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9 返回首頁    go 股票


A股兩大“定海神針”,工行今年漲幅高達44%,而中石油僅上漲2%,為什麼?

對話框回複「趙丹陽」,查看“私募教父”最新演講

今年國慶節“很特別”,央行節前發了一個降準“大紅包”!

在定向降準的利好刺激下,10月9日,滬指一舉突破3400點大關。今年以來,滬指漲幅為9.8%。

作為A股兩大“定海神針”,工商銀行今年以來漲幅高達44%,而中國石油僅上漲2%。

輿論認為,銀行股的買入邏輯是“業績好+估值低”,並且估值正在跟國際接軌。國內銀行ROE 遠高於海外銀行,而估值卻更低。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石油最近3年經曆了一場扭虧的“陣痛”。那麼,陣痛之後的中國石油是否低估了?隨著國際油價企穩向好,中國石油目前是否具有配置價值?

另一個關鍵問題隨之而來——工商銀行今年以來拉漲44%,帶領滬指一舉突破3400點大關;隨著國際油價企穩回升,中國石油會不會再度拉升護盤,從而引領滬指衝擊3600點大關?

市場行情總是在猶豫與迷離中揭開謎底,這一切好消息,有待於時間驗證。

1

銀行股估值與國際接軌

經過長達近2年震蕩上漲,目前銀行板塊整體估值有所提高。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股價上漲幅度高達40-60%。

從國際方麵來看,2016年以來,中國銀行股的盈利增長情況已經開始好於美國。與此同時,2016年以來,美國銀行股估值明顯走高,估值差異有擴大趨勢。

2016年的估值差異擴大,體現了2016年之前中美銀行股盈利增速的差異;若2016年之後,中國銀行股的業績表現繼續好於美股,在大環境波動不大的情況下,其估值確實有追趕美股的可能。

更加重要的一個國際因素在於,A股“入摩”對銀行板塊是長期利好。

廣發證券表示,此次納入MSCI指數的222隻股票都是A股中體量偏大的個股,金融股權重最高,達22.5%。銀行股由於股息率高、估值低、收益穩定,對於體量較大、有長期配置需求的海內外資金存在吸引力。

中信證券表示,近期銀行板塊上漲,主要是四大因素使然:

1)A股納入MSCI對於優質銀行股形成利好;

2)被動型基金的配置,前期滬深兩大交易所聯合中證指數公司宣布將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貴陽銀行等銀行股調入多個指數;

3)震蕩行情中市場資金的避險需求;

4)長線配置型資金的配置需求。

平安證券也表示,A股納入MSCI有利於銀行板塊長期配置價值的提升。目前銀行板塊整體估值略有提高,但依然整體處於1倍市淨率之下的破淨狀態;加權平均市淨率約為0.85倍,行業整體4.4%股息率水平對資金具備吸引力,板塊安全邊際較高,存在配置價值。

中泰證券明確表示,市場已進入“強者恒強”的銀行股時代。銀行業低估值穩健的特點,在弱市中,會被市場不斷重視。而銀行業中的“藍籌股”,有望因其稀缺性而實現強者恒強。

從銀行板塊內部機會來看,大型銀行被機構看好。太平洋證券表示,今年監管收緊、MPA考核正式實施之後,大型銀行及經營有特色的股份製銀行的相對優勢更為突出,銀行業將越來越表現出強者恒強的趨勢。業績穩健、股息率高、估值低的個股更符合海外投資者投資偏好,綜合來看,建議關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股份製銀行龍頭招商銀行。

2

工行高分紅:股息率達4%

如果你2008年5月6.16元買了工商銀行,拿到現在是什麼結果?

根據測算,2008年至2017年,工商銀行總計分紅每股2.078元。當前股價6元出頭,意味著即便買在金融危機時最高點,如今股價也已經收回。且分紅實現的收益是2.078/6=34.6%,9年接近35%,差不多每年是4%的收益,這就是工行的股息率。

工行堪稱A股當中的“分紅王”,連續十年為A股年度現金分紅總額最高的上市公司,自2006年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11次,總計分紅金額高達7300億元。

工行最近一次分紅到賬是今年7月10日,是執行2016年度業績的分紅,股東們拿到了多少呢?據了解,此次工行A股、H股普通股股息折合人民幣總計為835.06億元,平均每股稅前分紅為人民幣0.2343元。如果以2016年末工行A股股價計,其股息收益率高達5.3%。

多家券商指出,目前銀行股PB在1倍以下,行業整體4.3%的股息率仍然具備吸引力,在2017年行業基本麵邊際改善的背景下,板塊估值仍有提升空間。從市盈率(PE)來看,除去PE值為負的行業,銀行股也是唯一一個PE低於10倍的行業。

顯然,中國銀行股的估值出現新變化,一方麵與股市整體走勢相關;另一方麵與銀行股的盈利情況相關,前者主要影響短期波動,後者則影響長期估值中樞。

3

“險資舉牌”工商銀行

9月25日,平安人壽披露舉牌工商銀行H股,於9月22日通過二級市場買入596.2萬股。

而早前平安人壽以及平安係其他公司共持有工商銀行H股4.993%,本次交易完成平安人壽等一致行動人共持有工商銀行H股5%,已觸及舉牌線。不過,這種舉牌是受歡迎的,不是控股式投資,僅僅是作為財務投資,而且是長期投資。

至於險資為何舉牌工行H股?一是工行分紅收益高,對於久期長的壽險資金來說需要匹配有穩定分紅的大藍籌;二是工行H股比A股便宜。

在工行H股隻有6倍多市盈率的情況下,每年拿著穩穩當當5.0%左右的分紅,與更高收益更高風險的其他投資比較,這對保險長期資金來說實在是非常不錯的配置。

事實上,9月22日,工行H股開盤價為5.85港元;而A股開盤價為5.94元人民幣,按當日匯率計則為6.9港元。兩者相較港股便宜了15%。

根據有關機構預計,2010-2016 年工行淨資產累計收益率達到 362%,為國有大行第一;2017 上半年淨資產收益率雖略有下降,但預計下半年將會回升。

4

為什麼中國石油才漲2%?

與工商銀行相比,中國石油大為遜色,一直遭遇投資者此起彼伏的“詬病”。

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實現了9759億元的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的7391億相比增幅達32%,淨利潤達126.76億元,上年同期僅5.31億元,同比增幅超23倍。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進一步調降了原油產量,並加速關停了低效油井,集中力量開采高效油井。2017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共生產原油4.36億桶,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7.4%。其中,海外原油產量更是下降21.1%。

在這種情況下,中石油實現平均原油價格為49.68 美元/桶,比2016 年上半年的33.09 美元/桶增長50.1%。而中石油營業額上升主要是因為原油、天然氣及成品油價上升。其中,原油平均價格大升39.6%,天然氣價格亦上升6.3%。

對比2015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額17254.2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55.1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9%。這個淨利潤創下1999年以來17年間的最差表現。此外,在壟斷經營的情況下,中國石油負債仍然高達上萬億,這讓外界產生強烈質疑。

事實上,最近3年以來,中國石油經曆了一場扭虧的“陣痛”。

早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石油虧損高達138億元。這也是中石油上市16年來,首次爆出一季度嚴重虧損。中國石油表示,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2016年一季度勘探與生產板塊虧損202.68億元,而去年同期利潤為172.99億元。

2016年8月24日,中國石油發布上半年財報,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7390.67億元,同比降低15.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僅5.31億元,同比降低97.9%。

而2016年年報則顯示,中國石油2016年實現營收1.62萬億元,同比下滑6.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79億元,同比下滑近八成。

經曆了上述扭虧的“陣痛”之後,在目前的國際油價背景下,中國石油獲得多家機構看好。

西南證券表示,預計中國石油2017年至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13元、0.14元、0.16元;目前估值水平為曆史絕對底部,給予中國石油2018年1.25倍市盈率,對應目標價8.51元,給予“增持”評級。

5

寄望國際油價漲至60美元?

10月9日(周一),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15%至每桶55.69美元,而上周五收跌2.4%;美國WTI原油期貨上漲0.25%至每桶49.42美元,上周五收跌3%。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發表講話稱,OPEC和非OPEC產油國,包括俄羅斯在內均將繼續支撐減產行動,甚至有可能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底。

2016年底,以沙特為首的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10幾個非OPEC產油國,達成集體減產協議,俄羅斯與沙特的雙邊關係迅速走好。為了拉升低迷的油價,曾經的對手逐漸走在了一起。不過,雙方目前隻是由於石油利益而走到一起,與此同時也有很大的製約因素。

除了延長石油減產協議,此次會晤中,沙特與俄羅斯在雙方簽署了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其中,俄羅斯與沙特對亞歐大陸能源勘探的聯合基金投資金額將達到1.5億美元。此外,沙特阿拉伯正計劃收購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資產。

根據行業人士分析,石油減產協議的絕大部分參與國家都將遵守協議的相關要求,各個產油國此次幾乎空前一致。現在隨著各國石油儲備下降,油價終於有望漲回60美元。而沙特的目標更加明確,就是在今年底把油價漲回60美元。

中國石油有關高層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幾年國際石油需求穩定性增加,再加上OPEC減產,供需失衡的局麵將改善。預計下半年原油價格每桶50-55美元,2018-2019年為55-60美元,2020年漲至60-80美元,2020年後可能會升至80美元以上。

莫尼塔發布報告指出,2017年油價中樞大概率開始緩慢上移,這將推升煉化一體化油企與獨立煉化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對於中國石油而言,無疑是最大的一個利好。

6

機構開始增持中國石油

據了解,隨著國際油價企穩向好,海內外有關機構開始增持中國石油。

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9月15日增持中國石油468萬股,每股作價4.956元,總值2319萬元,最新持股量增至7.01%。

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中國石油業績良好,以及派息改善屬於正麵利好消息;上半年數據亦確認公司油氣利潤超過預期,冬季利潤進一步看好。因此,給予中國石油“增持”投資評級,H股目標價6.21元。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證金、匯金分列中國石油第三和第五大股東,分別持有11.3億股和2.06億股。這兩大國家隊成員合計持有中國石油13.36億元,占總股本比例為0.454%。

公募基金方麵,2017年上半年末,有24家公募基金持有中國石油股票,其中匯添富基金持有824.59萬股,中歐基金持有646.56萬股,長盛基金持有601.17萬股。

對於今年上半年業績為何同比增加?中國石油稱主要因素在於,2017年上半年,世界經濟溫和複蘇,全球石油市場逐步趨向平衡,國際油價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IHS、BP、EIA等機構研究認為,油價低穀幾乎已經過去,2017年將會繼續緩慢回升,全球石油行業整體進入“謹慎樂觀”時期。HIS預計,隨著油價回升,北美非常規油氣生產將會強力反彈。到2020年第三季度,這類油企上遊支出將會重新回到250億美元的高位。

轉載請回複授權查看須知

新媒體總監 位宇祥

最後更新:2017-10-10 17:29:46

  上一篇:go 醫療板塊新一龍頭即將崛起,散戶可適當布局!
  下一篇:go 中船防務:重大事項仍在籌劃 A股繼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