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6 返回首頁    go 外匯


微信購物收錢不發貨 三四十人吃虧上當

微信購物收錢不發貨 三四十人吃虧上當

!!

來看一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兒。現在,網絡購物稀鬆平常,除了在購物網站上選購,不少人也選擇在微商手裏購買。最近,市民郭女士和她的群友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兒,大家一起在一微商處購買水果,錢交了,貨卻遲遲沒到,是斷貨還是惡意欺騙?

品牌

看著這名微商發的圖片,隔著手機仿佛就能聞到水果的濃香,加上價格公道,市區免費送貨,不少群裏的微友都交錢訂貨。

這樣的對話,在送貨員和客人之間再平常不過,也再真實不過,可是,接下來的事兒卻出乎意料。

收錢不發貨,微信被拉黑,郭女士和群裏的微友們意識到可能被騙了。

正在大家商量如何處理這件事兒的時候,這位“微商”又出現在了其他的群裏,而且故伎技重施。

這位再次發現該“微商”的群友將計就計,提出要買水果。

相隔十餘天,相繼出現在兩個群裏,僅一個群的受害人就近四十位,郭女士和群友認為不能聽之任之。

微信購物疑似被騙 律師分析其中利害

郭女士和微友的經曆給大家的微信購物敲響了警鍾,那麼這位微商的行為如何定性,該不該受到法律的懲罰呢?一起聽聽律師的看法。

首先這確實是屬於一種詐騙行為 也就是說存在虛構事實 隱瞞真相 從一開始就想欺騙消費者 想得到兩千多塊錢的貨款 確實存在詐騙

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三千元 也就是說隻有在三千元以上才可以符合立案的標準 公安機關才會給予刑事立案 ,由於金額比較低 不構成詐騙罪的刑事立案標準 所以公安機關沒有給予立案

對於郭女士和眾多群友的被騙經曆,李律師提醒,網絡購物一定要小心謹慎。

對於微信的消費者 購買者一方 我希望提醒他們注意交易的安全 因為微信的交易是直接轉賬給對方 沒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擔保 所以風險很大 建議還是買家盡量通過取得營業執照的實體店鋪 或者是已經注冊的微信商店來進行購買 這樣會有比較大的保障

網購帶來無數便利的同時,也潛藏著各種“陷阱”,那麼除了郭女士遭遇的收錢不發貨外,還有哪些常見的網購詐騙形式呢?接下來零距離就為您盤點下,順便給您提個醒。

1

一、不要輕信賣家退款電話

有些買家曾收到自稱賣家或支付寶客服的人通過電話、微信、qq等電商平台之外的方式聯係消費者缺貨退款。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相信,很可能是得到你個人信息的騙子通過退款的借口讓你提供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支付寶賬號等個人信息,從而通過掛失手段騙走你賬戶裏的餘額。

2

二、很久收不到貨?小心被刷單!

曾有網友表示自己買的貨出現很久都沒有發貨的情況,這種情況,除了訂單量大,商家發貨不及時,還有可能是“被刷單”了!有的電商平台隻要出單就算交易量,黑心商家就故意上架一些性價比極高的貨物,引買家下單購買,再以“物流限製”“還未到貨”等理由遲遲不發,甚至雪藏訂單,不再處理。

3

三、促銷鏈接 別亂點

不少商家為吸引回頭客,都會給買家發送促銷短信,並附上一條所謂的“購買鏈接”。這可能是騙子利用買家對曾購買過店鋪的信任感,在促銷短信中放入病毒鏈接,買家一點鏈接,木馬病毒就會感染手機,騙子會通過遠程操作將手機綁定賬戶中的存款轉走。

廊坊零距離記者|

鄭合瑤黃磊

報道

編輯|相楠

最後更新:2017-10-09 17:19:34

  上一篇:go 微信公眾號置頂,驚喜送不停哦!
  下一篇:go 微信大數據:國慶長假,中國人最遠達到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