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股票
A股雄安万亿大战,新一轮资本命运生死劫
A股,再次告诉我们,要想在资本市场上活得好,就要懂政治。功夫在诗外,输赢看政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 一动力,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 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发展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这个精神,对应的政策是4月以来,保监会、银监会,证监 会的各种严监管,去杠杆、反腐败。
这就是今天的国内资本市场,股市与房市的最大政治所在。
从雄安新区问世以来,差不多在三周的交易日里,8500多亿的A股资金,参与了这个战役的搏杀。
其 实,监管层也算给雄安面子了,特停基本都是在5个一字涨停之后,毕竟雄安是中央定下的千年大计。面对这样的口袋阵,显然更好的打法是游击战,外围战,避开 先期伏兵,选择没有GJD御林军们大规模埋伏的,绕过对方的防线。而之所以有此战术上的失误,恐怕还是因为,对当前这个时期的大趋势不够重视。
目 前的结果,被看作是游资与散户的长平之败,参与的游资损失估计百亿级别,是国家队与御林军的罕见大捷。仅从这役来看,A股市场上仍然是趋势角力为主流,而 不是价值投资。要不然,也难解释,为什么有些资本潜伏进来不过几个月,就全部清仓了。既然是趋势角力,你赢我输的零和性质,那就谈不上谁对谁错,谁是谁 非。
这场耗资近万亿的大战,必然将载入A股的史册。此一役,游资们失败,首先是战术上的失败:高位阵地战。在国家队以及御林军们盘踞的股票上,于高位时,投入了太多的兵力,钻进了人家早布局好了的口袋阵。
这一错之后又再错。游资们继续在雄安大盘的口袋阵里缠斗。等到后面醒悟,再打无明显埋伏的股票时,奈何人气已失。结果也就只能让人兴叹了。万亿资金,经典战役!
当前最大的政治,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中美欧货币巨舰正在掉头,实体经济第一。
这 次A股雄安之战,游资试图打阵地战,这种只有牛市才可能有的路径,谈何容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前提则是,一定要从战略上搞清楚当前最大 的政治是什么。在这个最大的政经趋势下,房市恐怕也难以逃脱调整。在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在中美欧三艘巨舰迟早掉头的靴子始终要落地的预期下,市场最终将 展现其无可抗拒的力量。
看看央妈:
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央行总资产为33.73万亿,相比2月末下降8115.98亿。总资产的下降主要源于再贷款及外汇占款的下降,随着外汇占款及再贷款的下降,基础货币下降三千多亿至30.23万亿。
央 行再一次悄悄缩表了。这个传说中美联储震撼世界的大杀器,似乎中国先用上了。这张表实际上是全中国的货币家底。央行有多少资产,基本就相当于发出了多少基 础货币。这个基础货币通过银行放出去,最终形成了我们的钱,存款等等。这个钱目前有160万亿。所以呢,央行的这个表一旦减少,可能就意味着未来社会上的 各种钱就要紧张。而压力之下,以前的各种杠杆资金,就要考虑收回。
当然,等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感到钱紧的时候,情况就说明很严重了。央行会尽量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也就是不要出现资产价格杀到灾难性的程度。所以,一旦出现不好的苗头,央行就会出来微调,松松阀门多放点水。
准确的说,央行不是央妈,是钱妈。它的那张表,是所有社会上流通的钱的妈。 而房子、土地、股票这些东西,都是资产。衡量它们的货币,要是变少的话,那么价格自然就要跌。也就是说,钱更值钱了。
从 这前后的表态,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就是这种,紧一点,松一点,看起来可能是中性,但整体慢慢偏紧,毕竟是宽松周期的尾部。最大的原因,其实高 层也一再说了,就是去杠杆,压资产泡沫,发展实业。如果再不挤压资产泡沫去杠杆的话,危及的将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
一 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一线的高房价,超越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结果将可能是架空中国的实体经济。因为房价的上涨,最终会提升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房价 上涨的浮盈,比如说某人2015年在北京买的一套房子,现在出手可以赚500万。这500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房子创造出来的。它的最终来源,依然 是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利润。这对实体经济沉重压榨。
要关注中国制造是否会因为高房价,而向海外转移,而这一点最先会体现在我们的对外贸易上,体现在我们的外贸顺差的减少上。最新公布的3月份外贸,表面看起来不错。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货物贸易顺差只有239.25亿美元。
这 样算起来,2017年一季度,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有500亿美元左右,相比2016年1季度的1200亿美元左右,降幅还是很大的。而从2016年8月至 今,进口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出口增速,海关口径货物贸易顺差从2016年1月的630亿美元见顶至今已经过去13个月。
而未来三个月中美的贸易谈判,无疑会对中国的顺差能力构成进一步的压缩。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将被迫延后。中华民族复兴的最显着标志,说到底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的购买力将永远被锁定于美元储备之中,近14亿人的对外购买力,永远只是数万亿美元外储而已,历史上没有这样的大国复兴。
外部破局已经越来越不容易,而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无疑是不妙的。这也就决定了必须从内部破局。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货币保持高压姿态,房价继续控制打压,金融上继续去杠杆的政策,恐怕都将会延续下去。
当然路径可能是螺旋反复的,但是,大方向恐怕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这一点,从过去三个月的M2增速上,也可以看出来。2017年1月份M2增速11.3%,2月份11.1%,3月增速10.6%。增速在回落,全年恐怕达不到12%的预定增速。
从国内来说,各种因素,使得地方政府维持高房价的手段是很多的,最厉害的一招就是限制土地供应,维持购买恐慌。不过,这种做法,其恶果将最终从外部体现出来。
高耸的资产价格,将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实体经济受损,奥巴马想通过TPP架空中国制造的战略目标,没有通过TPP得到,却将很可能通过中国人自己的高房价政策得到。日本因高房价泡沫,失去20年;美国因房价高耸,遭遇次贷危机,这都是前车之鉴;
而 这方面,有两个不容忽略的警讯。一个是3月底,IMF公布的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另外一个是外贸顺差的短期见顶。3月31号,IMF第一次公布 了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截至2016年底,人民币的份额为1.1%,约为845亿美元,这个份额是过低了,如果结合以前的各种数据来看,人民币 入篮之后,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不是提升了,而是下降了。
在这方面中国能做的事情无外乎两个,一个是以高质量的发展,让目前看起来吸引力不够的资产增加吸引力,这是上策;另外一个就是压制那些看起来资产泡沫很大的地方,至少不给人下跌的预期,这样外国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安全感会提升,也会增加人民币的配置。
人民币在SDR中的份额是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元与欧元,占到11%左右,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份额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而能否上升,关键取决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胆量进一步放宽人民币的自由流动与资产自由配置,也取决于我们资产估值。
而这两件事归于一点,就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能不能尽快的升级!否则,目前资产高估尤其是房价过高的局面,会让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被压制。这将是一个长输的格局。
万亿资本生死劫:中美两件大事
在《红楼梦》里,探春有一席话,可谓治家治国的金玉之言: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阳 极则阴,强极则辱。 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太平洋两岸的这一场会议与一个政策,相对而展开。而在资本与金融角斗场之外,特朗普地缘战略长袖善舞,撬动中美俄三角,在资本与原油 重地的东北亚与中东,推进战争星火战略。这些当前最惊心动魄角力,最终所图,仍然是要美元可以拉开与其他货币的利率身位,以连续加息,完成雷霆一击,最终 以某个大国的经济与金融崩塌,来填补全球资产狂欢留下的大窟窿,小国是不够吃的。届时,人民币能不能继续咬定美元,你松我也松,你紧我也紧,将决定世界财 富的转移方向。而此刻龙盘虎踞的中美万亿资本中,有多少会等到飙风,又有多少,等到的将是生死之劫。
外部压力向来是一个国家改革与前进的动力,对美国如此,对中国更如此。 或许中美这两件大事,并没有考虑对方,但现实中,却构成了兵不相接的角力,不妨叫做隔空推手。冥冥中注定相联两件大事:
一件是中国开了国家金融安全会议,一件是美国减税政策重磅出台。
假 如在2000年,北京某人到银行存了10万元钱,每年利息5%,10年后,这10万元变成了16万。当年的房价是0.3万元/平方米,10年之后,房价涨 到了3万元/平方米。10年前,他这10万元,能买30平的房子一室一厕,10年后,只能买3平方米,也就是一个厕所。他的那一室哪里去了?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是被他自己的存款抢劫了。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银行拿到了他的存款,会根据存款,来发放贷款给开发商、购房人以及投资者,银行发放贷款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创造货币。创造多少货币,则要根据存款准备金率来决定。
假 若存款准备金率是20%,银行第一次可以贷出8万,这8万元一般会接着被贷款人或者其他人存入银行, 然后银行又可以贷出6.4万,一直循环下去。最终,那笔原始的10万元钱存款,累计就可以创造50万元的贷款。每次银行贷款之后,社会上总体的货币就会多 一些,货币一多,房价自然就要上涨。当货币创造的速度远超过物质财富的增长速度时,到银行存款的人,就吃亏了。
而这正是当前的现实。2008年之前,1块钱GDP创造,对应的是不到2块钱的货币投入,现在1元钱的GDP增长,对应的是差不多是6元钱的货币投入。
从 个人投资方面来说,有人做得不够好。但是,从整个社会来说,这就不是不够好的问题了,而是财富重分配的问题。从现实来看,往往越是钱少,越是到银行存钱, 而越是富人,则越是喜欢到银行贷款。随着银行货币创造的大爆炸,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而穷人拿的往往都是货币,富人则借来货币购买资产。结果就是穷人越来 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对这种情形,有经济学家说:“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
这是客气的说法,实际上这是穷人在帮助富人抢劫自己。当这样的抢劫,没有制度约束的时候,这是政府该做的事情,最典型的制度就是房产税,从制度上杜绝囤积房子,多套以上重税,发达国家这方面做得不错,最后的结果就是巨大的风险。
因为最后,存钱的也意识到了,自己被金融搞穷了,必须要赶上这趟车,砸锅卖铁,借遍亲友也要买房,不能抢劫别人,至少不能被别人抢吧。
福祸相依,生死同门,盈亏同源,如此一来,资产价格的顶点就来了,体现之一就是钱荒。为什么会出现钱荒,因为存款的人少了,贷款的人多了。所以,银行要用高息揽款,就出现所谓的钱荒。
2012年2月到2015年3月是一段中国频现钱荒的日子。这个钱荒表明上看是缺钱,实际的意思是,当时的居民收入水平下,房价最高水平也就当时那个价格了。
金 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经济越是发达,就越是如此。它分配财富,重构阶层,引导国家的走向。这要感谢核武器,是这门技术的突破改变了世界财富的重新分配方 式。以前大国都是通过战争来最终分配财富,现在大国之间不敢直接打仗了,金融成了世界财富最主要的重新分配手段,在一国之内也是如此。一个很简单的金融重 新分配财富的例子,就是房地产。
对中国来说,挑战与风险主要集中在资产泡沫较大的房市。因为,房市所依赖的货币放水,未来将更难。这有两个因素:
一 是未来中美贸易顺差可能会进一步缩小,而美国是中国顺差的最大源头,中美顺差缩小,很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外储增幅下降,外储总额未来可能会慢慢下降。这会导 致什么呢?会导致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承压,我们知道,目前央行的基础货币中大约70%的部分,是来自外汇储备,1美元进来,兑换成6.9的人民币,商业银 行再以这些基础货币为基础,通过信贷,衍生出我们所说的信用货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160多万亿的M2。而这个M2则是支撑今天,中国资产价格的水 之源头。货币的水越多,水里的资产漂浮得就越高。越少,价格就要跌。
二是,美国的评级机构进来。我认为,这里有借助美国评级机构,来约 束国 内的杠杆的意图。上面我们谈到了,对被评级者来说,评级高低决定的是融资成本高低;而对银行、金融机构等投资者来说,资产评级的高低,则关系着撬动杠杆能 力的高低。100元钱买了信用等级为AA的资产,由于其风险系数是0,等于这块资产将不会被算到风险资产里去。所以,这样的高评级资产越多,意味着银行金 融机构,实际撬动的杠杆越高,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低。美国评级机构进来后,评级方面很可能会严格一些。比如很可能会对一些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等级,更较真 一些,那样的话,一些地方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合流,将会受到压制。也就是说,小银行与地方融资平台,相互鼓励下的货币创造,将可能会更少。这样一来,房价上 涨的货币动力,将进一步萎缩。
2013年,央行干了一件事情,创造了另外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同业存单。居民的存款不是不够了么,那就让 银行 相互之间创造存款。与我们的存款放到银行之后,银行要留出一部分准备金不同,这个玩意不用留出准备金,A银行创造一个存单,给了B银行,B银行等于就有了 一笔大存款,自然又可以根据这个存单,创造出更大规模的贷款或者其他理财业务。
同业存单为主的金融创新,所衍生出来的贷款与理财,可以 说是 这几年来钱生钱,支撑资产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它让中国一线二线的房市,在2015年后空中加油,再创新高,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能够承受的水平。 当然,也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甚至是基本完成了阶层的固化。它对利率高度敏感,一旦央行加息的话,这些存单就会很快的萎缩,过期不续,这样的话,银行扩 张赖以凭借的“存款”,就会迅速减少,没有信贷杠杆的支撑,资产价格就可能会大跌,最后火烧连环船,引起巨大金融风险。
这恐怕是当前最 大的 金融风险所在,从这双刃剑的特点来看,它倒有点像当初引起美国次贷危机导火索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利息低的时候,可以大量创造货币,支撑几乎全体美 国人都去炒房,而一旦升息,就会迅速压缩货币创造,引发地产崩盘。所以,这次应该是地产盛宴结束的最有力宣告。在地产领域高杠杆扩张的首富们,未来几年或 许将过上紧日子,要提防一不小心成为首负。这些万亿资产的主人们,现在的紧张或许前所未有。当然,央行不会轻易加息,理想的道路是,这个炸弹要慢慢拆!
减税是美国人的内政,是美国强化自己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的主要手段,无可厚非。就像中国打压影子银行,金融去杠杆,也是在抑制资金外流,减少对美国资产价格的外部支撑,美国也不能说什么,道理是一样的。减税对中国的最大考验,在于它实乃是美元加息周期的标配!
一 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翻译过来就是:小心美国的政策突变。 比如这回的重磅减税政策。税收说到底是国家行政成本与福利成本的代名词,美国之所以能够、也敢于去搞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 币,另外一方面则是美国社会运行机制的高效与成熟。
由于更多资本进入美国的预期,将给美联储加息提供一个更友好的环境。过去的两个强势 美元 周期里,我们都看到了在加息的同时,美国企业并不缺乏资金。这是美国虹吸全球资本的结果。也就是说着,美国加息的一部分负面效果,是由外部市场承担了。因 此,减税方案一旦落地,也就意味着美联储的金融战略收官步伐,可能更快,加息也会更快。目前的进度来看,2018年,减税完成落地。现在联邦基金利率是 1%,正常话的应该是4%左右。美联储若加速升息,届时,我们还能不能慢慢拆弹?中国在资产价格方面越是压住,美联储冒险的可能性就越低,甚至最后接受中 美G2的现实。反之,美联储就会越有动力去冒险,中国实现真正的G2就越难,人民币就越是为美元所囚禁,美联储上千名经济学家中,至少100人盯着中国的 各种数据看,我们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但前提是必须约束住我们的资产泡沫。
新一轮资本命运:机遇窗口
4月以来,与中国有关的这一线资本市场,几乎都跌成了狗。简单看一下这两周的情况,铁矿石暴跌,原油暴跌,铜矿暴跌;债市大跌,A股大跌。
看 看外面的世界,其实画风还算明媚的。太平洋那边,耶伦大妈决定5月不加息,“它强世界就弱”的美元指数,还温顺地呆在99的下方,低于100就可以叫弱势 了;大陆的那一边,决定欧元短期命运的法国大选,马克龙同学似乎稳操胜券。看起来,咱们不应该这样啊。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却是应该的很,甚至可以 叫恰逢其时! 因为,这样的外部友好环境,正是我们刮骨去毒的良机,是压制中国资产泡沫的一个难得时间窗口!要是外部情况不好,一片风声鹤唳,恐怕就不好干活了。在今年 年底众所周知的重要会议19大之前,可能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那么,这次新监管风暴,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局面呢?尤其是大家关心的股市与房市,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始 自3月底、4月初的这一轮银行它爸的监管风暴,已经吹起,新一轮亿万财富的命运挪移,已经展开了丝丝脉络。信用时代,号令天下财富的是货币。 而在中国,货币创造的核心角色银行,可以说是集屠龙刀与倚天剑于一身,没有人与它争锋,除了它老爸:监管层。因此,它的每一招一式,都隐藏着资本命运的天 机。前面已经谈过穷人如何通过银行,先在房子上帮助富人抢劫自己,最后怕被别人抢劫,也加入抢房大军,砸锅卖铁,套牢自己,并最终推升一个国家的经济风 险,危及金融安全的路径。
房价控制首先在于制度,可惜这方面我们缺乏,不然也不至于闹到今天房地产绑架经济地步。近来,有一句话在高层频频出现:要建立房地产长效发展机制。
中 方资产价格过高的、比较突出的还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从租售比来看,部分一二线的房价,收回租金成本要100年左右。比如北京四环边上,一套50平的房子 价格400万,租金一年差不多5万,80年才能收回成本。这就相当于股市里市盈率80倍的股票。股票还有业绩突然爆发,市盈率一年之间变为20倍甚至5倍 的可能,但房子的租金是不可能突然爆发的。根据最新数据,目前A股上证总体市盈率是17倍左右,深市是34倍左右。所以,房价高估明显。而现在人们还愿意 投资一二线房市,是因为,大多数投资者认为,随时可以在更高的价位,找到接盘的人。
随着一二线房价脱离实际居民收入水平,银行的安全赌 注已 经押在了房奴的忍耐力上:未来即使房价跌破实际购买价格,成为负资产,居民不吃不喝也会还贷。实际上,通过银行杠杆撬动各种金融资产,其最终的指望,主要 部分都来自房奴们的还贷预期,因为这些年,实际上只有房价的暴涨,才能满足这庞大杠杆资金的利润需求,其他产业寥寥可数。
所谓长效,就 是不 能暴涨(没有暴涨自然就难有暴跌),因为这暴涨暴跌就是财富暴力分配,割韭菜不能连根拔,不然大家都没得吃。这个机制一时出不来,可能的原因是阻力太大, 毕竟在房子上获得财富分配大头的人,影响力更大。这个时候,控制房地产资产泡沫的手段,就只能是约束货币创造的核心——银行。
银行这种 生 物,创造货币是它的天性。哪怕手里只有1分钱,也要贷出去,不然它怎么给存款的人付利息? 而理论上,不管是谁贷了这一分钱,它干了什么,只要不是怕这钱见不得人的,最终还会存到银行里。所以,如果没有准备金的话,这1分钱就能无限次的重复一个 过程:贷出又存入,最终创造出无限的货币来。
政府约束银行的货币创造本能,最核心有两条,一个是存款准备金,一个是资本充足率。存款准 备金 好理解,吸收了1块钱的存款,留出一部分作为准备金。这样,存贷之间的循环,就不是无限可重复了。目前国内的存准率是16.5%,也就是说100元存款, 要拿16.5来做存款准备金不能动。100块钱的存款,理论上最多能循环创造出600块钱的货币。
资本充足率,本质上来说,是限制银行资产杠杆倍数的。比如,目前商业银行法规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拿8%的充足率来算的话,这个杠杆就等于限制在12.5倍。
古 今中外,所有的银行创新,都是为了突破或者绕过这两个规矩。所有的影子银行,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如何放出更多的贷款,创造更多的货币,又不让监管老爸发现 或发火。那些让行外人士一头雾水的各种高大上的金融名词,比如什么同业存单、委外理财、买入返售,等等等,说白了就两个目的:一是减少缴纳准备金,创造更 多的货币。比如眼下近7万亿的同业存单,它计入银行的存款,但是这部分却不用缴纳准备金,这意味着第一轮贷款的时候,就不用留下16.5%的准备金率,相 当于多了1万多亿的存款。所以,银行们自然趋之若鹜。 二是粉饰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增加资本,比如发股票筹钱;另外一个更容易,就是减少分母,也就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额。减少分母的秘 密,就在加权这两个字。方法是把资产的风险系数降低。比如贷款的风险系数是100%,通过银行间的各种交易,把这笔贷款打扮成一笔保本的同业理财,风险系 数是20%。这样,1笔1亿的贷款资产,风险加权后,本来应该是1亿×100%等于1亿,结果变成了1亿×20%,也就是0.2亿。资本充足率就上升了5 倍!如此一来,银行就可以在做大总资产的同时,维持一个名义上的低杠杆率。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了解银行的各种影子银行,本质 上, 基本都是披着其他外衣的货币创造之后,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推论:银行总资产是衡量货币创造的另外一个重要依据,它比我们所说的M2(广义的社会货币总量), 有时候更能反映货币创造的真相,因为影子银行是不计入M2的。而这次从银行开始的监管风暴,如果真的可以硬着决心搞下去的话,将必然会导致未来两年银行资 产总量增速的下降,这意味着未来实际货币增速将会超预期下降,房地产将会受到中期的影响,未来三年可能会下跌调整,下跌幅度,第一步看在20%左右。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对于股市而言,轮回可能再次降临:
既然风险点主要在房市,那么股市的调整可能不会太多。同样看2013年6月的那次钱荒时的股市,当时钱荒最猛的时候,上证指数从高点到低点,调整了20%左右,而目前上证指数已经调整了近10%。当然,这种短期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
仍 然需要警惕,这种政策性的调整,依然会首先打在股市与其他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上。由于金融维稳、去风险预期继续,指数可能会弱势震荡调整,国家队可能会 随时护盘,上证指数已经不能反映实际盘面。对短线投资者来说,这种行情难以把握,交易性机会并不多。目前确定性稍微大一点的,仍然是等待雄安板块的调整机 会,但也要注意把握好节奏。不过,如果我们回忆的时间再长一点的话,就不难发现,原来那一轮股市因为钱荒的下砸,砸出来的确是下一轮疯狂牛市的铁底 1849,接下来的两年里,A股指数最高暴涨到了5178点。与此同时,房市则在2013年之后的约2年半时间调整彷徨,并在2015年见到低点。房市与 股市,这两个当下中国人最大的财富分配场,正在被这一轮银行监管风暴,拨动奇经八脉。在这太平盛世、资本乱世,轮回会不会在悄悄变化面目之后,难道不会再 次降临?
短暂的资产浮华,分外值得珍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有谁能逃脱这生死、盛衰、起落的宿命呢?全球的股市、债市、房市,就是这一轮资产浮华里、依次开遍的姹紫嫣红,若非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为其续命,等待它们的唯一宿命恐怕就是断井颓垣。
如果说通胀是夏天,那么,通缩就是冬天。要过冬还是过夏,做的准备当然是不一样的,而方向错的结果,不是热死就是冻死。结合美国公布的CPI,给人的感觉,未来几年要来的不是夏天,而更可能是冬天。如此看来,眼前这短暂的资产浮华,分外值得珍惜。
通 缩,本质上而言,是在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枯竭之后,信用货币接下来坍塌与消灭的过程。所以,越是借钱扩大资产的人,越是害怕通缩,而没有什么借贷的穷 人则会好很多,甚至会因此而受益。因为通缩之后,随着信用货币的消灭,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而那些利用各种杠杆加杠杆,负债扩张的各 种首富们,就非常有可能资不抵债,成为首负。一国内部债务危机与破产重组,是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那叫肉烂在锅里;若一个国家外部借债多了,再从内部出现 通缩的话,那就要了命了。所以,大家不难明白,这世界上谁最怕通缩?那就是借外国钱最多的国家,通缩会加重债务,通胀会赖掉债务。要是全球性的通缩来临的 话,美帝恐怕真要变美弟了。
公布的经济数据,是几个低于预期: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3月放缓1.1个百分点,低于预期7%。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0.7%,不及10.9%的预期和前值。
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回落至8.9%,预期9.1%,前值9.2%;
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6.9%,1-3月增速7.7%。
当然,毕竟一季度中国经济取得了开门红,6.9%的经济增长为余下的3个季度,准备了不少对冲空间。看来今年预计6.5%的增长,是现实的。高低本是寻常事,这个月低了,下个月涨回去不就OK?所以重要的是,未来会不会涨回去。听我慢慢道来:
居 民通过贷款买房,接下房地产公司的负债,房地产公司有钱了,上游企业的钱就有了,如建材、水泥、钢铁。下游也要扩张了,居民买了房子要住总得装修买家具 吧。于是,家电、家具等行业会日子好过了。新房路远的话,居民还要买车,车子也会好卖了。企业好做了,员工工资也就涨了,可以买更大更贵的房子。
于 是周而复始,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但是,这个循环迟迟没有到来,上游建材、钢铁、水泥似乎还行,但下游就没有什么表现。反应在数据上,就是CPI上不去,4 月只有1.2%,去年4月则是2.3%,同比看得出来差距。循环断裂的原因,最主要是在于房价远远高于居民收入水平,除了早期进入房市的,能够房滚房的, 刚需基本是房贷一上,就没有多少消费能力了。手中即使有几个钱的,则受制于高房价的恐慌,也不敢怎么消费。消费不起来,企业投资产品卖给谁?理性的决策, 就是持现等待形势明朗了。企业不投资,不发展,靠企业发工资的居民,收入怎么增长?于是CPI就上不去。
通缩的幽灵并没有走远。猪肉价 格的 走势,或许也在佐证这一点。猪肉在我们的CPI中的权重接近3%,是最突出的单项。据《证券时报》的数据,本月生猪出栏价已跌至23个月新低,且价格仍将 持续下行。到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可能会全面步入亏损期。这恐怕是近期大宗商品跌成狗的逻辑起点,银行监管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全球 两个 最大的经济体,一边是货币政策面临转向,一边又是通缩幽灵徘徊。这么矛盾的情形,同时集于一身,恐怕在世界经济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实际上,除了中美之外,欧洲与日本也遭遇几乎同样的难题,欧元区的CPI也上不去,日本通缩已经有20多年了。这种困境对应的则是:
资产价格的高高在上,中产收入增长的停滞。
以 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最富有的0.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与其他90%的人拥有的财富之比,已经达到了1929年大危机之前的水平。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什 么特朗普上台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给美国的中下阶层创造工作,因为如果把那些找不到工作而放弃找工作的人群算进去的话,美国的失业率不是目前的5%左 右,而是13%以上。不创造工作岗位,这种贫富分化就越拉越大,最后不是社会危机就是金融危机,社会危机是下层不干了,要造反。金融危机则是,因为资产价 格的自我循环推高没有中层实际购买力的支撑,最终会如次贷危机、日本泡沫一样爆掉。
再说美国银行的贷款,已经走到了一个8年来的顶点, 近期 一直上行无力,这一幕与2000时的纳斯达克泡沫破灭,2008年的次贷泡沫破灭前的情况,非常相似。银行信贷是信用货币创造的心脏,央行的基础货币,在 这里被插上杠杆,通过贷款与影子银行,变成了社会上的所有的钱,然后我们看到的才是各种资产价格价格的盛开。
在银行的每一笔信用货币创 造的 背后,也产生一笔债务。比如,贷款买了一套豪宅,相当于银行以首付款为杠杆支点,创造了若干倍的货币,这若干倍的货币创造出来后,对应的是购买人的新增债 务。除非这豪宅产生的房租,能够覆盖利率成本,否则购买人只能指望房价继续上涨,并且通过他人最终接盘才能不亏,因此,任何这样的地方,都需要“京沪永远 涨”,否则,无法承担利率成本。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呢?结果就是资产价格与债务比翼齐飞。而资产的收益,会在这样的一致行动中,逐渐被 摊 薄。当下一个接盘人,在更高位买下的资产,收益无法追上债务利息的时候,个人债务风险阶段来临;当一个国家的很大一部分人都面临这个阶段的时候,金融风险 阶段来临!而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就是前不久高层所说的系统性风险来临,我们将不可避免的进入信用货币被消灭、资产价格下跌的螺旋,通缩来临。因此,聪明的 钱会在这个阶段来临前,慢慢撤离,不在高位收割,就会被人收割,这就是金钱游戏的残酷。而这次美股暴跌,就是一部分人在撤离。
所以,美 联储 目前的加息与缩表,也是为了未来危机再来时,腾挪出降息与宽松的空间!如果中国守住资产泡沫空间,慢慢引而不发,同时启动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那么美国就 很难得到中国资本外流的反哺,就有可能更快的进入通缩,直接兑现下一个日本失去20年的命运。届时,中国将凭借自己的外储与全球生产对接的平台,实现最完 美的上位,人民币会迅速国际化。然而,我们选择了高房价。甘蔗没有两头甜。 这样一来,人民币国际化只能山路十八弯了,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们也许会等到别人先熬不住。
美国通缩风险犹存,从根本上而言,是次贷危机 恶 果没有出清的必然。比如贫富分化更甚,有钱人更有钱,穷人即使收入没降低,实际也等于被掠夺了,这就决定了CPI上不去,因为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会压制 整体的经济消费。其实,上期我们谈到的美国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也是这种情形的体现。这是特朗普突然在一带一路上改变策略的内部动因。因为,一带一路设想, 最终还是意味着中国继续加杠杆,不过是在国外加(抵押的资产在国外)。如果真的得到很大的推动的话,将可能会带来的商品与资源上涨预期,哪怕能兑现的很 小,依然是美国所乐意见到的。 所以,用这个和中国交换其他方面的一些放开,对美国人来说,会认为是值得的。
所以一个必然就是,未来各 国的 货币政策,基本都会走一个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的常态,直到有一天终于……看起来晴稳的天空,更远处或是狰狞的风暴。在这全球大通缩的危险边缘,大国们在互 相的勾心斗角中,试图小心翼翼的推出一片温和的通胀天空,让本来应该痛苦的周期,舒服地趟过去。这正是眼下这一刻,全球金钱生态的最本质描画。
对 中国来说,这是又一次难得的机遇,是降低杠杆,化解金融风险的好时机。但如果应对错误的话,会进一步压缩自己的呼吸空间。其实,很大程度上而言,上一轮美 国经济数据某些好看的地方,外部因素首要归功于中国带动的资源商品的上涨,因此,当3月开始的中国金融监管风暴,将商品与资源打回原形之后,美国企业的海 外利润预期,已经明显被压缩。
追溯的再远一些的话,我们也不难发现,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能够免于通缩深渊的命运,外部最大的支 撑, 是中国的信贷大扩张。企业的杠杆加不上去之后,2015年底以来,我们的居民接过了杠杆的大旗,如是有了今天的房价远超收入水平与发展水平局面。不能不感 叹,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人民。
阳极阴生,月圆必缺。所有的缩,最终都是来自无节制的胀。是以,再厚的家底,再爱房子的居民,杠杆到了极致,通缩就必然来临,而谁先确定性地进入通缩,谁就会被送上洗劫的祭台。
此文为新浪财经头条(恒股客财经)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最后更新:2017-10-07 23:40:49
上一篇:
A股最实用止损小技巧,错过后悔终生!
下一篇:
散户只需记熟分时图T 0操作法则 便跑赢大盘趋势
就在刚刚10:35,A股平地两声惊雷引千股爆涨:同洲电子
就在刚刚10:37,A股平地两声惊雷引千股爆涨:中远海科
就在刚刚10:38,A股平地两声惊雷引千股爆涨:中孚信息
就在刚刚10:39,A股平地两声惊雷引千股爆涨:上港集团
刚刚11:34分,A股五雷轰顶炸开牛市涨停潮:龙头股份
刚刚11:39分,A股五雷轰顶炸开牛市涨停潮:泰嘉股份
刚刚11:40分,A股五雷轰顶炸开牛市涨停潮:同洲电子
刚刚11:35分,A股五雷轰顶炸开牛市涨停潮:旭升股份
A股大事突发!周末深夜A股爆出罕见大动作,下周大盘必定突破3800点?
周末晚间!A股爆出罕见大动作,下周上证指数必须突破38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