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直播
美聯儲進入“耶規鮑隨”新周期?
摘要
美聯儲“換帥”之事,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誰會成為特朗普眼中的合適人選,並最終坐上美聯儲新一任掌門人的寶座,受到了美國輿論和民眾的高度關注。同時,這一“換帥”行動,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美聯儲“換帥”之事,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誰會成為特朗普眼中的合適人選,並最終坐上美聯儲新一任掌門人的寶座,受到了美國輿論和民眾的高度關注。同時,這一“換帥”行動,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在可能的候選人中,屬於共和黨的鮑威爾唿聲最高。輿論也認為,如果鮑威爾出掌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能與耶倫維持高度一致性。因而,至少能確保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延續性,而對特朗普總統來說,這也算是對耶倫任期的肯定。至於另一位熱門人選、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其較為激進的鷹派立場,顯然不合特朗普預期。值得一提的是,泰勒得到了包括副總統彭斯在內的很多共和黨保守派大佬的支持,他們並不喜歡和耶倫有著高度一致且持謹慎加息立場的鮑威爾。
如果得到特朗普提名並獲參議院通過,鮑威爾將在明年2月成為美聯儲新掌門人。一百多年來,美聯儲一直維持不受白宮控製、獨立決定貨幣政策的格局。鑒於美聯儲的國際地位,有專家甚至認為,美聯儲主席必須有全球觀,草率作出的貨幣政策,或會讓全球市場陷入紊亂。就此而言,美聯儲更像是“世界央行”。耶倫在任內的首次加息就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波動,來自全球市場的波動又給美國經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負傳導。而這也正是耶倫堅持實施漸進加息政策的主因。
比較起來,泰勒的鷹牌立場,就少了胸懷全球的大局觀。如果按泰勒的主張,美聯儲應該加息至5.74%,而不是維持目前1%的低利率,那恐怕美國經濟就不會有現在的表現—標普指數上漲55%,失業率從6.6%降至4.2%,全球經濟也不會呈現出現在的企穩複蘇大局。
這麼看來,特朗普如果放棄激進的泰勒,選擇和耶倫立場一致的鮑威爾,對美國和全球都是明智的選擇。或者說,美聯儲新主席,特朗普隻能選一個而且必須是完全正確的那一個,眼下還隻有鮑威爾最合適。
首先,如前所述,鮑威爾能夠維持耶倫時代的貨幣政策,讓美國市場維持常態,保持美國經濟複蘇的基本麵,也能化解全球市場因為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而帶來的動蕩不安。看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就業率、資本市場的表現,特朗普非常需要這樣的經濟穩增長勢頭。而鮑威爾和耶倫的立場是一致的:由於核心通脹率未達預期,美聯儲加息進程會繼續維持謹慎的節奏,年內加息一次,明年預期三至四次。
其次,雖然鮑威爾不是經濟學家,這似乎違反了美聯儲的傳統,但鮑威爾缺乏“專業”的缺點,反而是其最大的優勢。耶倫的專業偏執,讓美聯儲主席帶上較強的“個人印記”,這使特朗普和共和黨很不滿。而鮑威爾很合群,也不像其他鷹牌人物那樣公開發表對利率的觀點,有融合美聯儲內不同觀點的能力。美聯儲不缺乏專業的經濟學家,但其事實上的充當“世界央行”角色的性質決定了當下急需一個更穩妥的掌門人。
再者,鮑威爾不僅在加息政策上和耶倫具有延續性,而且在放鬆金融監管上也符合特朗普的意願。特朗普一心要廢除2010年強化金融監管的《多德-弗蘭克》法案。這是鮑威爾不同於耶倫之處,鮑威爾放鬆金融監管的立場,不僅有助於構築符合特朗普時代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金融體係,也符合華爾街大佬的利益。對特朗普而言,貨幣政策正常化和放鬆金融監管,意味著美國經濟徹底走出了危機,當然也消除了奧巴馬的印記。
還有,特朗普正在強力推進其稅改計劃,按特朗普的時間表,稅改計劃年前必須在國會通過。在此情勢下,特朗普不希望市場動蕩,也擔憂共和黨大佬們在國會拆台。鮑威爾這位“共和黨的耶倫”,或能為特朗普稅改計劃加分。
(原標題:美聯儲進入“耶規鮑隨”新周期?)
(責任編輯:DF309)
最後更新:2017-11-03 07:58:59