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4 返回首頁    go 股票


散戶必知:通過三點共振看A股走向趨勢

      中國A股經過二十多年的運行,在軌跡上已經形成了自身的規律。我們從棄小看大來分析,在一個周期上,季線是趨勢的生命線,同時,也是操作的提示線。所謂線上做多、持有,線下做空、觀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操作隻有三個過程;買入、持有、賣出。目前A股處在底部箱體的震蕩結構中,為的是把中長期均線走平後再一次形成金叉的格局。這種趨勢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所以操作難度較大,由於量能萎縮到了一個比較低的程度,誰也不知道量究竟會萎縮到什麼程度,隻能等K線站上五日線後,才能看得清楚階段性的量是多少。

      量是生產力,是K線組合形成的動力,均線的多頭排列是要靠持續的放量來維持。在臨近年底結賬的情節下,應該謹慎的控製倉位來對待。除非大盤能夠在國慶節後,在維持遞增的放量常態下進行運行,否則反彈的高度是有限的,今天的大盤的反彈是主力為了做市值,並不能說明已經完成探底,所以,倉位重的投資者仍需減倉,節會依然會有逢低布局的機會,因為市場輿論導向對於節後看漲熱情較高,所以國慶節後先下後上的概率偏大。

多頭的三點共振:(1)上穿下降趨勢線,(2)放量突破頸線,(3)上穿季線後,縮量回調至季線後的再一次發量。

空頭的三點共振::(1)下穿上升趨勢線,(2)放量突破頸線,(3)下穿季線後,放量下跌至季線後的再一次縮量反彈。

股票市場股市運行趨勢第一,量是生產力。K線形態是在運行過程中表象,技術指標是操作的提示。當主力已經控盤,在持續的上漲後技術指標會出現扽化,這時的技術指標就失去了作用,此時就應該以觀察量價的背離和K線形態,以及浪型結構為主要的分析手段。

本人作為資深的實戰派投資者,我入市這些年以來,同樣經曆過大量虧損帶來的慘痛代價,從曾經的“熊市被套,牛市踏空”,再到現在的“牛市大賺,熊市穩賺”,成為了還算得上成功的職業投資者。幾年來積累的實戰方法和無數經驗,願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下威 | 信【CTAG666】

最後更新:2017-10-08 03:09:08

  上一篇:go 第一時間收複失地 A股大行情要來了?
  下一篇:go 一位老股民鑽研多年的60日均線小技巧,散戶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