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4 返回首頁    go 股票


定向降準 萬億兩融 期指鬆綁:A股再添“三把火”,“紅十月”可期!

摘要:9月30日,中國央行宣布“定向降準”。此次央行定向降準,將暫緩市場流動性偏緊情緒,對A股資金影響偏向利好。尤其是大金融、周期股、高分紅概念股等對資金敏感的板塊,有望在節後出現投資機會。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湯白露。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繼萬億兩融與期指鬆綁之後,定向降準再度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驚喜。10月9日(星期一),A股將開市。8天小長假後,節後市場如何走?

進入第四季度,在基金排名爭奪戰中,哪些行業即將起飛?在“吃藥喝酒”、“煤飛色舞”以及白馬和金融股熱捧之後,投資者如何布局四季度及明年的A股?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眾多機構普遍看好十月A股表現。

“雖然這次定向降準強調的是預期管理,但是預計節後資金麵無憂,從中期看市場資金將保持穩定,這將刺激A股企穩向好。”一位基金業投研人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

近日,證監會召開全係統視頻會議,部署迎接黨的十九大各項工作,提出要全力確保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這將給市場帶來一定預期,至少從政策麵將維持穩定的信號。

四季度A股再添“三把火” 

節前一周,兩融資金增速放緩,投資者交易意願下降,市場缺乏新的增量資金,股指缺乏上攻動能。機構與主力資金對於基本麵的分歧,導致多空雙方相對均衡,股指一度橫盤震蕩。

在緊要關頭,9月30日,中國央行宣布“定向降準”。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央行定向降準,將暫緩市場流動性偏緊情緒,對A股資金影響偏向利好。尤其是大金融、周期股、高分紅概念股等對資金敏感的板塊,有望在節後出現投資機會。

另一方麵,定向降準屬長期的政策性利好,有利於緩解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下滑壓力,提高傳統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從而驅動A股震蕩向上。因此,節後走出部分板塊引領的結構性上漲行情可能性更大。

再結合此前兩融餘額一度觸及9950億元,以及中金所針對股指期貨實行“二次鬆綁”,輿論認為,四季度A股將再添“三把火”,即“定向降準+萬億兩融+期指鬆綁”。

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在即,多家機構預測中國三季度GDP增速約為6.8%。2017年9月份PMI為52.4%,創下五年來新高,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顯然,中國經濟發展形勢持續向好,對股市穩定運行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綜合多方麵因素看,不僅是機構投資者,大部分個人投資者皆認為,節後A股上漲可能性較大。

曆史數據顯示,從國慶節後一周看,滬指上漲的概率更大,過去10年中,9次上漲,僅出現1次下跌。2016年國慶節後,大盤一掃之前下跌的陰霾,從3000點一路上漲了到3300多點。

招商證券預計,國慶節後市場成交將恢複活躍。上證綜指存在4個月的短周期波動,指數在近一個月震蕩下行,目前可能處於一個短周期的調整尾聲,市場很可能在不久迎來觸底回升。疊加國慶節假期效應的影響,我們進一步認為國慶節後市場回暖的概率較高。

星石投資表示,下半年投資機會比上半年要多,後續市場大概率震蕩上行;供給側改革之下各行各業ROE逐步回升,股市基本麵有支撐。

海通證券認為,震蕩市中,四季度的行情需要開腦洞。在2012、2013、2016年的震蕩市背景下,前三季度漲幅中等的行業反而四季度逆襲比率更高。從四季度異軍突起的三個催化因素出發,今年重視券商、建築、地產板塊。

降準反應:銀行地產股領漲 

國慶長假期間,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新高;香港恒生指數連漲三天,站穩28000點大關,港股市值同時創新高,增加至32.07萬億元,氣勢逼人。

受定向降準提振,內資銀行股與地產股成為領漲龍頭。

10月3日,內地銀行股紛紛大漲。工商銀行(01398.HK)大漲7.93%,漲幅創下6年之最;其他銀行股也表現不俗,建設銀行(00939.HK)大漲5.86%,中國銀行(03988.HK)大漲4.94%。10月4日,銀行股繼續受到資金熱捧。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定向降準點燃內銀股爆發,港股獲得千億資金捧場,短短3日,大約173億元資金追入內銀股。其中,工行表現最突出,在數十億資金追捧下,其股價大幅拉升,成為表現最好的內銀股。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師洪灝預期,此次內銀股上漲走勢並未走完,隨著未來股息率進一步利好盈利,加上內銀股今年漲幅低於其他主要板塊,因此在估值及表現上都有上漲潛力。

市場普遍認為,恒生指數的良好表現,或許是節後A股大盤上漲的先兆。況且,此次港股大漲的直接原因是中國央行節前宣布定向降準,這是一項長期性的政策利好。

港/深股通日均成交量大漲42% 

港交所公布統計數據,9月南向港股通成交總額為2199億港元,北向滬股通及深股通成交總額為2208億人民幣。截至9月底,港股恒生指數今年已上漲5,554點,漲幅達25%。

南向及北向資金繼續保持淨流入,截止9月底,港股通淨流入2177億港元,港股通資金已持續淨流入23個月;滬股通及深股通淨流入1,667億港元,滬股通資金持續淨流入8個月,深股通則從開通以來資金持續淨流入達10個月。

因受假期影響,9月港股通交易總天數為19天,較上月交易天數少3天,港股通買賣總成交有所下降。其中港股通(滬)買賣總成交額較8月下滑9.2%,但日均買賣總成交較8月提升5.2%。

港股通(深)表現強勢,買賣總成交較8月增加22.6%,同時日均買賣總成交較8月大幅提升了42%。9月港股通資金依然延續淨流入,淨流入總額為254.8億港元。具體數據請參見如下表格。

港股通9月每日成交情況

港股通(滬)9月成交情況

港股通(深)9月成交情況

港股通(滬)十大成交活躍股

港股通(深)十大成交活躍股

A股“紅十月”可期 

滬指9月29日收報3348.94點,比6月30日的3192.43點漲156.51點,漲幅4.9%。深證成指收報11087.19點,比6月30日的10529.61點漲557.58點,漲幅5.3%。而創業板三季度收官報1866.98點,比6月30日的1818.07點漲48.91點,漲2.69%。

九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投資者還記憶猶新。雖說是一根小陽線,卻蘊含著縮量反彈的勢頭在裏麵。十月A股行情值得期待嗎?

有關大型公募基金稱,2017年,消費、金融、周期、成長板塊表現不俗,出現比較明顯且幅度可觀的板塊輪動。展望四季度,經濟前景樂觀,A股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匯豐晉信基金表示,從前三季度市場表現來看,中國經濟企穩築底,盈利回升,特別是企業ROE回升是帶動股價上行的主要因素。

中報行情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企業盈利改善的趨勢,而從行業來看,上遊行業的盈利改善相對較強。展望未來,考慮到經濟韌性仍強,企業盈利顯著下行的風險較低。同時,中國經濟已經進入穩定期,相關大型企業以及行業龍頭公司有望通過提升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實現持續的成長性。

廣發基金資產配置研究員曹世宇說,今年市場的核心邏輯在於尋找估值提供的安全性和業績邊際改善的平衡點。目前來看,9-10月由於傳統節日刺激,消費數據將走強,“金九銀十”效應使得消費股的性價比有所提升。

此外,曹世宇看好金融板塊。他認為,銀行和保險的估值具有吸引力,低估值品種的防禦性明顯。

與此同時,他看好銀行的邏輯是宏觀經濟和政策麵均利於銀行,具體表現為經濟L型,銀行的不良率走平;看好保險的邏輯是保險業“償二代”下,利潤高的保障業務無需占用資本,有利於提升保險公司ROE水平。基於上述邏輯,曹世宇建議關注大金融和大消費的配置價值。

最後更新:2017-10-08 18:55:40

  上一篇:go 剛剛,A股節後利好:這些板塊個股最佳布局時機已到!
  下一篇:go 就在國慶第五天22點整!A股宣布120年難遇的超級大消息,節後大盤真的要飆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