。荷蘭去年的收入也超過了支出。這兩國現在都可以以負利率發行債券。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預算赤字國家的借款成本也有所下降,使其可以用較低的利率對債務進行再融資。
此外,歐洲央行縮減QE所造成的連鎖反應也不容小覷。那些沒有加入歐元區的歐洲國家如波蘭、匈牙利、瑞典和瑞士等國,預計將在歐元區采取行動後,緊隨其腳步調整貨幣政策。自從金融危機以來,這些國家在歐元區開啟寬鬆政策後,也紛紛追隨下調利率。如今這些國家經濟複蘇步伐已經超過歐元區,但依然保持低利率,呈現“歐元區不動,我不動”的狀態。
華爾街日報援引Pictet Wealth Management分析師Christophe Donay稱:“隻要歐央行不采取行動,瑞士央行也絕對不會采取行動,瑞士央行不想要一個太強的瑞郎。”一旦先於歐元區上調利率,這些國家的貨幣相對歐元將走強,這將令他們出口缺少競爭力,並鼓勵更多買入歐元區產品,進而對國內通脹造成下行壓力。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0-26 1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