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9 返回首頁    go 直播


直播圈揭秘,網紅真能月入百萬?

最近兩年,網絡直播風頭日盛。關於網絡主播年收入百萬元千萬元的消息不斷出現,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進入網絡直播間。然而,網絡主播的收入真相究竟是什麼?高額“打賞”如何分成?這些問題並不為外界所知,也成為一些直播平台漏稅的可乘之機。近日,《法製日報》記者深入采訪業內人士,揭開網絡直播行業收入、利益分成內幕。

“網絡主播真的能收入千萬元嗎?”

麵對記者的問題,網絡直播經紀人家文笑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然後說你小子是不是發財了,其實,都是錯誤的”。

多數網絡主播收入不高

14時:起床,吃飯,化妝,開電腦打開設備,做好一切準備;

15時:開始直播;

18時:下播;在粉絲群裏跟粉絲說會兒話,對重點粉絲要重點關心,也就是問候人家吃飯沒有,今天是否加班,晚上什麼時候回家;

18時30分:打電話叫外賣,上洗手間,看一下別的主播一天的收入,看看排行榜上哪個主播、哪個粉絲刷的多,一邊吃飯一邊和重點粉絲寒暄;

20時:繼續直播,一直到24時,或者次日淩晨兩點,看一天收入決定;

晚上下播後,在粉絲群裏聊天半小時到1個小時,刷牙洗臉,敷麵膜,其間手機不離身,一直和粉絲聊QQ、微信等;

4時以後吃點夜宵等。等重點粉絲都睡了,看粉絲信息動態了解粉絲日常,分辨有效粉絲;

次日7時左右吃點麥片然後睡覺。

14時起床,重複上述工作安排。

這是網絡主播小莫的作息表。

小莫說,她最擔心的就是,“粉絲對我不滿意跑路,怎樣發掘新粉絲,為什麼別人收入比我高那麼多”。

小莫做網絡主播不到一年,月收入從當初的200元到現在的3萬至5萬元不等。

不過,小莫的收入與傳聞中的百萬元似乎相差很遠。

文化市場與頭部機構開展的調研顯示,28%的網絡主播月收入2000元以下,20%的網絡主播月收入2000至4000元,20%的網絡主播月收入3000至6000元,18%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0至8000元,不到10%成的網絡主播月收入20000元至5萬元,不到一成的網絡主播月收入十萬元以上。

據業內人士介紹,經紀公司一般很少會和網絡主播簽雇傭合同,“一家經紀公司往往會和五六百個主播有合作,如果都簽雇傭合同的話,光社保這一塊的成本就會達到很高的數額”。

目前在深圳經營主播經紀培訓業務的千總告訴記者,“說實話,網絡主播多數也不願意這樣做,因為如果確定雇傭關係,就意味著要通過公司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現在的狀態,網絡主播與公司之間隻是合作關係,個人受到的約束和監管比較小,那些月收入低於5000元的網絡主播基本上都屬於這一類”。

身價越高收入“泡沫”越大

“泡沫”,對於目前很多網絡主播的收入,家文是這樣評價的,“年收入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當人也有真人案例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網絡主播這個行業首先需要“辟謠”的是,並不是每個觀看網絡直播的網友都會送禮物。“假如看一個直播的網友真實人數在100,會送禮物的不會超過35%。也可以說,在整個平台的用戶量裏,靠35%送禮物的用戶去維護整個運營,平台都存在燒錢現象,就看誰能燒到最後。”家文說。

據千總介紹,就網絡主播的提成來說,收到不同的禮物,提成並不一樣。比如,

“身價越高的網絡主播,泡沫越大。網絡直播這個行業已經在建設規範的製度和行情,根據行業人家,最後雙方協商,能達成一致的就合作。

網絡主播三種盈利模式

一些網絡直播平台一邊大手筆砸下千萬元買網絡主播,另一邊卻在拖欠小主播的費用。

按照家文的話來說,大主播與小主播的收入相比,“差距不成比例”。

“有人說有的網絡主播的年薪是1000萬元,那麼,如果能做到他的十分之一,年薪就是100萬元。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現在做網絡直播,不要想著靠人氣賺錢,實際收入比你想象的要少很多。

千總向介紹了網絡主播的盈利模式:

第一種是時薪。直播平台會根據主播每小時的直播人氣支付薪水。比如每小時的人氣在10萬以上的,1小時給多少錢。就這種盈利模式來說,網絡主播的收入跟人氣劃等號。也就是說,人氣越多,收入越高;

第二種是禮物。就是網友花錢買禮物送給網絡主播,網絡主播在層層扣款後拿到分成。這種模式不依賴於人氣,網絡主播的個人魅力更加重要。比如,一個女孩子的人氣隻有七八千,但是她的收入可能比那些有十幾萬人氣的遊戲主播還高;

第三種是衍生副業。比如,接廣告、賣東西做電商。現在很多大主播都會這麼做,而且在電競直播初期,這種模式是網絡主播很大的收入來源。不過,電商這種模式是衍生副業裏最初級的商業模式,如果你的電商是賣零食、賣衣服的,收益會很低。

“一個網絡直播平台的主播,稱得上一線的,隻有萬分之一,甚至更少。每個平台也就四五個一線主播,這些一線主播確實能給平台帶來很大的收益。收益大,平台給的資源當然就多,而且簽約費那麼高,平台肯定是要賺回來的。這就導致了平台會力捧那些高薪簽約的主播,基本上會把80%的資源都用在一二線主播身上。而大部分小主播都不能讓平台賺錢,反而是虧錢的,因為帶寬費很高。”胡雲曉說,除了人力成本之外,大量的設備投資成本也十分高昂,寬帶投入是其中的一大部分。一些平台每月的帶寬支出高達千萬元。寬帶,決定了畫質和速度,而這些因素又直接影響直播用戶體驗。受到高昂寬帶費用影響,許多直播平台都在虧損。

不過,現實是,網絡直播平台也不能不要這些小主播。對此,業內人士給出的原因是,“如果都是大主播,那就不叫直播平台了,不如改名叫‘大咖秀’,其商業模式也就垮了,就不再是全民直播。所以,網絡直播平台需要通過融資填補這些不能直接盈利的小主播的虧損”。

最後更新:2017-10-19 03:29:10

  上一篇:go 研究網紅,除了深夜福利,直播類網紅靠什麼紅?
  下一篇:go 直播吃屎前!宋祖德再爆星爺10歲兒帶財2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