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出海:走進泰國,布局東南亞,不學阿裏,堅持連接創造路線
文|柳華芳
薩瓦迪卡,京東!薩瓦迪卡,京東金融!
9月15日,一件大事震動了東南亞的零售界和金融界,京東金融邁出了踏浪出海的第一步,走進了泰國,和它一起來的,還有京東電商。
京東集團、京東金融(集團)和尚泰集團(泰國最大的零售企業)達成一項三位一體的重磅合作:在泰國成立兩家合資公司,一家做電商,一家搞金融科技。中國零售之王牽手泰國零售之王,即將刮起泰國零售創新、金融創新的中國旋風
這是京東金融的首次出海,把第一次給了泰國這個神奇的國度,京東支付走出國門,京東金融正在將國內的金融科技創新帶到海外市場。
京東正在國內推進第四次零售革命,無界零售的創新巨浪洶湧,此番電商、金融共同走進泰國,是京東零售的全球賦能,也是京東金融的場景創新和自我跨越。
出海第一站,踏浪國際化
早期,京東支付聚焦於京東商城的支付體驗,在京東生態內部進行自我創新和成長;現在,京東金融已經是獨立金融集團,形成了場景化、多樣化、創新化的大支付體係,走出京東是京東金融的成人禮。
京東金融起步較晚,沒有太多曆史包袱,一路大膽創新,成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新旗手,也實現了自己的快速崛起。此時,京東金融突然宣布踏浪出海,多多少少有點意外,沒想到他們推進速度這麼快,不知不覺之間,京東支付將成為支付寶、微信支付之後的第三個鏖戰海外的中國支付產品。
自2013年成立之時,京東金融一直走在創新最前線,依托白條、眾籌、白條閃付等眾多創新產品快速確立了江湖地位,在風控體係等維度一直走在全球前排。作為最具創新精神的金融科技公司,京東金融有著全球化的創新視野,匯集全球技術、人才,進行高起點、高維度的競爭,走出國門是遲早的事兒。
事實上,京東本身是一個很國際範兒的公司,在電商領域一直走品牌化、品質化、全球化的路線,有“國際東”的雅號。最近一年,京東集團引進了鄭孝文、廖建文等國際化背景的高管,可以說,京東國際化正在進入加速期,京東金融的國際化亦是順理成章。
開放共贏的連接思維,有朋友才有未來
創新、開放、連接是京東金融的DNA,在競爭對手“口嗨”顛覆銀行業之時,京東金融卻擁抱銀行業,成為中國銀聯、光大、中信等眾多銀行業機構的跨界親密夥伴。有朋友才有未來,京東金融是靠創新、合作而崛起的,懂得共贏共享的價值,於是,國際化戰略同樣是一次開放連接之旅。
泰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度,這裏有大量的華裔,富豪榜前排都是華裔,包括尚泰集團的大老板。尚泰集團是一個全業態的零售王國,旗下有高端酒店、綜合商場、familymart便利店等泛零售全布局。泰國的物流業很發達,電商滲透率卻處於個位數,移動支付就更不用說了,當然,中國是全球移動支付最發達的國家。
京東集團和尚泰集團一起成立合資電商公司,依托尚泰的零售資源,發展泰國電商事業,可以讓泰國電商業一步到位走向世界前列,京東的無界零售探索也可以在泰國同步展開。京東金融在中國已經擁有了線上線下零售場景的支付產品,和銀聯共同打造的京東閃付已經接入huawei pay、samsung pay。京東金融與尚泰集團一起成立金融公司,將聯合打造支付、理財等本地化產品,可以複製中國經驗,也可以充分融合泰國本土特色,還可以更輕鬆連接手機廠商。
有了尚泰集團的線下零售場景支持,京東金融在泰國的發展空間非常之大,一旦獲得監管支持,瞬間可以打造出強大的移動支付產品,為泰國打造出線下線上一體化的超級支付產品。同時,借助尚泰集團的影響力,京東金融和尚泰的合資公司更容易連接泰國銀行業,在支付、理財等領域都有極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特立獨行的創新者,兼愛非攻的中國臉譜
在京東走進泰國之時,阿裏、騰訊已經在東南亞進行了大舉圈地,大膽並購當地在線支付企業,力求快速占據更多市場。阿裏有外貿的國際經驗,騰訊有遊戲、社交的東南亞滲透,而京東金融奔赴東南亞,既不搶地盤,也不玩資本遊戲,施行的是結盟本土夥伴的開放戰略。
京東金融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的金融科技公司,不謀求做壟斷者,更像一個創業者,而不是像阿裏那樣走霸道路線。舍得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境界,正是“非攻、兼愛”式的態度,讓京東金融在國內銀行業如魚得水,現在京東金融將用中國式思維打開泰國的金融科技之路。
作為一個金融科技的創新旗手,京東金融卻從來不喊“顛覆”字眼,他們擁抱當地夥伴,連接尚泰集團的泛零售生態,釋放金融科技能力,為合作夥伴賦能,通過創新價值裂變,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和國際化藍圖。
京東金融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創新者,開放連接,共贏共享,沒有對當地商業生態的破壞力,政策風險小,夥伴多,屬於建設性的價值創新。
中華民族向來講求天下和平,一帶一路是共建共贏共享的大國策,中國式思維將影響世界的未來。在我看來,京東金融很好地踐行了“融”字理念,用開放連接、兼愛非攻的中國式思維開拓海外市場,會成為未來商學院的經典案例,用中國智慧譜寫中國臉譜。
真正的獨立出海,裏程碑式的下南洋
京東早已在東南亞布局,正在加速全球化,但過去的中心是印尼,而不是泰國。在泰國,京東金融雖然與商城大哥協同作戰,但業已獨立的京東金融,依然要探索出一條嶄新的金融出海路徑。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不可能完全照搬國內玩法,卻可能創造出更有趣的新玩法。
京東金融的獨立出海,是他們裏程碑式的下南洋,不以征服者角色,而以金融科技公司的創造角色,不玩資本戰爭,用技術創新的力量打開泰國市場。一旦泰國模式成型,想必京東金融會加速向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更多東南亞國家開拓,也許不久還會進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
明朝,鄭和下西洋,一半路程是下南洋,印尼、馬來等地有鄭大人的傳說;如今,一帶一路出爐,東南亞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夥伴鄰邦之地。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如何做事,不僅是自己的事兒,也關係國家形象。
以價值創造者的角色出海,這是京東金融的一個商業思想貢獻,雖然出海晚,卻可以為中國企業全球化提供一個別樣的視角。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未必是出海殺敵,更需要融入當地經濟文化,實現連接式價值創造,為當地產業賦能升級,創造價值裂變,形成中國文化思維的全球化思想圖譜。
最後更新:2017-10-08 03: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