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2 返回首頁    go 股票


指數投資進入3.0時代?港股投資新機遇值得深度挖掘!

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勢可謂是一波三折,而港股市場卻強勢不改,恒生指數在8月30日更是突破28000大關。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今年以來上證綜合指數上漲8.2%,恒生指數則大漲了27.5%。

針對港股走勢,恒生前海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經理石琳表示,港股本輪的上漲並非無源之水,而是在“業績+資金”雙引擎的推動下實現的快速增長。從當前估值水平看,港股整體水平仍然處於曆史均值附近,四季度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基本麵改善成為港股上漲最強支撐點。“中國宏觀經濟整體向好,企業盈利改善明顯,為港股提供了基本麵支撐。”石琳表示,目前香港市場上,內地企業的數量占比約50%,市值占比約60%, 交易額占比約70%,內地經濟環境的冷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香港上市公司的表現。

“年初至今,宏觀經濟數據一直超預期表現,市場上對於2017年國內GDP的增速預期,在2016年最低時期僅為6.2%,修複到目前的6.7%,推動了恒生指數進一步上行。”石琳表示。

除了企業基本麵良好,南下資金的持續湧入,也是助推港股今年以來走勢強勁的一大因素。數據顯示,國內南下資金占港交所交易額的比例已經從2006至2007年度的8%上升至約20%的水平。目前港股通持股市值總額6900億港幣,占港股通標的總市值的2.5%。“港股通目前交易量占香港主板股票交易量約11%~12%,加上原有的內地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內地資金在香港市場的參與度超過了20%。”石琳表示,南下資金的持續流入,推動港股進一步價值重估。

此外,工業企業持續降杠杆,利潤增長提速,銀行資產整體質量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海外機構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從而也帶動了海外資金不斷流入港股市場。石琳認為,中美利差反轉,宏觀經濟企穩,以及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溫和升值,伴隨著國際機構對中國資產重拾信心,也帶動了港股市場的提振。

那麼,港股估值的提升,是否意味著目前港股價格已經比較“貴”了?對此,石琳認為港股估值優勢仍較明顯。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盡管港股整體表現優異,由於兩地上市的股票中A、H股的不同走勢,以及匯率變動的影響,港股估值折讓未減反增。截至9月19日收盤,恒生AH溢價指數超過129%。此外,從長期投資價值看來,2016年恒生指數股息率為3.7%,明顯高於滬深300的2.1%。

與港股市場上豐富的指數化產品相比,目前內地港股通基金主動管理型產品占比更加大。隨著國內投資者投資港股的意願正在不斷提升,在具體的投資類型上,恒生前海基金指數及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楊偉認為,指數化產品或為國內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參與港股市場的投資工具。

伴隨著指數化投資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指數基金標的已經從第一代的規模指數、第二代的風格、行業和板塊指數發展到目前的第三代指數基金即Smart Beta指數。

“Smart Beta是一種介於主動與被動之間的投資方式,與傳統指數通常采用市值加權的被動投資方式不同,Smart Beta基於規則或量化方法來編製指數,通過主動增加對某些風險因子的暴露以獲得超額收益。”楊偉表示,Smart Beta本質上是一種指數化的被動管理策略,旨在通過選股以及權重的優化,以期獲得相對於傳統指數的一定超額收益。

楊偉表示,近年國內Smart Beta指數發展的背後還有投資風險分散、投資成本較低、投資組合透明等原因,這些優勢都使楊偉看好指數化投資的未來。“我們希望在指數化投資發展上能夠追求一些創新跟突破,以便為投資者提供更具投資性價比的指數化產品,以及更精細的港股資產配置的工具。”

點擊播放 GIF/68K

讓我們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最後更新:2017-10-08 09:36:04

  上一篇:go 三年半虧損超37億的百世在美上市,美股投資者會買賬嗎?
  下一篇:go 資金南下7300億,港股躍上28000點,哩條路嚸行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