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7 返回首頁    go 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曬豪華朋友圈:不止“宇宙第一大行”光大也來了

2017-08-31 原創 互金咖

京東金融在朋友圈裏曬出了其最新的金融圈朋友。

8月31日,京東金融宣布與中國光大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光大銀行在金融科技層麵第一個戰略合作夥伴,光大銀行也成為京東金融第一個簽署戰略合作的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

今年以來,京東金融的金融朋友圈不斷擴圍。京東金融與政策性銀行、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的合作先後落地。

就在今年6月,京東金融已經與“宇宙第一大行”工行達成全麵合作。此前於今年1月4日,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首批接入銀聯二維碼的非銀機構。

7月之後,京東金融又相繼宣布了與亞聯、山東城商行聯盟、廣東農信、國開行陝西分行的合作。

事實上,在新常態的經濟環境下,麵對更加紛繁複雜的機遇與挑戰,國內銀行業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如今,“宇宙第一大行”都已經放下身段向外拋出橄欖枝,銀行業與各類金融科技企業融合已成為一種潮流。

不過,銀行業與金融科技公司開展業務合作的同時,需要銀行對自身管理做出積極調整,包括內部的組織、製度、考核與監督體係的調整,才能做到拓展業務的同時有效防控風險。

“金融不是開一家店”

互金咖獲悉,京東金融此次與光大銀行雙方的合作將從產品層麵上升到場景和用戶層麵,進一步加強在大數據風控、用戶畫像、人工智能等方麵的優勢互補,拓展智能客服、智能投顧、消費金融等業務場景,通過數據和技術實現業務的深度連接。

京東金融金融科技事業部總經理謝錦生表示,“金融不是開一家店,而是要嵌入各種場景,為用戶提供隨處可見的服務。”在其看來,京東金融的賦能,是通過數據和科技能力促進光大銀行貼近場景,貼近用戶,創造出新的業務模式。

截至目前,京東金融正在努力為金融服務進行全鏈條的賦能,並非隻是流量、渠道等淺層次的東西,而是真正能對其核心業務進行重塑。

依托京東體係內數億用戶以及數十萬合作夥伴所積累的電商數據、金融數據以及各類第三方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科技,京東金融開發出風險量化模型體係、精準營銷模型體係、智能投顧模型體係以及用戶洞察模型體係等諸多前沿應用模型體係,並應用於金融場景之中。

另外一個亮點是人工智能。目前,京東金融已將人工智能技術嵌入支付、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各項業務,其人工智能包含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可以應用於圖譜網絡、生物識別(人臉、指紋、聲紋、DNA)、行為路徑分析、圖像識別等技術之上。

此前,雙方已在雲支付、雲繳費、小白信用卡、資產證券化、互聯網融資等諸多領域實現合作。

此次戰略合作的簽署,意味著京東金融與光大銀行未來的合作將實現從1.0到2.0的跨越。如果說1.0的合作模式是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具體產品,那麼2.0的合作將全麵覆蓋入口、場景、用戶,創造更多金融服務模式。

此外,從當天發布會透露的信息看,反欺詐已經成為京東金融跟金融機構合作的最廣的一個領域。其安全魔方產品能夠實現對申請欺詐、信用欺詐、賬戶盜用、洗錢、羊毛黨、虛假交易等行為的有效防範。

光大銀行副行長李傑表示,光大銀行將與京東金融在監管合規的前提下,深化互聯網金融合作,為用戶創造優質的金融服務體驗。

銀行業資產收益痛點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雖然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不斷提高,但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了來自互聯網科技企業巨頭們的挑戰。

畢馬威中國一份報告指出,從“移動觸網”的人群分布不難看出,當下緊密擁抱移動互聯的年輕一代,未來10-15年將全麵進入能力、事業、財富和消費的高峰年齡段。屆時,中國乃至世界主要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將整體轉向基於移動互聯網和領先智能科技的時代,傳統金融業務模式的轉型與升級時間緊迫。

目前,國內銀行業痛點在於,傳統銀行服務往往集中於某些特定領域,其競爭已經白熱化,難以實現資產收益的提升。

對於傳統銀行業尚未全麵覆蓋的普惠金融領域,如收益率較高的大眾化消費金融資產,還尚待進一步開拓。像場景金融,衍生於場景服務,是消費金融領域的一種新興服務模式,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的推動,利用互聯網提升原有的服務體驗或應用於新的服務場景。

在互聯網環境下,服務帶來消費,消費帶來支付、融資、保險等相關的金融屬性需求。銀行通過與社交平台、電子商務平台等機構合作,由獲客能力很強的互聯網企業在前端提供流量,或對接線下O2O服務等形式,有望實現場景與金融服務的無縫對接。不難看出,光大銀行與京東金融此次戰略合作也正有此用意。

而且,傳統的零售金融服務營銷,主要是通過線下網點開展的,對於個人客戶的獲取,不但精準度低,而且營銷成本很高,較難實現個人客戶的服務增值。

銀行通過數據挖掘與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用戶特征、交易行為及服務需求進行全麵采集與刻畫,提取關鍵標簽並形成體係。進而通過金融科技企業的支持,搭建基於客戶分層的智能營銷管理平台,實現個人客戶信息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管理,推進營銷管理模式再造和完善。

“通過網絡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應用,銀行可以通過提供更加場景化、個性化、定製化的金融服務,並有針對性的提供個性化服務定價,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獲客和獲益。”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台、百度百家、企鵝號、360眾媒平台、網易號、和訊名家等平台

最後更新:2017-10-07 22:48:15

  上一篇:go 京東金融想成為A股互聯網金融第一股?證監會:“沒那麼簡單”
  下一篇:go 劉強東用四年時間挽回十年之憾:京東金融成消費金融市場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