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2 返回首页    go 股票


深度解析波段操作原理,散户的最爱,堪称经典,看懂知买卖!

在A股市场中本来就是一个庄家和散户博弈的战场,那么为什么亏的都是散户呢?原因无非在于三点,选股、买点、卖点,每个股民心中都有一个梦,就是炒股的时候能多抓一些涨停板,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成功稳抓涨停板呢?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呢?要想在巧取豪夺、弱肉强食的股市中生存, 没有一套嬴利方法技巧和自我保护的纪律是不行的,请跟上我的 步伐,学习技巧,了解市场,看清市场操作轨迹。一起步入财富之途!

笔者通过运用中线主力控盘战法,精准捕捉涨停大牛股,如果你在 股市没赚到钱,绝对是因为你没有一套好的方法。其实只要有了好 方法,在股市赚钱是件很轻松的事!我花了10年的时间,总结了一 套筛选涨停股的方法,我称之为《三把斧选股神奇战法》,精准率 最高达89%以上,那么你现在如果对股市行情模糊,对自己的个股存 在问题,可以来找老姚,欢迎来加实战技巧QQ群:300261,验证333,笔者微信:V600519,相信我的实力!而且不收任何费用!

在任何行情中,波段操作都是盈利的法宝,今天姚筠玥就给大家分享波段的操作绝技。

波段操作是什么?

波段操作是根据市场运行的涨跌规律,采取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中获取差价利润的股票投资方法。它是利用股市特有的波浪运行规律,在浪谷低价买入,在浪峰高价卖出的操作方式。

波段操作的优点:

1、波段操作能抓住主升波段,牛市行情不踏空,使本金利润得以有效增长。

2、波段操作能回避主跌波段,熊市行情不套牢,使本金利润少受亏损回吞。

3、波段操作无论对上升波段还是下跌波段的判定成功率高,安全系数高。

4、波段操作适应牛市也适应熊市,适应牛股也适应熊股,都能保持一定盈利。

股票波段买卖原则:

1、顺势而为原则。在拍股票之前,要对大盘趋势有一个判断,不要逆势而为;

2、不要把资金一次性全部投入,最好分批买入或分散买入,以降低风险;

3、尤其对于初入者,尽量多参与强势股,少参与或不参与弱势股;

4、止损原则。赚的时候学会见好就收,亏的时候学会自设一个止损点,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5、不偏听偏信,做出每种选择要有自己理性的判断。

波段操作三要素:

第一,立足于中长线,以“多”为核心

强势之中有波段,在具体操作之中,投资者的思路要立足于中长线,以“多”为核心。在强势之中如果出现调整,可以在技术指标出现超卖之后,大胆介入。

第二,选股最重要

在强势中进行波段操作时选股最为重要,任何时段都会有不同的热点,在强势波段操作之中把握主流并非难事,行情上攻时有成交量支持,涨幅大的板块即为波段行情中主流板块。

第三,少做短线,不宜频繁换股

在波段操作时注意少做短线,更不宜频繁换股。在任何强势涨升波段中,市场都会有振荡,由于市场波段行情中短炒会增加失误次数,且市场运行时以升为主,有投资者在“高位”抛出往往须加价追回,投资者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减少或者不进行短线操作。

实战图解波段操作技巧:

波段战术一:平量横盘

个股经过一波阶段的上涨后,在横盘不回落的强势调整中,保持每一根的横盘量能都可以接近或等同于开始调整前的最大量阳线的量能,当这些平量横盘的k线再度受到向上的10日均线的支撑时,也是短线的绝位进仓买入点。(如下图)

波段战术二:假阴线

主要是指股市K线情况,就是当天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但却高于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K线虽然呈阴线,但是股价或指数则是正的。比如说,一支股票昨天的收盘价是 10元。它今天的开盘价是11元,收盘价是10.1元,那它今天就收了阴线,但是今天的收盘价10.1元实际上是比昨天的价格高的,这就是所说的“假阴线”。

在判断满足假阴线的形态特征之后,例如上图,K线在横盘出现巨阴,如果此时巨阴价不跌破均线,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为最后一次洗盘,在收盘全15分钟或次日高开的时候追进即可。

波段战术三:穿越分水岭

当个股长期运行在下行的60日均线之下,第一次从中期底点放量突破,代表多空强弱分水岭的60日均线之后,穿过60日均线后第一次回踩接近60日均线的位置,就是短线进场买入的绝佳仓点。

波段战术四:巨阴洗盘

此战术是最常见、庄家使用最多的洗盘手段之一。通常采取打压震仓的庄家实力雄厚,有力量控盘,最喜欢就是对投机性股票进行打压,且多为流通盘较小的绩差类个股。

庄家在经过猛升之后调整时借势打压。如果是绩优股,庄家一般不采取这种打压方式,因为这类股票看好的人多,打压砸出去的筹码,不易捡回来。

就像下图,股票高位连续放量阴线下跌,拉出一个巨阴来把散户都给吓跑,然后就迅速的开始修复进行一波惊人的拉升(如下图)

最后更新:2017-10-08 18:04:10

  上一篇:go 万亿级利好支撑:顽固空头已投降 A股踏上牛市
  下一篇:go 实战经典短线买入绝技,散户必学之技,看到就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