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1 返回首頁    go 直播


王思聰揭手撕鬥魚背後,直播平台還有哪些假?

6月8日晚間,國民老公王思聰發布了一條微博,揭露遊戲女主播阿怡欺騙粉絲,拿著千萬年薪卻找人代打。同時指責阿怡的簽約直播平台鬥魚tv,對這種代打行為姑息養奸。

#阿怡代打#話題瞬間登上微博熱搜榜榜首,閱讀量一度達到6.9億人次,在電競圈引起軒然大波,目前在遊戲話題榜排名第一。

6月9日,被撕主人公阿怡發布致歉聲明,懇求王思聰放過。緊接著,鬥魚tv官方微博也同步發聲,稱經調查代打行為屬實,將嚴懲,並且以後會加強監管。

犯錯方紛紛公開道歉,原以為代打事件就此劃上句號,卻不想6月9日晚,王思聰又轉發了遊戲主播lol小樓的一條微博,譴責鬥魚tv長期(3-6個月)拖欠工資,導致很多主播不得不出走。

一麵是電競主播動輒千萬級別的年薪傳說,一麵是大牛平台欠薪矛盾,今年才開始衝上快車道的直播行業好像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風光。再加上前不久獵雲網靳繼雷揭露的直播刷單內幕,直播行業當前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無論是代打、欠薪還是刷單,都隻是冰山一角,伴隨著行業關注度的提升,這些被資本泡沫掩蓋著的行業亂象,正在一一浮出水麵。

資本攪動泡沫泛濫

細數近兩年資本市場的寵兒,絕對少不了直播行業。業內人士統計,直播平台投資估算額2013年約為1.7億,2014年為7.9億,2015年達到23.7億,增長率接近300%。

從YY、鬥魚tv、映客,到紅衣教主周鴻禕的花椒直播、國民老公王思聰的熊貓tv,再到百度、阿裏、小米的紛紛入局,國內資本市場遵從著一個共同的認知,即:寧可錯投,不可錯過。直播行業為什麼這麼火?其一,直播未來的入口級產品,牽動著許多行業。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院長趙樹清曾說過,注意力在哪裏,錢就在哪裏。

目前,直播平台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廣告讚助、增值服務、會員付費、電商導流、比賽競猜等,而在未來根據用戶屬性及渠道的變化,直播的變現模式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直播+廣告:不僅能為平台帶來收入,更能帶來流量。例如,今年戛納電影節的官方讚助商歐萊雅邀請了樊野、章元一、雌和尚作為主播在美拍上進行直播。直播+增值服務:靠吸收用戶打賞分成。

視頻網站和主播的分成比例大都為6:4,所以動輒薪資上千萬的直播背後,直播平台的收入也不菲。

直播+電商:可以為平台帶來流量,更可以邊播邊賣,即刻變現。根據蘑菇街提供的數據,在直播功能升級上線第一天,UV超了10倍。5月底,吳尊在淘寶直播推薦奶粉品牌,60分鍾帶來120萬人民幣的銷量,單品轉化率高達36%。波羅蜜的公開數據也顯示,在波羅蜜直播時段的下單轉化率達20%,高於沒有經過直播包裝的商品。蘑菇街電商負責人洪波還表示,雖然電商直播的寬帶成本很高(每G寬帶為1-2萬元),但目前在蘑菇街,主播的紅包分成已經能夠覆蓋寬帶成本。此外,主播還可以選擇與品牌合作,收取直播費和傭金。

綜上,隻要擁有了足夠多的粘性用戶,變現隻是時間問題。

虛火背後的數據陷阱資本熱追求的必然是行業和企業的高速增長。而企業為了融到更多資金,也在勤勤懇懇的刷新各項數據紀錄。隻是,在直播行業,投資人心心念念看到的企業增長數據,也許是“刷”出來的。

日前,淘寶上的直播平台刷粉店被曝光,通過這些店家可以購買到直播平台的人氣、粉絲,甚至上熱門等服務,涉及直播平台包括鬥魚tv、映客等多家行業前茅。筆者瀏覽淘寶發現,目前映客的粉絲數,在淘寶的市麵價格大都是“1元=2萬粉”;有了粉絲還不夠,直播的時候有人實時觀看才是王道,而淘寶買直播人氣的價格是“10元=6000人氣;如果想要成為熱門主播,隻需花更多的價錢購買高階刷榜套餐即可。

直播行業“刷”數據現象,是技術漏洞還是人為原因?

獵雲網創始人靳繼雷的一段話道出了其中緣由。直播平台、網紅經濟公司和主播的三角利益鏈也隨之浮出水麵。

原來,這是一場空手套白狼的把戲。

他說,網紅經紀公司大批量向直播平台充值,可以獲得5折優惠。例如,網紅經紀公司花2000萬人民幣向直播平台充值,取得五折優惠後,相當於得到了4000萬虛擬貨幣。經紀公司將這4000萬虛擬貨幣花在自己旗下的網紅賬號,隨後,4000萬的收入和直播平台五五分成,經紀公司就可以得回付出的2000萬,也就是說,經紀公司其實並沒有損失,但卻捧紅了自己的網紅,同時網紅賬號收獲了大量流水,直播平台也得到了大量的VC數據。

另有業內人士透露,直播行業裏,大都采取網紅經紀公司給直播平台充高額的錢,官方流水走完之後,再以虛擬物品返還給公司一定百分比,然後公司用這些虛擬物品刷自己旗下的簽約網紅。由此看出,直播行業刷單,並不是一方所為,直播平台、網紅經紀公司、網紅均有參與其中。業內人士還指出,直播刷單和淘寶刷單的區別在於,直播刷單用的是虛擬貨幣,比隻能用法定貨幣刷單的淘寶,更好操作。

業內人士建議,直播平台的活躍度並不會因為虛假人氣有所提升,真正留住用戶的永遠都是優質內容。

高價簽來的主播雖然帶來了一定數量的用戶,但如何增強用戶粘性,防止用戶跟著主播一起跳槽,才是接下來直播平台需要下苦功的地方。目前,直播的價值並未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直播平台的商業模式也還在不斷的演化中。這種以網紅驅動的UGC秀場模式遲早會被更優質的PGC內容進行部分替代,彼時,直播行業會否回歸理性?

不管怎樣,刷單、代打、欠薪等事件真切的將熱火朝天的直播領域推到陽光下,華麗的旗袍上爬動的虱子也映入眾人眼簾,如何抖落這些虱子則變得越來越無法隱晦和回避。

最後更新:2017-10-19 08:20:07

  上一篇:go 性、謊言、直播間 網紅主播的生存遊戲和金錢帝國
  下一篇:go 哈文:網綜、VR、直播是我讀博以來比較關注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