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
穀歌
瑞士央行大量增持美國股票 創曆史新高
摘要
正當全球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快速協調增長”,且各大央行準備逐漸退出量化寬鬆政策。
鳳凰iMarkets編譯自ZeroHedge網站,2017年第三季度,正當全球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快速協調增長”,且各大央行準備逐漸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比如,歐洲央行退出QE以及美聯儲加息)時,還有一家央行卻用憑空印刷的“鈔票”不計價格或成本瘋狂地買入股票,支撐全球各地的風險資產,讓市場相信一切正在恢複正常。
最近被稱為“瑞士國家銀行”的大型對衝基金遞交給美國監管機構的13F持倉報告清楚顯示了這一點。報告顯示,跟二季度和之前的幾個季度一樣,瑞士央行繼續瘋狂購入股票,跟一季度一樣創下新的買入記錄。
據悉,瑞士央行持有的美股總價值再次創下曆史新高,從二季度末的843億美元上漲4.2%(或35億美元),至878億美元。據悉,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縮寫SNB)是瑞士的中央銀行。

瑞士央行所持美股市值
本周早些時候有報道稱,截至9月30日,由於不斷進行公開市場幹預,以壓低瑞士法郎匯率,瑞士央行積累的外匯規模已達7600億瑞士法郎,並將這些憑空創造的資金投入股市和債市。二季度末時,瑞士央行持有的資產中有20%為股票,其中大部分是美國股票。
我們討論的範圍遠遠超出央行幹預股票市場,我們想要指出的是,與日本央行至少讓資本市場的扭曲局限在本國不同,瑞士央行(同樣憑空創造資金,然後將其賣出換回美元,從而壓低瑞士法郎的幣值)卻在積極地在美股市場造成嚴重的價格扭曲。
由於股價處於創紀錄的高位,我們懷疑這是否會被調查,但我們可以期待股市崩潰後的國會聽證會,到時人們就會跟以前一樣尋找替罪羊並相互指責。然後大家“震驚地”發現,居然是各大央行通過直接買入股票吹起了世界上最大的資產泡沫。
瑞士央行在13F報告中還披露了什麼?披露了兩件事。
首先,該行持有的前20隻股票如圖所示。顯然,瑞士央行毫不避諱在增加前幾隻股票的持倉。

2017年三季度和二季度瑞士央行的前20大持股
雖然我們不知道巴菲特在蘋果公司的持股是否能在第三季度再次超過瑞士央行,但隻要看看瑞士央行持有的蘋果公司股票數量,就可以看到納斯達克指數最近每天都在創下曆史新高的原因。 瑞士央行持有的蘋果公司股票再次小幅增加至1920萬股,使其持股數量超過嘉信理財和富蘭克林資源公司(分別持有1830萬股和1700萬股),僅次於Janus的2000萬股。
上圖也解釋了為什麼盡管客戶越來越擔心股市創紀錄的低波動性和高估值,但高盛仍然看好納斯達克100指數:畢竟,有這麼一家央行能夠也確實在憑空創造出貨幣,然後將其砸向那些對大盤產生巨大影響的科技公司股票,推高納斯達克和其他所有指數,這時談論所謂“風險”還有意義嗎?(雙刀)

瑞士央行在蘋果公司的持股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11-05 1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