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2 返回首頁    go 股票


港股內銀股出現罕見暴漲,原因是什麼?A股會跟隨嗎?

“港股最大的利好消息是什麼?”

“A股休市。”

今天A股繼續休市,香港股市恢複交易。“A股一休市,全球股市就大漲”,今天這個定律再次驗證。港股恒生指數今天收漲2.25%,單日漲幅超600點,重上28000點,報28173.21點,創2015年5月以來的收盤新高;國企指數大漲3.62%,報11305.38點,大市成交1031.29億港元。

其中,內銀股整體板塊大漲5.79%,出現曆史罕見的暴漲行情,是港股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招商銀行漲8.01%,報29.65港元;工商銀行漲7.93%,報6.26港元,股價創曆史新高;建設銀行漲5.86%,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漲5.05%,中國光大銀行漲4.99%,中國銀行漲4.94%,農業銀行漲3.71%,民生銀行漲3.49%,交通銀行漲3.33%,中信銀行漲3.2%,徽商銀行漲2.9%,哈爾濱銀行漲2.16%,重慶銀行漲1.4%。

工行H股股價創曆史新高

對於內銀股大漲的原因,市場普遍認為是受9月30日央行發布的定向降準政策的刺激。

人民銀行上周六宣布決定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對與普惠金融貸款餘額或增量占比達1.5%的商業銀行,可降準0.5個百分點;占比達到10%的銀行,可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這一措施將由2018年起實施。

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稱,此次“定向”降準與之前有兩點明顯的不同之處:1)定向降準標準較寬,2)實施時滯明顯拉長。綜合來看,估計此次兩層定向降準標準實施後有望總共釋放流動性8000至10000億元人民幣。

中金報告續指,雖然人行此次宣布3個月後定向降準有利於提振市場對流動性與銀行盈利的預期,但政策意圖似乎不在緩解短期流動性壓力。另外,由於利率較低,存款準備金可以理解為銀行的隱形稅負。據中金估算,存款準備金率每下調1個百分點,約相當於減少銀行部門隱性稅負1個百分點。從這些方麵看,降準有利於穩定市場對流動性及貨幣政策總體取向的預期,並提振銀行利潤。

中金公司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繼續維持穩健,上市銀行第3季盈利能力加速。中金繼續將銀行股作為A/H市場首選組合,重點推薦農行、工行、建行

高盛表示,央行這次定下的資格條件相當低,所有大中型銀行、90%城商行及95%農商行均有資格獲得50個基點的降準,理論上可釋放至少7,5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銀行可受惠息差。高盛認為,此次定向降準略出乎市場意料,顯示中央在去杠杆的同時亦希望維持經濟短期穩定。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預計措施可釋放3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有助穩定債券息率及銀行融資成本,估計部分銀行淨息差有望提高2-3個點子,相等於銀行盈利增長可因此提高1.5-2.2百分點,有利內銀股價進一步上升。

大摩認為,建行、招行、郵儲行將受惠這次降準,中國銀行、工行及交行則已經在2017年上半年度受惠降準。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表示,人民銀行宣布向小微企業有業務的合資格銀行實施定向降準,若能達到各兩級貸款要求的內銀股,存款準備金率可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50個及100個基點,此次定向降準並不令人意外,但無論如何,今次定向降準規模要較原預期大,但不預期中央會終止金融去杠杆政策,料部份內銀股仍會麵臨收緊影子銀行資產的監管風險。

該行指,持續喜愛具質素的內銀股包括中行 、工行)、建行 及招行,若從股價落後角度而言,料交通銀行股價或有機追落後,料其可受惠於定向降準,在一眾股價落後的內銀股中,交通銀行涉及影子銀行資產占比較低。

摩通料中央會持續推動金融去杠杆政策,建議投資者避開影子銀行占比較高的內銀股,建議持續規避中信銀行 、民生銀行及重農行

瑞信9月27日發表報告表示,該行對內地金融機構進行考察後,認為內地銀行基本麵是近年最正麵,主要因中國宏觀經濟向好、商品價格再升、企業現金流持續改善。該行預計內銀股今年每股盈利可達高單位數字增長,決定上調內銀股2017年至2019年預測3至9%。

該行稱,維持看好四大行,上調對農行投資評級,由原來“中性”升至“跑贏大市”,目標價由4.3元上調至4.4元;該行亦上調光大銀行投資評級至“中性”,升目標價至3.8元。

瑞信估計,內銀股今年盈利增長達6%,估計明年增長可加快至11%,分別較市場同業預測高1%及5%。該行上調工行目標價,由原來6.4元升至6.9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中行目標價由4.6元上調至4.8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建行目標價由原來8.1元升至8.7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9月25日發表研報表示:

10月A+H公司三季報是催化劑,短期的震蕩是配置核心資產的良機,繼續重點推金融股龍頭,最看好保險,精選汽車、消費、TMT龍頭。1)未來數月是全球共振的金融股機會。在歐美弱複蘇的背景下,美聯儲啟動縮表將推動長端利率提升,有利於金融股利潤增長。2)中資金融股龍頭盈利改善。保險龍頭將中短期受益於行業競爭格局改善,中長期受益於消費升級、保障型保險高增長;優質大行受益於不良率企穩和淨息差見底。3)經過近期調整後,港股金融股估值具有吸引力。

前申銀萬國(香港)聯席董事王雅媛在9月25日撰文表示:

供給則改革成功,大家表麵上看到的是商品供需關係改變,價格飆升,眾多周期性行業好轉。其實背後更大的贏家應該是內銀才對,內銀最大的欠債人就是國企,在正常市場化行為下,欠債不還就理應以法律追討處理。

但問題是債主及欠債人本來就是“同根生”,家事不便公開,被迫參與債轉股,消息一出,外資馬上視為打壓的借口。

現在供給則改革到位,國企盈利大幅好轉,雖然債轉股繼續落地,但結果已不再像之前這般負麵,反而是給內銀更多了投資的機會。而下一步,資產質量明顯好轉的將是四大銀行。

港股通自開通以來,累計淨流入達5,200 億人民幣,當中不少資金是流入到內銀股身上,但內銀市值太大,南下資金的影響並不是立竿見影。

大家看看全球還有哪些主要國家的銀行股PB是在1倍以下的?

四大內銀現在的平均PB才0.8倍還不夠,息率穩定,從資產配置及基本因素角度出發,南下資金沒有理由會停下買進的步伐。

內銀大漲,也與資金看好整個港股市場有關。

美股寶投資經理王霄認為:

近期公布的一係列數據顯示,包括之前最不看好的歐盟在內,包括日本、美國,金磚中的印度和中國等經濟體,幾乎全部走出了經濟的衰退陰霾,顯示出經濟基本麵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比如中國8月稅收同比增16%,PMI指數五年來最好;歐元區PMI達六年來最好;美國PMI依舊靚麗,道指曆史新高,標普新高。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權益類資產進入到了最佳配置時期。而我們在今年年初力推的恒生指數目前已領漲全球,不過28000之後的港股,還是我們最看好的資產之一,理由如下:

一,中國的經濟逐漸氣溫回升並有轉好的趨勢,而當前利率依舊處於低位,通脹將起未起,偶爾還夾雜如央行定向降準的利好等。

二,港股通帶來的北水持續流入效應將持續,目前還遠未到頂,隨著港股賺錢效應的增加,港股的吸引力還在不斷強化。

三,港股估值依舊是全球最低的資產之一,恒生指數按TTM來算大概是12.5倍。恒生國企的PE隻有8.5倍,從全球橫向比較的話,港股還是所有主要股市裏麵估值最低的一個。

最後更新:2017-10-08 18:10:47

  上一篇:go 操盤手透露:K線買賣形態散戶快收藏
  下一篇:go A股權威!周二下午3點中國股市宣布一條大消息,節後A股金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